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僧把衲
七八既難,直須教透。
來不在前,去不在后。
麤細自看,緊緩相就。
一日圓成呈似君,想得諸方未知有。
七八既難,直須教透。
來不在前,去不在后。
麤細自看,緊緩相就。
一日圓成呈似君,想得諸方未知有。
七八這個階段既然難以把握,那就必須要徹底領悟。來的時候不執著于在前,去的時候也不執著于在后。粗與細自己去觀察,緊和緩相互配合。一旦圓滿成就呈現給您,想來各地都未曾有過這樣的境界。
把衲:可能是指修行、持守某種修行方式。衲,僧衣,這里代指僧人修行。
七八既難:‘七八’可能是禪宗修行中某個階段或某種境界,難以把握。
教透:徹底領悟、參透。
麤細:即粗細,指修行中的各種情況、細節。
緊緩相就:指修行的節奏要松緊適度,相互配合。
圓成:圓滿成就。
呈似君:呈現給您。
諸方:各地、各個地方的修行者。
此詩可能創作于禪宗盛行的時期,當時修行者們注重參禪悟道,探索修行的方法和境界。詩人以詩的形式向僧人傳授修行的心得和理念,希望僧人能在修行中有所突破。
這首詩主旨是教導僧人修行要打破常規,不拘泥于階段和形式,把握好修行的節奏,追求圓滿境界。其突出特點是用簡潔直白的語言傳達深刻禪理。在禪宗文學中,這類作品有助于傳播修行理念,對后世修行者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今夜閨中月,
應憐破鏡輝。
南飛烏與鵲,
為我報將歸。
閻王泡子陸興波,老板揮鞭此地過。
駟馬俱頹兩輪陷,一人其奈千鈞何。
倒翻糧食天不管,拔出車身日已矬。
你是唐朝薛仁貴,奇功汗馬淤泥河。
八里新更通濟名,
乃知仁者用心宏。
誰人更續生生德,
好共千秋萬載馨。
朋輩凋疏重可傷,不堪歌哭獻文堂。寶燈卜夜笙簫暖,芳檻移春錦繡香。樂事可憐蕉夢短,哀辭忽引薤歌長。忍看玉樹埋黃壤,淚濕東風酒一觴。
藍衣槐笏色方新,賀者才稀吊在門。驂鳳風流秦穆婿,停鸞高爽北平孫。蘭階有子堪扶殯,麟窟無香可返魂。愁絕里山山下路,老梅殘雪月黃昏。
不容混跡列樵漁,奔走風塵難索居。
好友難逢多難后,遺民喜見受恩初。
一官老我羞元亮,三策期君學仲舒。
浪說此鄉多寶玉,東行枉駕故人車。
客懷長落落,經月罷登臺。
忽有高人至,柴荊雨亦開。
青馀霜后竹,春在水邊梅。
鸚鵡論詞賦,應知屬楚才。
悲風響庭樹,白露凝清霜。
躑躅不能寐,怨此秋夜長。
攬衣三四起,鳴鳥驚且翔。
屣履步前除,明月鑒我裳。
明月忽西沈,仰見心與房。
理瑟成商曲,撫劍涕縱橫。
丈夫七尺軀,志欲攬八方。
雞鳴苦不早,引領觀扶桑。
郁蒸變炎景,雨意含煩暄。
初若霰著枝,須臾如傾盆。
恒旸亦已病,蓄此非朝昏。
梧桐翻旱葉,蘭蕙活微根。
望久足慰懷,迎涼敞窗軒。
中伏未及秋,于物猶殷繁。
凍蠅遂斂翼,濕蟻隨流奔。
鳥飛壓云重,夕明知月昏。
人事無兼遂,漠然惟寒溫。
世亂異人出,高者為神仙。
方術皆救世,可知愚與賢。
喜君風鑒別,妙處不可傳。
著眼看福人,要識太平年。
惆悵復惆悵,直視草茫茫。風搖葵子藚葉,螻蟈上空墻。
滿目西州門內,轉眼黃公壚畔,前事惹思量。搖膝并負手,繞柱更循廊。
天欲黑,燈半綠,月微黃。中年哀樂,何況人又在他鄉。
飄去嬌絲脆板,留下殘香剩茗,狼藉小紗窗。撥置不足道,念此斷人腸。
寒鳥依高樹,枯林鳴悲風。
為歡憔悴盡,那得好顏容。
客有悽悽者,三年歌式微。
朅來事原隰,經返舊園扉。
昔往被冬裘,今還服春衣。
撫景雖云愜,中歡憯以違。
出門見芳草,念子忽如饑。
拙者羞強合,因成杜門居。
豈知公相尊,一室若有馀。
愛子富文行,顧為己不如。
所以子之黨,頓見我仆車。
歡誠激孤緒,合若水縱魚。
新詩八十言,筆端產璠玙。
屑屑委地蓬,清風為吹噓。
相期在規誨,庶以輔頑疏。
病倚藤床雨氣清,
曲肱有夢到朱冥。
年來老馬知無用,
縱遇孫陽也不鳴。
祥光長赫矣,佳號得溫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