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堪才以江漢故人少為韻 其三
秋來幾何時,送遠驚已屢。
山川澹無情,蒼莽亦非故。
分與人跡疏,韋編對香霧。
只應知此心,西陂有鷗鷺。
秋來幾何時,送遠驚已屢。
山川澹無情,蒼莽亦非故。
分與人跡疏,韋編對香霧。
只應知此心,西陂有鷗鷺。
秋天到來才多久啊,多次送別友人讓我心驚。山川淡漠沒有情感,一片蒼茫也不再是舊時模樣。我與人間交往漸少,只與書籍相伴在香霧之中。你只需知道我的這份心意,就像西陂的鷗鷺一樣自在。
幾何時:指時間不長。
送遠:送別遠行的人。
澹:同“淡”,淡漠。
蒼莽:形容景色迷茫廣闊。
韋編:指書籍。古代用竹簡寫書,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叫韋編。
西陂:地名,這里可能是詩人常去之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處于秋季,詩人多次送別友人,內心感慨。或許詩人經歷了一些世事,對塵世交往感到疲憊,從而向往一種寧靜、自在的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送別之情和對自在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情感表達。
雪后川原遠近分,漁榔僧磬隔溪云。行吟坐嘯皆詩趣,追憶吾鄉舊令君。
時危南國久連兵,幕府才華得合并。蔡寇遂煩唐宰相,漢儀猶待魯諸生。三邊烽燧晨傳箭,千騎弓刀晝繞營。主將策勛朝帝闕,從官應許任公卿。
夜寒敢嘆臥如弓,起傍殘爐榾柮紅。童子偶看門外白,誰將瓊玖賑詩窮。夜雪茅檐積漸高,傍林時聽折危梢。南山石上雙松樹,莫更動搖仙鶴巢。天上浮光帶玉京,世間幻境入瓊林。馮夷奪得天孫巧,剪水飛花一夜深。亂來雙鬢俱成雪,對雪疑窺鏡里顏。明日春風消釋盡,祇留鬢影對青山。瓊林只在碧山阿,遙憶仙人寄傲多。閉戶袁安僵不起,難隨鶴背一相過。梅花開遍臘將殘,幾度吟詩倚暮寒。何處蹇驢馱孟老,一鞭風雪正漫漫。翠竹擎多看漸低,寒梅封厚望應迷。尋春擬趁朝暉出,又恐青鞋濕凍泥。曳履自慚隨獸跡,背藜欲出聳鳶肩。酒中挽得陽和轉,一斗松醪直萬錢。群賢詩語斗清新,白戰何人筆有神。未似漁翁堪入畫,孤舟蓑笠自垂綸。旭日光微未盡消,背陰巖谷冱連朝。春風一解昆崙凍,漸化河澌入海潮。
孤城秋老欲黃昏,扶杖閒階踏蘚痕。芳咀落英來砌畔,吟聽促織傍籬根。微風病葉先投地,斜日寒煙半在門。詩景滿庭人獨倚,飛鴻送盡水南村。
千山萬水入登臨,犬吠雞鳴杳莫尋。試問白云深幾許,仙家更在白云深。
浩渺滄江數千里,幾幅蒲帆掛秋水。曉風吹斷綠蘿煙,百疊青峰望中起。梵王宮闕倚云開,七級浮屠倒影來。山人久已謝朝市,日踞江頭百尺臺。松篁叢雜多啼鳥,隔岸人家丸彈小。此圖此景入天機,誰能髣髴方壺老。
何人后死骨先寒,二十年來夢里酸。錯繡山河空一擲,注金身世打通盤。終嫌世事稽文信,不見東山起謝安。寄語悠悠沈醉客,男兒事業盡多般。
晨曦微露,正雨收云霽。叢碧游珠滴寒碎。雀聲幽、啼斷酣夢癡魂,空追惜、過眼花盟蝶誓。西風邀落葉,攬菊攜楓,共倩秋容拾殘醉。曉霧洗胭脂,素練澄波,都染作、霞綃燄綺。漫擷此華光譜冰弦,伴不老天心,忘情浮世。
良工捉筆寫丹青,不異聲詩月露形。峰嶂疊成天莫造,煙云斡出地多靈。楓明赤葉高無燄,菊吐黃花淡有馨。勾引玩游雙旆出,留連物色小車停。銀絲斫繪來湘水,綠蟻浮柑出洞庭。盤薄正宜從綠野,淋漓便可瀉銀瓶。塞邊失馬何須問,林外鳴禽亦可聽。為樂有心當及早,人生莫待鬢星星。
柳與堤回,橋隨波轉,望中如在蓬萊。水禽高下,煙霧斂還開。認是仙翁住處,都不見、一點塵埃。壺天晚,清寒帶雪,光景自徘徊。高才。廊廟手,當年平步,直到堯階。況今朝調鼎,尤待鹽梅。只恐身閑不久,難留戀、花月樓臺。看新歲,春風且送,五馬過江來。
紅草青林日半斜,閑乘小鳳出彤霞。略尋舊路過西國,因得冰園一尺瓜。
玉勒絲鞭,彩旗紅索,總向愁中休了。偏憐景媚,為甚愁濃,都為雨多晴少。桃杏開到梨花,紅印香印,綠平幽沼。也無饒、紅藥殿春,更作薄寒清峭。塵夢里、暗換年華,東風能幾,又把一番春老。鶯花過眼,蠶麥當頭,朝日濃陰籠曉。休恨煙林杜鵑,只恨啼鳩,呼云聲杳。到如今,暖靄烘晴,滿地綠陰芳草。
既悟塵緣,擺愛海恩山,蝸利蠅名。樂然拂袖,絕慮忘情。熟境慎勿牽縈。抱始終一志,但兀兀、莫問途程。處無為,挨瀟瀟灑灑,靜靜清清。閑中做成修煉,煉百脈通流,四體和平。虎繞龍蟠,氣結神凝,大丹一粒圓成。引靈童歌舞,瑞云房、滿酌瑤觥。興無窮,保深根固蒂,久視長生。
萬里橋邊樹如薺,蜀使入吳真萬里。臨岐記取丞相語,萬里之行此其始。英雄一往人代易,錦水湯湯鎮如昔。遺陣空思云鳥形,脩梁已荒車馬跡。旬宣使者家在吳,入蜀今為蜀大夫。登橋攬轡一回首,慷慨能輕萬里途。
西望湖天半日程,擬?寒淥洗塵纓。一灣路隔紅云遠,五月涼生白苧輕。山寺茶煙沖鶴起,石門空翠逼人清。春來遙憶憑闌處,萬頃鷗波夕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