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
暮云朝翼與心飛,白首何堪客子衣。
潮去潮來無遠邇,江南江北有從違。
廟堂慎用太平策,畎畝先知禍亂機。
一唱式微腸九斷,微乎微乎我同歸。
暮云朝翼與心飛,白首何堪客子衣。
潮去潮來無遠邇,江南江北有從違。
廟堂慎用太平策,畎畝先知禍亂機。
一唱式微腸九斷,微乎微乎我同歸。
早晚的云霞與心意一同飄飛,頭發花白了哪能忍受游子的衣衫。潮水漲落不分遠近,江南江北有人依從有人違背。朝廷應慎重使用太平之策,百姓早已知曉禍亂的跡象。一唱起《式微》之詩肝腸寸斷,衰微啊衰微,我也一同歸去。
暮云朝翼:早晚的云霞。翼,這里可理解為云霞如羽翼般飄動。
白首:指頭發花白,代指年老。
客子衣:游子的衣衫,象征漂泊的生活。
遠邇:遠近。
從違:依從和違背。
廟堂:指朝廷。
畎畝:田地,代指百姓。
式微:原指事物由興盛而衰落,這里引用《詩經·邶風·式微》,表達歸隱或對現狀的感慨。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社會動蕩時期。詩人可能經歷了人生的起伏,看到朝廷政策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民間的不安,從而發出感慨。其心境可能是憂慮、無奈且渴望歸隱的。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社會現狀的憂慮和自身的無奈。其特點是借景抒情、引用典故,使情感表達更加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對社會的關注和思考。
一樹菩提佛坐西,梵音法雨證前題。山深自任鳥兒棲。曲澗穿林流翠影,涼云繞岫濕青梯。九重霄外覓靈犀。
武陵節鉞控湘西,通守仍兼把一麾。玉帳靜談千里月,銅符遙鎮五溪夷。漂流欲識荊州面,饑渴正如桑下兒。仰止門墻訴羈旅,窮愁那復有佳詞。
飄零愁殺病參軍,點點黃泥漬帽裙。藏火解銷秦地鐵,騎驢重數華山云。兒號惟有韓司業,官冷誰憐鄭廣文。身世泡漚渾道得,請君一笑北邙墳。
三月金陵花欲燃,胡為歸興忽翩翩。年來鶴發久違養,春滿云衢未著鞭。雨過匡廬千嶂凈,風輕彭蠡片帆懸。清秋桂子飄香日,穩步蟾宮待子先。
篷底昏昏蝶夢醒,河流方駛正揚舲。樹遙縈盼煙籠濕,魚賤爭餐水帶腥。魏闕忍忘頭半白,吳山將近眼先青。芒鞋欲踏川原上,孰是江南處士星。
同云漠漠護深齋,興到從教漏點催。寒色照人知霰集,疏花有喜傍燈開。平生漫說詩千首,一飲還能酒百杯。明日雪晴山滿目,更開溪閣待君來。
相逢柳眼似人青,潦倒江干任醉醒。浪跡未能同野鶴,深杯還欲引滄溟。坐來星月當筵滿,歌動魚龍倚棹聽。南北岐途渾大夢,不須愁問短長亭。
天地蕭森草木秋,惡灘風雨逼同舟。英雄事業兔三窟,亂世人才貉一邱。九塞屯兵開朔漠,兩河豪杰會中州。滄桑見慣尋常事,老我生涯付酒甌。
萬物有禽獸,生意亦自均。荒夫苦畋獵,但欲膏其唇。車網遍原野,百里踐飛塵。焚射縱鷹犬,暴殄積如薪。我觀車攻詩,古意猶可申。后來競馳騁,無乃勞其民。窮搜盡巢穴,入口未必珍。湯網去三面,諸侯歸至仁。
畫船清曉發沅州,送別官曹簇遠洲。雙櫓忽隨高岸轉,孤城已隔亂山稠。殊風異俗多經覽,瘴雨蠻煙任去留。向夕燈明何處泊,蒼蒼候館石林秋。
早冠清朝玉筍班,忽乘歸興拂衣閑。聊將詩酒關心地,盡占江湖在眼山。人坐數州空翠下,月行萬頃水云間。當時范蠡曾知此,那得扁舟去不還。分明圓嶠與方壺,萬壑千巖入坐隅。臨賦競傳今日句,臥游安用昔人圖。丹青霜葉秋明滅,水墨煙林暮有無。記取滄浪漁笛曲,他年要捋使君須。
幾年瑣闥侍宸旒,風木長懸萬里愁。忽喜綸音下閶闔,便尋蘭棹覲松楸。群公畢餞金臺曉,故老歡迎采石秋。安得此身同此志,束書也駕洞庭舟。
如此山腰作亭榭,何曾一費買山資。林間云鳥來無數,三鸛今年巢一枝。
青林被重岡,蒼石立絕澗。冥冥松風回,高蔓弱可綰。驅車鶴嶺下,沮洳濕危棧。微茫煙霞集,披靡杉筠間。高秋灝氣豁,秀色紛屬盼。蕓蕓澼纊子,涉水恒及骭。山女行負薪,結發垂兩丱。年豐粳稻足,食狃芻與豢。呼吏不及門,征租少稽慢。銀坑重茶賦,往往先月辦。緣山八九家,火耕習薅鏟。土屋桑樹高,雞鳴日方晏。清霜落原菽,夕露沾畦莧。吁嗟避秦人,歷世乃多患。豈知太平俗,鎧甲未嘗擐。永宜曠士懷,樂此謝游宦。種桃實吾事,荷耒乃不慣。窮源愁日暮,流水方汕汕。嘆息行險艱,南云送涼雁。
停棹依寒島,聽潮夜不眠。中天雙塔出,絕岸一燈懸。江樹遙連峽,溪云半上船。梵鐘驚旅夢,聊賦遠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