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祥寺
羅浮仙客隱,準擬訪丹臺。
為國身將老,逢山眼倍開。
月依松上過,風自竹間來。
僧欲延清話,茶香屢撥灰。
羅浮仙客隱,準擬訪丹臺。
為國身將老,逢山眼倍開。
月依松上過,風自竹間來。
僧欲延清話,茶香屢撥灰。
像羅浮山的仙客一樣隱居,打算去尋訪道觀。為國家操勞身體漸老,遇到名山雙眼格外明亮。月亮在松梢上移動,清風從竹林中吹來。僧人想留我傾心交談,多次撥弄著煮茶的炭火。
羅浮仙客:羅浮山是道教名山,仙客指隱居修行之人。
準擬:打算。
丹臺:指道觀。
延:邀請。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為國身將老’可推測,詩人可能是在為國家事務操勞多年后,在游覽山林時有感而發。
此詩主旨是詩人在山林中排解為國操勞的疲憊,享受清幽之景。其特點是景中含情,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心境與生活情趣。
少陵遺跡瀼西東,端的高齋在此中。
今日花枝弄煙雨,前時蔬甲臥霜風。
根株移取他山翠,跗萼輸來別圃紅。
收拾陽春無盡藏,夔人端說兩詩翁。
避人忘井邑,躭靜步郊原。
落葉風能掃,寒花霜更繁。
山空樵響答,灘淺楫聲喧。
愿結山陽伴,長年共灌園。
紫極宮中晉朝檜,故老語我今千年。
盤根厚地龍蛇走,干薄霄漢星斗懸。
玄冬飛雪斷人跡,貞姿不改平時妍。
虬枝香葉翠如幄,一子不落含蒼煙。
胡為廣廈構梁棟,如此大材乃棄捐。
伊昔晉朝紛亂日,衣冠南渡依江堧。
風流王謝各幻化,肝膽鐵石還依然。
落魄塵埃七十翁,平生夢想此山中。
未應凡骨逢黃老,猶幸垂髫識莫公。
泉澗泠泠皆佛法,竹符葉葉總神功。
刀圭欲問吾仙祖,一洗塵勞萬慮空。
郭侯凜凜氣橫秋,管領江山作勝游。
痛飲不知烏景墜,清歌更覺鳥聲幽。
誦君崖畔神仙句,淡我胸中浩蕩愁。
萬里相逢更相失,他年卜筑共歸休。
太行王屋群峰上,秦晉關河望處分。
猿鶴幾年懷舊隠,乾坤百戰重儒勛。
龍歸洞府暮將雨,僧過浮橋曉度云。
萬里中原無事日,不妨尊酒細論文。
兀兀梅窗坐已頑,自憐失腳落人間。
洞霄宮里星辰近,天柱峰前日月閑。
野鶴聽琴飛雪舞,湫龍喜客為瀾翻。
此中不晝生云雨,珍重坡仙一扁顏。
山回百折路難躋,遠望樓臺煙樹迷。
滿地白云封洞口,一輪紅日照天梯。
龜蛇伏氣時難老,鸞鶴歸來夜倦飛。
萬壑千巖游不盡,且將詞句壁頭題。
鷗鷺江湖性,清閑勝作官。
家貧隨分過,母健覺心寬。
酒熟旋??飲,詩成逐板刊。
七星在長鋏,斷不為魚彈。
山為浮來海莫沈,蕭梁曾此布黃金。
梵僧親指耆阇路,帝女歸傳達磨心。
地控好峰排萬仞,澗余流水落千尋。
靈蹤斷處人何在,日夕云霞望轉深。
時事枰棋著固難,奕秋袖手卻旁觀。
漢庭持論卑臯朔,洛社論年參潞韓。
富貴無心來則受,行藏有道處之安。
金籠放鴿徒夸詡,靜處乾坤分外寬。
少年浩蕩子長游,回首人間道路修。
納納乾坤日西下,悠悠江漢水東流。
如知往事皤青鬢,應把華年伴白鷗。
惆悵半生飛動意,看人騎馬覓封侯。
支公曾駐錫,規矩舊叢林。
飛鼠殿堂古,靈鰻井穴深。
磬聲來竹外,塔影臥池陰。
幸有相知客,時時過我吟。
露顆珠團團,冰肌玉釧寒。
杏梁棲只燕,菱鏡掩孤鸞。
殘樹枯黃遍,圓荷濕翠干。
繡簾生色畫,窗下帶羞看。
天上騾蹤竟不回,洞門深閉密封苔。
神光夜燭燒丹灶,淑氣晴薰講易臺。
瑤草春肥仙去遠,紫芝云暖鶴歸來。
清游喜挾三茅客,杖履凌空霧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