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露雨
越山八月時,飏飏嵐露雨。
卻疑梅再黃,奈何燕已去。
平生始知名,要來愁羈旅。
前愁豈不多,紛紛新代故。
誰為司愁者,特于予不負。
寄言宦游子,行李莫匆遽。
越山八月時,飏飏嵐露雨。
卻疑梅再黃,奈何燕已去。
平生始知名,要來愁羈旅。
前愁豈不多,紛紛新代故。
誰為司愁者,特于予不負。
寄言宦游子,行李莫匆遽。
越地的山巒在八月時節,飄灑著輕柔的山間霧雨。這雨絲讓我懷疑是黃梅雨再次降臨,無奈此時燕子已經飛走。平生第一次真正懂得聲名的含義,卻因此要承受羈旅的愁緒。從前的愁緒難道還少嗎?新愁舊恨不斷交替更迭。是誰掌管著愁緒?偏偏對我如此眷顧(從未辜負)。想對在外為官的游子說,行程不要太過匆忙。
越山:越地的山巒,越地大致在今江浙一帶。
飏飏(yáng yáng):形容輕柔飄灑的樣子。
嵐露雨:山間的霧雨,嵐指山間霧氣。
梅再黃:指類似黃梅雨的天氣再次出現(黃梅雨通常在初夏,八月出現屬反常)。
羈旅:客居他鄉的行旅生涯。
司愁者:傳說中掌管愁緒的神靈或抽象概念。
行李:此處指行旅、行程。
匆遽(cōng jù):匆忙、急促。
此詩或創作于作者宦游越地期間。八月本非梅雨季節,山間反常的霧雨觸發詩人對羈旅生涯的感慨。時當秋令,燕子南歸,更添漂泊之思,結合“宦游子”的勸誡,推測作者或因仕途奔波,借雨抒懷。
全詩以八月越山霧雨起興,由自然景象引羈旅愁思,新舊愁緒交替中凸顯漂泊之苦,末句勸游子緩行,情感真摯。語言質樸,意象尋常卻意蘊深沉,是一首典型的羈旅抒情之作。
江湖清濁自天開,鴻雁鳧鹥與往來。黃道星辰環太乙,紫云宮殿擁蓬萊。論文競奏王褒頌,獻壽深傾阿母杯。九域輿圖今混一,百年耆舊獨興哀。
銀床夢怯風驚醒。冰紋簟卷鴛衾冷。何處喚游仙。人孤秋可憐。妝樓鉛粉歇。誰畫眉梢月。月也憶當時。凄涼花一枝。
德望三朝舊,勛名八座馀。廟堂周太保,劍履漢尚書。翼矯丹霄鳳,鱗潛碧海魚。惟應并南斗,萬古照匡廬。
家住華陽洞,長松映草堂。平生有高致,不似賀公狂。
采蕨西山下,扳援陟崔嵬。游子望鄉國,淚下心如摧。浮云塞長空,頹陽不可回。南歸斷舟楫,北望多風埃。已矣供子職,勿更貽親哀。
百有馀年澤未窮,寒潭秋月寸心同。尼山想像人如玉,夜半相逢夢寐中。
秋陰不可解,澍雨忽連朝。貧居庭除狹,漲潦時驚飄。老夫凌晨起,山木鳴蕭蕭。開門買野菜,菘薤喜新苗。鄙人晚耽佛,像設如僧寮。焚香翻貝葉,禪誦安不勞。日高出道場,傾蓋盈山瓢。醺然知體暢,誰共此逍遙。
曉風嘯空,報道冬初動。蕭蕭敗葉響寒叢,鴛瓦霜華凍。獸炭爐圍羊羔酒,共醉笙歌錦帳中。病翁固窮,冷落了梅花夢。
三平二滿過即休,十事九律誰與謀。歸來政自有佳趣,樓對青山山對樓。
賜履優前代,乘桴記昔年。龍蛇驅大陸,蛟鱷奠長川?;驴兝懲?,神功碣石前。試看淮瀆廟,禹碣至今傳。
山黛描煙,橋腰束翠,未秋先畫秋容。奈啼烏喚客,暫買村醲。層云回首泉扃杳,葬玉棺、何處芳蹤。佩聲依約,知他歸否,素襪凌風。追念往事朦朧。早寒閨膽怯,何況塵封。問空山悄悄,依倚誰同。慰君只有秋衾夢,怕羈魂、未許相逢。鎮無聊賴,斜欹短枕,訴與幽蛩。
斜界鉤陳通大道,中分魏闕對層巒。云生殿上金爐暗,露下庭前玉井寒。江漢飛龍俄窅窅,滄溟泛鹢竟漫漫。中天會合寧非數,坐見蒼生奠枕安。
聞道長安異昔時,秋風落日草離離。九成宮闕無尋處,空有人來拂斷碑。
猗猗澗邊竹,青青巖畔松。直干歷冰雪,密葉留清風。自期永相托,云壑無違蹤。如何兩分植,憔悴嘆西東。人事多翻覆,有如道上蓬。惟應歲寒意,隨處還當同。
孩提親長根天性,堯舜由來共一初。情欲既趨天者滅,反疑性惡復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