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雁山
往年游海嶠,上徹最高層。
云外疑無路,山中忽見僧。
虎蹲臨澗石,猿掛半巖藤。
何日拋龜紐,孤峰上再登。
往年游海嶠,上徹最高層。
云外疑無路,山中忽見僧。
虎蹲臨澗石,猿掛半巖藤。
何日拋龜紐,孤峰上再登。
往年我游覽海邊的高山,一直登上了最高的山峰。在云霧之外懷疑沒有路了,卻在山中忽然見到了僧人。老虎般的巨石蹲在靠近山澗之處,猿猴掛在半山腰的藤蔓上。什么時候能拋開官印,再次登上那孤峰。
海嶠(jiào):海邊的高山,這里指雁山。
徹:到達。
龜紐:官印。古代印章的紐多作龜形,故稱。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在官場任職期間,因官場的繁瑣和束縛,懷念起曾經游覽雁山時的自由愜意,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自然的向往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官場的超脫之愿。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追求。
一元發于春,
萬物收以秋。
公轉播物鈞,
元氣在筆頭。
頤指役漢將,
愿言似留侯。
功成早辟谷,
壽與喬松侔。
今古瀛洲上,蟠桃幾度花。
喜聞新結實,榮獻到君家。
云液酣王母,天歌散紫霞。
甘香梨似蜜,肥軟棗如瓜。
玉斝篯翁酒,金甌陸羽茶。
催花鼓急急,迎喜鵲喳喳。
樂奏清音曲,門喧白鼻騧。
十年期一會,百歲共繁華。
芳郊如掌,逐香風、穿過縱橫林薄。幾處花畦,春爛漫、艷錦紅毹爭拓。地列云霞,客俱蜂蝶,不減秦宮活。馀脂剩馥,憑他燕子偷掠。
可惜香霧沾衣,濃陰拂面,好處無亭閣。詰曲深廊,交鼓翠、那借松毛編縛。佳日來稀,東鄰見慣,歲歲開還落。何郎舊識,漫題凡鳥相謔。
藤上老猿欲墮
松間野鹿相隨
苔蘚綠埋丹灶
桃花紅染金錘
百年雨露長繁華,煙柳長堤入市斜。
石岸樓船載簫鼓,朱闌簾幕護鶯花。
軟泥驛路人調馬,細水溪橋女浣沙。
待泊黃昏更東下,滿城燈火萬人家。
幽花發清香,
芳林漲新綠。
閒聽山中禽,
更倚籬邊竹。
萼綠仙人絕世姿,絳都春好譜新詞。口脂眉黛天然色,分入東風作兩枝。
云門梅法冬心亞,妙處應知在個中。花意愛疏兼愛淡,世間兒女漫青紅。
能處何妨似不能,梅村論畫得元鐙。替花寫照原非易,色相稍空即上乘。
舊夢孤山不可尋,鵑紅蛾綠盡關心。何郎老卻春風筆,畫里依稀問翠禽。
一峰飛向穗城頭,下有書堂傍藥洲。驃騎不曾耽蹋鞠,征南祗愛注春秋。朝臺古木穿云上,越井寒泉抱石流。多種芭蕉無暑入,相將壺矢綠陰留。
玉山南枕草堂偏,門出呼鑾古道邊。九眼泉華朝吐雪,五層樓影暮含煙。芙蓉秋到惟知醉,楊柳春來只解眠。笑道將軍詩總好,辭場戰勝勢無前。
飛舞醯雞只甕天,
何知老壯與窮堅。
于今之世宜咸若,
從古之賢定復然。
荷盡菊殘非一日,
草深地僻幾多年。
吟窗明暗霜須雪,
茍亦無言豈舍旃。
氣壓關河力拔山,絕人武勇更無前。若于今代當戎寄,子弟何須用八千。
轍亂旗靡繞舊畿,烽煙起處羽書馳。思君一劍為平蕩,蓋世英魂知不知。
虛,上下各一如連珠。
命祿危非虛上呈,
虛危之下哭泣星。
哭泣雙雙下壘城,
天壘團圓十三星。
敗臼四星城下橫,
臼西三個離瑜明。
詩魔酒態各凌競,
幾度山堂臥古藤。
忽憶連床常聽雨,
那堪今夕獨篝燈。
瑣闈嶺表風云異,
佳節珠江水月澄。
遙望少年鏖戰處,
翩翩小謝亦憑陵。
鄉里名家殊未央,
典刑真見曲江張。
共憂天下軍儲重,
肯謝江南會計忙。
后輩舊傳姬老舄,
多年曾拜德公床。
金陵春色濃無奈,
可許新詩寄錦囊。
暮春三月鳥關關,乘興來登湖上山。
碧浪差差浮翠藹,紅樓隱隱結蒼鬟。
巳無蓮宇荒筠外,猶有洼樽蔓草間。
莫訝臨風倍惆悵,故人何在獨躋攀。
四時秋為陰,
凜凜兵氣沖。
公始稟此生,
今坐制百戎。
雖握生殺柄,
以不殺為功。
長爾塞草青,
自然臉霞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