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陶公舊宅
垢塵不污玉,靈鳳不啄膻。嗚呼陶靖節,生彼晉宋間。
心實有所守,口終不能言。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陽山。
夷齊各一身,窮餓未為難。先生有五男,與之同饑寒。
腸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連征竟不起,斯可謂真賢。
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每讀五柳傳,目想心拳拳。
昔常詠遺風,著為十六篇。今來訪故宅,森若君在前。
不慕尊有酒,不慕琴無弦。慕君遺榮利,老死此丘園。
柴桑古村落,栗里舊山川。不見籬下菊,但余墟中煙。
子孫雖無聞,族氏猶未遷。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垢塵不污玉,靈鳳不啄膻。嗚呼陶靖節,生彼晉宋間。
心實有所守,口終不能言。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陽山。
夷齊各一身,窮餓未為難。先生有五男,與之同饑寒。
腸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連征竟不起,斯可謂真賢。
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每讀五柳傳,目想心拳拳。
昔常詠遺風,著為十六篇。今來訪故宅,森若君在前。
不慕尊有酒,不慕琴無弦。慕君遺榮利,老死此丘園。
柴桑古村落,栗里舊山川。不見籬下菊,但余墟中煙。
子孫雖無聞,族氏猶未遷。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污垢塵土不會玷污美玉,靈鳳不會啄食腥膻之物。唉,陶靖節生在晉宋交替之際。他內心堅守操守,卻難以言說。他常念孤竹君的兩個兒子,拂衣隱居首陽山。伯夷、叔齊各自一人,忍受窮困饑餓并不難。先生有五個兒子,和他們一同忍饑受寒。腹中食物不足,身上衣服破舊。朝廷多次征召他都不應,這真可謂是賢德之人。我生在先生之后,相距已五百年。每次讀《五柳先生傳》,心中十分向往。過去我常歌詠先生的遺風,寫成十六篇詩文。如今來尋訪先生故宅,感覺先生仿佛就在眼前。我不羨慕他尊中有酒,也不羨慕他無弦之琴。我仰慕先生舍棄榮華利祿,老死在這田園。柴桑的古老村落,栗里的舊有山川。見不到籬下的菊花,只余下廢墟中的炊煙。先生的子孫雖默默無聞,但家族還未遷離。每逢姓陶的人,都讓我心生感慨。
垢塵不污玉,靈鳳不啄膻:比喻高潔之人不與污濁者同流合污。
陶靖節:即陶淵明,謚號“靖節”。
永惟:長久思念。孤竹子:指伯夷、叔齊,他們是孤竹君的兒子。
拂衣首陽山:指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
連征竟不起:多次征召陶淵明做官,他都沒有答應。
五柳傳:即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
拳拳:懇切、深切的樣子。
丘園:家園,這里指田園。
柴桑、栗里:均為陶淵明居住之地。
此詩創作于白居易對陶淵明的作品和為人有深入了解之后。當時社會官場黑暗,追名逐利之風盛行,白居易對這種現象不滿,而陶淵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歸隱田園的形象深深吸引他,于是他尋訪陶公舊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陶淵明的高尚品格和不慕榮利的精神。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多種表現手法塑造陶淵明的形象。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后人對陶淵明的推崇,也反映出不同時代文人對高尚品格的追求。
西風一棹到仙城,話徹端州共此情。灑落自然天下士,高閒猶近水云聲。材華令子知名重,老大如君覺世輕。我病喜逢重九日,此中無地可同憑。
山城連日北風號,客舍冬來倍寂寥。已慣對燈聽夜籟,何堪無酒讀離騷。相如偶賣千金賦,子建難吟七步謠。一夢飄然歸故里,高堂抆淚看兒曹。
玉繠香銷,金荃調絕,醉魂何處。鶯花閱世,那又一番風雨。倚空樽、滄波夢回,斷腸怕讀山陽賦。念詞仙老矣,消閑鐙謎,捻髭吟苦。愁佇。屯門路。奈芳草獨尋,落英無語。旗亭客散,莫問從前歌鼓。便悲涼、天蚃素弦,此時曲誤誰更顧。望成連、海上無人,水咽荒山暮。
酒罷歌馀興未闌,小橋清水共盤桓。波搖梅蕊傷心白,風入羅衣貼體寒。且莫思歸去,須盡笙歌此夕歡。
圣遠道塞,異端并興。巖巖子輿,三圣是承。命世大才,平治之具。用寧齊安,三代可致。
爐煙裊裊篆垂垂,掃徑開尊恨到遲。亭榭風煙仍月夜,江湖花鳥況春時。金尊玉鲙堪留客,醉舞狂歌果為誰。卻憶去年羈旅地,粵云南望只成悲。
凍雨連三日,春膏過一犁。寺橋杯渡水,村徑橇行泥。燠若生旸谷,寒收豈石犀。欲窮洪范理,夕室有青藜。持璧還投鵲,镕金恨作犁。行吟乘曉月,扶杖入春泥。愿學懷文豹,終慚禿角犀。徒歌無好語,野飯只羹藜。
香滿箱奩,看沈犀弄水,濃麝含薰。荀郎一時舊事,盡屬王孫。殘膏剩馥,須傾囊、乞與蘭蓀。金獸暖,云窗霧閣,為人洗盡馀醺。依稀雪梅風味,似孤山盡處,馬上煙村。從來甲煎淺俗,那忍重聞。蘇臺燕寢,下重幃、深閉孤云。都占得,橫斜亂影,伴他月下黃昏。
半生榮辱斷知聞,遠處茅堂伴白云。何事利名場里客,卻將書札撓幽人。
意氣平生蓋萬夫,傷心千古恰須臾。郎官雖貴才終負,文字堪傳道未孤。堂上自憐慈母老,眼前吾恨友人無。巖霜九月空荒草,誰送芻靈返瞑途。
花容嫵媚竹幽獨,道人愛花不愛竹。斫竹障花倒插地,逆施巳分無生意。誰料天公為斡旋,花容不久竹反妍。道人一見稱為瑞,昔者賤之今日貴。世間此事紛如麻,豈獨區區竹與花。為君短歌不成調,落日掀髯空自嗟。
攢宮開七月,隧路閉千秋。地帶三川拆,天含萬國愁。鳥云知圣沒,龍駕想神游。厚祿將無報,慚恩更白頭。
默豈交摩詰,談何事阿戎。時行百物生,不息唯天工。
人心何彼此,歷數有乘除。朔雪驅殘臘,東風戀舊株。菀枯情各集,今古事原符。天位虛來久,乾坤可是娛。
莫嫌馬沒蹄,莫怨車泥轍。比作看山人,孤筇穿嶺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