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李子溫推官
太沖當日號無兄,苗裔于今更絕倫。
力究本原書簏富,唾成珠玉錦嚢新。
龍門久欲攀高躅,鼎角方欣覘后塵。
借問竹溪余地否,狂吟聊伴謫仙人。
太沖當日號無兄,苗裔于今更絕倫。
力究本原書簏富,唾成珠玉錦嚢新。
龍門久欲攀高躅,鼎角方欣覘后塵。
借問竹溪余地否,狂吟聊伴謫仙人。
左思當年號稱無人能比,如今他的后裔更是出類拔萃。你深入探究學問根源,藏書豐富,出口成章如珠玉般美妙,新作不斷。我早就想追隨你的高風亮節,如今欣喜能與你有交往。請問竹溪還有我容身之地嗎,我愿伴著你這如謫仙人般的人縱情吟詩。
太沖:左思,字太沖,西晉著名文學家,有“洛陽紙貴”的佳話,“號無兄”表示其才華出眾無人可比。
苗裔:后裔。
書簏:藏書的竹箱,這里指學問淵博。
唾成珠玉:形容人談吐不凡,出口成章。
錦嚢:用錦做成的袋子,這里指新作。
龍門:比喻聲望高的人的門第。
高躅:高尚的行跡。
鼎角:原指鼎的三足,這里表示并駕齊驅。
覘:窺視,這里有追隨之意。
竹溪:可能是李子溫居住或常去的地方。
謫仙人:指李白,這里用來稱贊李子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可能處于一個文化交流較為頻繁的環境,詩人結識了才華出眾的李子溫,被其才學所折服,于是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敬仰與交往意愿。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李子溫的才華并表達與之交往的愿望。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以古喻今,生動展現了李子溫的不凡。在文學交流中,此詩體現了文人之間相互欣賞、推崇的風氣。
西風瓶缽去依依,寂寞空門客至稀?;◤铰诽π续B跡,竹林空翠濕人衣。翻經榻下馀殘葉,施食臺中半夕暉。惆悵松枝猶未偃,卻令玄度獨行歸。
喪亂孰為之,哀哉自蒼旻。蒼旻覆下土,胡乃不我仁。此邦失綏馭,干戈起齊民。一州環七邑,何人匪王臣。官軍久不出,所至多陷淪。之子在溪上,奔竄如驚麇。負母入巖谷,承顏無賤貧。辛苦復來歸,亦曰問嚴親。流離不忘孝,如此端可人。老姑實父黨,赴救寧無因。奈何嬰奇禍,清血遂灑塵?;⒖谡彶幻?,龍淵宜自珍。物情固多變,前知詎能神。悲風東南來,死生苦難真。欲哭殊不敢,涉歲今已旬。因人一問故,始識遘此屯。銜冤即長夜,萬古嗟無晨。松柏信為材,刀鋸終與鄰。茨棘一無用,成蔭彌冬春。為子獨永嘆,榮枯竟誰陳。
寢室悲長簟,妝樓泣鏡臺。獨悲桃李節,不共一時開?;曩馊粲懈?,髣髴夢中來。
萬葉風從一葉生,一峰云散百峰明。幽人幾對前峰色,暑鳥音藏密葉聲。清朝露發當門立,漸午空庭炎氣急。薰兮何來復何遲,快哉于此速相及。心知解慍萬人同,況我偏宜入抱風。紅荷紫蕙無由見,欲就遙芳賴此通。蒼汀杜若多容與,幾度蒸蘅香郁阻。但能解佩莫然疑,不俟相逢心嘿許。
宣父當年嘆逝川,眼前道體浩無邊。與君說到淵微處,須向源頭一放船。
年來百念冷于灰,夢到江湖又一回。從此故人音問近,洞庭秋色雁初來。
哀哀一孤鴻,飛急向東逝。傷哉金石交,三載乃相遇。相遇能幾何,一見不復雙。子尚滯西陵,我遂往鑾江。鑾江不忍別,復有攝山行。攝山不忍別,逐子至冶城。冶城不忍別,十日淹江頭。飲子清泠酒,臥子木蘭舟。酸心一夜風,舉目三千路。別矣可奈何,含淚入城去。
黃河遙望盡飛沙,一別難尋漢水槎。白苧閒過韋曲柳,青萍狂狎杜陵花。長生箓在顏終駐,太乙丹成鬢未華。寄問旗亭耕種叟,荒原曾熟邵平瓜。
誰復分真假?且由他、曾悲曾喜,無非難舍。真處如何成真痛,這刻歸于夢話。只留得、馀音一喏。恰似風中燈火色,恍然中、明滅經春夏?;湟玻耐病kx情藏在滄波下。碧潮閒、幾番轉側,幾番牽掛。傳說深寒沉埋地,那點溫柔幻化。冷眼看、虛空此夜。有種迷茫飛四野,有雨絲、和淚星星灑。終即始,隨緣罷。
我忝通家子,公如父行親。一書雖不欠,半面遂無因。旅櫬千江遠,銘旌兩竹新。慶門寧有此,造物豈其仁。
中庭雙影步遲遲,愛此風清月曉時。著意看花花不語,可憐花未解相思。
宮門深鎖晝偏長,懶把春云繡作裳。恨不將身化胡蝶,長隨飛絮近君王。
野渡空橫盡日舟,蒹葭生滿白蘋洲。毛嬙自倚能傾國,稊稗寧知剩有秋。學就屠龍誰與試,技同操瑟不相謀。人間得失無窮事,笑折黃花插滿頭。
三日野花風打稀,朝游酒伴暮醒歸。臨門夭桃不汝惜,當院海棠胡自飛。巳憐錦繡半鋪地,更訝芳香時點衣。便應與君酌明月,醉眼天地生光輝。
玉雪玲瓏瘦影重,不同桃李媚春風。十分清致無人解,猶在舊家池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