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赦一首
燈頭異花垂永夜,
占云明日當有赦。
咄哉無煩汝報我,
三年郊恩遍天下。
知人所知豈神圣,
偷歡送喜真便佞。
羲卦箕疇汝詎知,
冰凍火炎子不問。
曈昽日出迎赦來,
沸渭頌聲何休哉。
陛下萬歲御九垓,
王母獻壽滄海杯,
更看正仗單于陪。
燈頭異花垂永夜,
占云明日當有赦。
咄哉無煩汝報我,
三年郊恩遍天下。
知人所知豈神圣,
偷歡送喜真便佞。
羲卦箕疇汝詎知,
冰凍火炎子不問。
曈昽日出迎赦來,
沸渭頌聲何休哉。
陛下萬歲御九垓,
王母獻壽滄海杯,
更看正仗單于陪。
燈頭綻放奇異的燈花垂掛在漫漫長夜,占卜云氣預示明日將有赦免之令。哎,無需麻煩你告知我這消息,三年一次的郊祀恩典早已遍及天下。知曉他人所知曉的事算什么神圣,偷送歡喜不過是巧言諂媚。伏羲的八卦、箕子的九疇你怎會知曉,如冰之寒火之熱的世事你也不過問。日初出漸明時迎接赦免的隊伍到來,喧鬧的頌贊聲何時才會停歇?祝陛下萬歲統(tǒng)治九州,如西王母獻壽捧上滄海之杯,更可見少數(shù)民族首領陪侍在帝王儀仗之中。
異花:指燈花,古人認為燈花是吉兆,預示好事。
占云:觀測云氣以占卜吉兇。
郊恩: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后頒布的恩典,如赦免、封賞等。
便佞(pián nìng):巧言善辯,此處指討好逢迎。
羲卦:伏羲所畫的八卦,代指古代經典。
箕疇(jī chóu):《尚書·洪范》中箕子陳述的九類治國大法,代指治國之道。
曈昽(tóng lóng):日初出時漸明的樣子。
沸渭:形容聲音喧鬧、沸騰。
九垓(gāi):九州,代指天下。
正仗:皇帝的儀仗。
單于:匈奴首領,此處泛指少數(shù)民族首領。
此詩或作于宋代帝王郊祀后頒布赦免之際。宋代郊祀為重要典禮,每三年一次,皇帝祭祀天地后常頒恩赦,天下同慶。詩中‘三年郊恩遍天下’即指此制,反映了當時帝王通過郊祀彰顯權威、凝聚民心的政治文化背景。
全詩圍繞‘迎赦’展開,前半以燈花占赦引出對郊恩遍天下的議論,批判‘偷歡送喜’的諂媚;后半描繪日出迎赦的熱鬧場景,頌贊帝王萬歲、四海歸附。主旨是通過迎赦事件,宣揚皇恩浩蕩與國家統(tǒng)一,體現(xiàn)對帝王統(tǒng)治的肯定,具有典型的頌圣詩特征。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鵠袍換綠契初心,旋賜銀緋與紫金。 堪念紛紛名利客,對花應是嘆侵尋。
紛紛紅紫斗芳菲,爭似團酥越樣奇。 料想花神閑戲擊,誤隨風起墜繁枝。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裁 一作:戴)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盡借 一作:借人)
那時那日此門中,桃花樹下初相逢。 只見仙人種桃樹,未聞仙人看花紅。 朝朝期待仙人顧,日日桃花笑春風。 忽聞仙蹤一朝至,桃花人面分外紅。 桃花谷里桃花仙,桃花美人樹下眠。 花魂釀就桃花酒,君識花香皆有緣。 美酒消愁愁不見,醉臥花下枕安然。 花中不知日月短,豈料世上已千年。 不入濁世凡塵染,情愿枝頭做花仙。 春來三月香風送,便是花奴問君安。
於穆時文,受天明命。允恭玄默,化成理定。 出震嗣德,應乾傳圣。猗歟緝熙,千億流慶。
喜我新歸,逢戎初度,關情更深。正晝掩柴扉,□尋隱遁,□舒槐府,戎正經綸。白石清泉,紫樞黃閣,□□□□□□□。□□□,□弟為宰相,兄作閑人。南園借我登臨。都不怕近前丞相瞋。但曳履扶筇,堪憐獨步,攜壺載酒,每嘆孤斟。七α開顏,六旬屈指,風雨對床頻上心。殷勤祝,道何時回首,及早抽身。
秋后鐘山,蒼翠色、可供餐食。登臨處、怨桃舊曲,催梅新笛。江近蘋風隨汛落,峰高松露和云滴。歡頭童、齒豁已成翁,猶為客。 老懷抱,非疇昔。歡意思,須尋覓。人間世、假饒百歲,苦無多日。已沒風云豪志氣,祗思煙水間蹤跡。問何年、同老轉溪濱,漁鉤擲。
投老未歸,太倉粟、尚教蠶食。家山夢、秋江漁唱,晚風牛笛。別墅流風慚莫繼,新亭老淚空成滴。笑當年、君作主人翁,同為客。 紫燕泊,猶如昔。青鬢改,難重覓。記攜手、同游此處,恍如前日。且更開懷窮樂事,可憐過眼成陣跡。把憂邊、憂國許多愁,枧拋擲。
東皇為代是南薰,醞釀成花迥出塵。盡洗嬌紅春態(tài)度,獨呈雅素雪精神。
牽衣弱蔓如留客,入枕清香更惱人。月下星前曾醉插,肯容煩暑到冠巾。
素面已云妖,更著花鈿飾。臉橫一寸波,浸破吳王國。
悶見有人尋,移庵更入深。落花流澗水,明月照松林。 醉勸頭陀酒,閑教孺子吟。身同云外鶴,斷得世塵侵。 冥心棲太室,散發(fā)浸流泉。采柏時逢麝,看云忽見仙。 夏狂沖雨戲,春醉戴花眠。絕頂?shù)窃仆瑬|都一點煙。 不求朝野知,臥見歲華移。采藥歸侵夜,聽松飯過時。 荷竿尋水釣,背局上巖棋。祭廟人來說,中原正亂離。
因賣丹砂下白云,鹿裘惟惹九衢塵。 不如將耳入山去,萬是千非愁殺人。
帆力劈開滄海浪,馬蹄踏破亂山青。 浮名浮利過于酒,醉得人心死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