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許嵩老江上舟災
火德孝嚴嗟掠虛,
祝融江面怒心余。
千尋赤尾干堯歷,
百仞紅鱗滅禹書。
丙穴烘天誰得及,
丁翁奔日更難如。
文昌右轄知幾早,
無妄之災不我居。
平生易象論孤虛,
富貴功名不愿余。
政府頻垂憂國淚,
梵宮獨看竺干書。
眾驚赤壁復焚爾,
自擅三禪早晏如。
回首焚軀并溺骨,
何為不早傍禪居。
火德孝嚴嗟掠虛,
祝融江面怒心余。
千尋赤尾干堯歷,
百仞紅鱗滅禹書。
丙穴烘天誰得及,
丁翁奔日更難如。
文昌右轄知幾早,
無妄之災不我居。
平生易象論孤虛,
富貴功名不愿余。
政府頻垂憂國淚,
梵宮獨看竺干書。
眾驚赤壁復焚爾,
自擅三禪早晏如。
回首焚軀并溺骨,
何為不早傍禪居。
火德之威在孝嚴寺前徒然嘆息,祝融在江面余怒未消。千丈長的赤焰仿佛干擾了堯時歷法,百仞高的火舌讓禹的記載湮滅。丙穴火勢烘天誰能企及,丁翁奔日之速更難相比。文昌右轄早有預見,無妄之災不降臨我身。平生研究《易經》中的孤虛之術,不求富貴功名余祿。官府頻流憂國之淚,我獨在佛寺翻閱佛經。眾人驚覺赤壁之火重現,我卻因修三禪早得平靜。回首那些焚身溺骨的災禍,為何不早依傍禪居?
火德:五行學說中屬火的德行,此處代指火災。
祝融:傳說中的火神,借指火災。
千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尋,千尋極言其長。
禹書:指大禹治水的文獻或傳說,代指歷史記載。
丙穴、丁翁:丙、丁在五行中屬火,此處借指火勢猛烈。
文昌右轄:文昌為星官名,右轄指右丞,代指有預見的官員。
無妄之災:出自《易經》,指意外災禍。
易象:《易經》的卦象;孤虛:古代占卜術語,指吉兇。
梵宮:佛寺;竺干書:印度佛經。
三禪:佛教色界第三禪天,此處指禪定境界;晏如:平靜貌。
此詩為與許嵩老唱和之作,當為詩人目睹或聽聞江上舟船遭遇火災后所作。宋代文人多好佛理,詩中‘梵宮’‘三禪’等語,反映了當時士大夫以禪修應對人生無常的精神傾向。
全詩以舟災為引,由災難之酷烈轉向對禪修超脫的推崇,既展現了對現實災禍的關注,更凸顯了詩人尋求精神寄托、超越無常的生命智慧,是宋代文人‘外儒內釋’思想的典型體現。
雪晴天似水。風清月白,蕭然三子。天巧難名,鏤玉鎪冰無此。卻是同心異種,解斂聚、山林高致。誰不喜。花中隱德,人間真味。邂逅粲者相逢,似瓊佩霓旌,九霄飛墜。移入銅瓶,付與野人憑幾。滿意挼香嚼蕊,有濁酒、微吟相繼。休喚起。明日此觥重洗。
結茅亭下小池新,積雨通溝滟晚春。風掠塵埃出明鏡,影吞林木臥青云。泥中蘋藻生無數,江上鵁鶄坐得聞。太液漸臺深斗極,乘閒杖履得相親。
相逢斗酒粵江濱,客里襟期有故人。天上幾回今夜月,此生空笑百年身。且須縱醉清尊倒,漫說憂時白發新。卻憶雁行同賞處,故山回首一沾巾。
一番雨過橫塘。
求仙登上界,喝佛遍叢林。座上逡巡酒,窩中快活吟。曾傳丹化米,政用鐵成金。卜筑南山道,都忘出處心。
斯人江左秀,朗若披云岑。清風振玉佩,白雪鳴瑤琴。應劉失前步,陸謝無遺音。太息談藝錄,良工誠苦心。
雙花窈窕照春深,盡日憑闌費苦吟。背面紫云分寶髻,合歡金縷結同心。歌殘溱洧休相贈,瑞出揚州可重尋。共向東風承雨露,不辭玉砌與山林。
枝北枝南恨未除,春風誤到壽陽居。詩家不識梅花諱,把做好看誇道渠。
曾將鴻筆冠群英,自是峨眉第一人。執志只期東海死,傷心老作北朝臣。叔孫入漢儀方制,箕子歸周范已陳。□□□□□□□,正須自愛不貲身。
斯人定何人,游戲得自在。詩鳴草圣馀,兼入竹三昧。時時出木石,荒怪軼象外。舉世知珍之,賞會獨予最。知音古難合,奄忽不少待。誰云生死隔,相見如龔、隗。
蚤通東西學,未暇攻詩書。少得讀書力,投閒意不愉。壯健如熊羆,忽然失其軀。婦諧兒女慧,割愛情何如?獨云父勿憂,指舌空囁嚅。汝當目不瞑,吾當持眾雛。
昔年李太白,廬山思結巢。褰云自天上,和鶴止松梢。道士潘閑遠,高居古大茅。誦經門臥虎,看劍石眠蛟。飛步脫鳧舄,長吟吹鳳匏。九江攬秀色,許爾作神交。
浩蕩無邊及物心,孔顏堯舜共弘深。柴荊一壑蒼苔合,惟幸寒蟾夜夜臨。
同此江湖心,有盟非知己。我亦畏機人,莫入驚波里。
素蘤多蒙別艷欺,此花真合在瑤池。還應有恨無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