相和歌辭:子夜警歌二首
鏤碗傳綠酒,雕爐熏紫煙。誰知苦寒調,共作白雪弦。
恃愛如欲進,含羞出不前。朱口發艷歌,玉指弄嬌弦。
鏤碗傳綠酒,雕爐熏紫煙。誰知苦寒調,共作白雪弦。
恃愛如欲進,含羞出不前。朱口發艷歌,玉指弄嬌弦。
精美的碗盞傳遞著綠酒,雕刻的香爐熏出紫煙。誰能知曉這苦寒的曲調,一同彈奏著《白雪》之弦。憑借著愛意想要上前,卻含羞而不敢邁出腳步。朱紅的嘴唇唱出艷麗的歌聲,如玉的手指撥弄著嬌美的琴弦。
鏤碗:雕刻花紋的碗。綠酒:美酒。
雕爐:雕刻精美的香爐。紫煙:香爐中冒出的煙。
苦寒調:指曲調悲苦寒冷。白雪弦:《白雪》是古代的高雅樂曲,這里指彈奏《白雪》曲。
恃愛:憑借著愛意。
《子夜警歌》屬于南朝樂府民歌。南朝時期社會相對穩定,城市經濟繁榮,市民階層興起,樂府民歌多反映男女愛情等生活場景。這類詩歌多是在民間傳唱的基礎上加工整理而成,此詩可能是描繪當時貴族宴樂生活及男女情感。
這首詩主旨圍繞宴樂場景和男女情感。前首冷熱對比,凸顯情感落差;后首刻畫女子嬌態。在南朝樂府中,展現了當時的生活風貌和情感表達,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鴻雁未應到,可怪此番風。木犀天氣,何事爽逼夾衣重。長記呼韓塞下,每向飛廉聲里,占見馬蹄東。今且閉門睡,都不管山翁。李北平,班定遠,魏云中。紛紛成敗,任取勛業紀南宮。幸得明朝無雨,定是中宵有月,莫放酒尊空。起舞弄庭葉,清影伴巖松。
人物渺然吁可嘆,憑誰指出植鰭翁。勤伊急向傅巖看,當在君王夢寐中。
淚滴紅箋書待發。正是今年,落花時節。重重簾戶鎮長開。冶游蹤跡不歸來。愁腸一寸書同折。愿祝相逢,不恨輕相別。落花飛著枕邊時。凄涼情緒有天知。
幻出廣寒境,羅襪凈無塵。素娥風格分明,玉骨水為神。手攬清光盈掬,眼看山河一色,閱盡古今人。對影且長嘯,一酌甕頭春。千萬頃,琉璃色,楚天清。庾樓袁舫何事,汩汩主和賓。但見老蟾無恙,不管鏡圓鉤闕,寒暑任相更。此夕幸無雨,何惜放顏醺。
已分山林著此臞,一科端不補遺馀。朝來忽遇非常眼,廢卻窗前半日書。
天地有肅殺,好生本無傷。陽施待秋成,相濟如宮商。蕓蕓共欣榮,眾葉薿薿光。回頭失故林,蕭條弄微陽。獨有歲寒姿,掀髯尚低昂。流膏亦歸根,晬如養中黃。大哉一氣中,人心自炎涼。安知晞春露,不異腓草霜。
意起不能制,觸目生煩冤。遇物皆可憎,心火方自焚。軍書雖旁午,戰勝恃一勤。負手恣行散,霜日東更暄。悵然對梅花,落此半畝園。邂逅緣不淺,來慰羈旅魂。妙香忽相襲,會心即微言。與君交已久,寂寞幸見存。終當掃塵債,從子江上村。有懷誰與陳,有恨誰與訴?肝腸深可惜,坐受塵土污。清輝發遙夜,皓月已徐吐。長天漸空闊,相見真成故。哀我落世間,沈沈抱幽素。古今不相接,萬感入遲暮?;毓馍湮崮?,滌骨倒秋露。翛然委形骸,何異迷者悟。
昨夜雖三五,寶鑒未純全。今宵既望,兔魄才是十分圓。又得平灘系纜,冷浸玻璃千頃,表里一壺天。扶憊蓬窗下,拼卻夜深眠。想嫦娥,應笑我,鬢蒼然。平生修玩,猶記歷歷舊山川。安得乘槎訪斗,問訊廣寒宮殿,悵未了塵緣。愿賜長生藥,換我骨為仙。
春風吹袂過溪塘,有客來稱鐵面郎。今代貴人甘軟媚,可能骯臟倚門墻。
黃栗留鳴春已暮。西園無著清陰處。昨日驟寒風又雨。花良苦。信緣吹落誰家去。病起日長無意緒。等閑還與春相負。魏紫姚黃無恙否。栽培取。開時我欲聽金縷。
誰謂方寸地,并包無故新。長宵不能寐,萬緒愁攻人。展轉計后有,攀緣及前身??嗪尴恶x疾,回嗟穢涂辛。披衣問何居,夢覺兩不真。白鳥固已空,青燈聊可親。念此紙上跡,皆為窖中塵。投卷嘿忘我,棲雞已鳴辰。
棗頰上秋色,朔漠寇南來。斧螗鋒猬棼集,腥霧掃難開。細看眼前局面,驚落人間匕箸,砥柱者誰哉。熊虎賈馀勇,狐兔等輕埃。炮雷轟,戈日耀,陣云排。不圖風定波息,談笑靜長淮。休詫穿楊妙手,乘早鬧藍抽腳,誰拙又誰才。束起樓蘭劍,歸釣子陵臺。
東鄰新有功,列國所注視。取法誠不遠,奮袂我于起??颇侩m云廢,孰解捐故技。反令躁進者,奔突如狂豕。岑公今大臣,亦肯遣二子。聞當廁華胄,此意吾不喜。為學貴平等,要自勤苦始。天子之元子,古與庶民齒。總角已矜夸,長計恐非是。諸兒尚游學,散漫缺根柢。我躬實不閱,遑恤我后矣。子行為勸諭,稍令識義理。風波晚吞天,把舵幸少俟。弟兄各垂老,歲月吾甚愛。離別勿輕言,晚景行自悔。及今除豪氣,世故或相貸。攘臂正有人,豈必需我輩。吾歸子旋去,迫促劇負債。歡意直萬金,賤售素所戒。子行吾獨處,閉戶且種菜。得歸寧亟歸,風雨床可對。
蕓香茗供盡清流,十八仙人憶舊游。要是山中好風月,年來無夢到瀛洲。
流鶯不許青春住。催得春歸花亦去。何物慰儂懷。荼最后開。青衫冰雪面。細雨斜橋見。莫浪送香來。等閑蜂蝶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