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怨詩
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
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
讓我和你兩人的眼淚,分別滴在兩處池水里。看看那芙蓉花,今年會為誰而凋謝。
試:嘗試,讓。
看取:看,這里有觀察、留意之意。
芙蓉花:荷花,常象征美好、愛情等。
此詩創作于唐代,當時社會風氣開放,但男女情感仍受諸多因素影響。詩人可能借女子之口,表達在愛情中女子的無奈與哀怨,反映當時社會中女性在情感方面的困境。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女子的怨情,以獨特的視角和巧妙的意象,生動展現女子的情感。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唐代詩歌對情感細膩表達的特點。
賢侯宴枚馬,歌鼓事繁華。
晚吹來千里,清商落萬家。
平原轉疏雨,遠樹隔殘霞。
宋玉雖能賦,還須念景差。
臨風梳短髪,蕭颯晚涼新。
不識市朝客,何如江海人。
沈吟憑棐幾,欹側帶紗巾。
濁世事無盡,東窗聊放神。
豈無錦幄翠簾垂,匝樹明燈正赫曦。
共惜月華方滿夜,更當秋色中分時。
烏皮幾穩風侵鬢,白玉樓高冷透肌。
千里浮云何處斷,北來試問鴈應知。
露冕優分竹,題輿佐畫圻。
比年攜手樂,茲日賞心違。
齋祀春來并,娛游別后稀。
誰憐從窶卒,草際犯寒歸。
畫戟衣中趨絳帳,驛亭門外拂征鞍。
已嗟漂泊三年別,更負從容十日歡。
暖席未窮談笑樂,陟岡相望滯留難。
揚鞭策馬幾多意,原上秋風作曉寒。
儒冠藹藹從平津,東閣由來盛眾賓。
終始何嘗忘教育,高卑曾不間疏親。
共陪樽俎無虛日,空喜谿山得主人。
白雪屢歌殊未和,自知羞愧后車塵。
波澄蔭群木,永日湛清華。
碧筿靜秋色,白蘋低晚花。
松聲工醒酒,泉味最便茶。
外事付丞掾,無妨風景嘉。
春木爭秀發,嗟君獨不材。
須慚一花少,強逐眾芳開。
頑艶人誰采,微香蝶不來。
直為無用物,空爾費栽培。
疊鼓花前急,紅旌竹外高。
驚飚分白羽,余響振烏號。
壯觀傾春陌,讙聲涌夜濤。
因茲刑禮俗,豈獨事游遨。
邦光華袞襚,家寶素書陳。
東閣簪裾散,西芒宅兆新。
泉臺無復曉,柏逕不知春。
獨有高文在,芬芳繼古人。
羈旅帝城久,逢人青眼稀。
聞君又當去,使我益思歸。
佳色鄰鄉樹,高堂望彩衣。
春流先自疾,心出片帆飛。
天意欲回煦,群生稍鬰蒸。
平田猶未遍,絕嶺獨先升。
翠色添崖柏,寒聲折澗冰。
誰為物外友,挈手共同登。
天心均煦嫗,物態異芬芳。
上國花應爛,邊城柳未黃。
清明空改火,元已漫浮觴。
仍說秋寒早,年年八月霜。
日麗芙蓉闕,春榮太液波。
苑門鳴玉集,輦路翠華過。
芳樹周阿密,嘉魚在渚多。
浮英入樽斚,頒首出蒲荷。
人樂熙熙德,臣賡旦旦歌。
萬生同鼓舞,相與醉天和。
十上終無就,才高定復論。
清時守儒術,白首在丘園。
遠樹隱殘日,孤煙生暮村。
揚鞭萬里去,幾許不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