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弟寄和江子我竹夫人詩一首愛其巧思戲作二首 其二
寥寥故國漫玄盧,
內子可憐殊不模。
擬比封君寧有實,
欲為節婦亦何疏。
且休深妬斫桃樹,
枉是多愁織錦書。
貧士一妻常不飽,
更煩譏謫幾人如。
寥寥故國漫玄盧,
內子可憐殊不模。
擬比封君寧有實,
欲為節婦亦何疏。
且休深妬斫桃樹,
枉是多愁織錦書。
貧士一妻常不飽,
更煩譏謫幾人如。
故國家鄉已空落,徒然有玄盧之名;內子(妻子)實在可憐,與竹夫人一點也不像。若將竹夫人比作受封的貴族,哪里有實際?想把它當作守節的婦人,又何其疏遠。暫且不要深妒去砍桃樹(何必如此計較),徒勞多愁寫那織錦回文詩。窮書生有一個妻子尚且常吃不飽,更何必去指責有幾人像這樣呢?
玄盧:具體所指待考,或為詩中虛構代稱,此處指與竹夫人相關的事物。
內子:古代對妻子的稱呼。
封君:受封邑的貴族,此處擬指竹夫人被賦予的尊貴身份。
節婦:守節不嫁的婦女,此處擬人化竹夫人的‘貞潔’。
斫桃樹:可能化用典故,或指因嫉妒而破壞美好事物。
織錦書:用蘇蕙織錦回文詩典故,代指因思念或愁怨而寫的書信。
譏謫:指責、批評。
此詩為作者回應二十六弟和江子我關于‘竹夫人’的唱和之作,屬戲作。創作背景或為宋代文人雅集唱和的日常,詩中通過對竹夫人的調侃,折射出作者當時清苦的生活狀態及與兄弟間的戲謔交情。
全詩圍繞‘竹夫人’展開戲說,以擬物、用典等手法,將虛寫的竹夫人與現實中的妻子對比,既展現文人巧思,又暗含對清貧生活的感慨,語言詼諧而情感真實。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天津再住時。
積翠鶑花供秀潤,上陽風月助新奇。
鳳凰樓觀云中看,道德園林枕上窺。
不負太平吟笑事,堯夫非是愛吟詩。
春秋書大水,災患古所評。去年積行潦,田畝魚蛙生。
今歲谷翔貴,鼎餁無以烹。繼亦掇原野,草萊不得萌。
剝伐及桑棗,折發連簷甍。誰家有倉囷,指此為兼并。
頭會復箕斂,勸率以為名。壯強先轉徙,羸瘠何經營。
天子憂元元,四郊揚使旌。朝暮給??粥,軍廩闕豐盈。
殍亡與疫死,顛倒投官坑。坑滿棄道傍,腐肉犬豕爭。
往往互食噉,欲語心驚魂。荒村但寂寥,晚日多哭聲。
哭哀聲不續,饑病焉能哭。止哭復吞聲,清血暗雙目。
隴上麥欲黃,寄命在一熟。麥熟有幾何,人稀麥應足。
縱得新麥嘗,悲哉舊親屬。我歌酂陽行,詩成寧忍讀。
雨后稽山紫翠毫,使君千騎壓云鼇。
樓臺日暖花木麗,河漢夜涼絲竹高。
瀛館久淹騏驥足,越人今識鳳凰毛。
江南老守思離闊,夢想時過白鷺濤。
釣龍臺下艤行橈,獵獵船旗待晚潮。
萬里征人應悵望,一川秋色正蕭條。
雨云來去山明滅,風浪高低日動搖。
有志四方男子事,莫懷鄉國便魂銷。
城西禁籞宿煙收,霜薄朝寒上罽裘。
佳樹得春生意動,平池受日翠光浮。
十年歌笑驚前世,滿眼風花是舊游。
從此曲江芳物好,定知重到更疑留。
紫極騰軒曜,青春委蕣顏。
云??何處去,金殿幾時還。
仗下編簫咽,陵中夜燭閑。
六宮哀送返,疑是夢魂間。
林下故無知,唯知二月期。
酒嘗新熟后,花賞半開時。
只有醺酣趣,殊無爛熳悲。
誰能將此景,長貯在心脾。
填填車馬走沙塵,中有伊人離俗氛。
千里不逢京下信,五年虛斷海邊魂。
何窮世事秋林葉,自在心靈晚岫云。
聞道西堂今粹隠,暮鐘朝磬欲何云。
萬物備吾身,身貧道未貧。
觀時見物理,主敬得天真。
心凈星辰夜,情忻草木春。
自憐斵喪者,能作太平人。
學仙欲不死,學佛欲再生。
再生與不死,二者人果能。
設使人果能,方始入于情。
賞哉林下人,不為人所惜。
哀哉公與卿,重為人所惑。
養親方解郡,奉使又還家。
遠岫鄉關近,前旌父老遮。
揮金貧自愧,舞彩喜仍夸。
特地延賓友,相期詠白華。
平日壓塵土,今游興味長。
波濤圍四際,臺殿起中央。
魚聽晨餐鼓,雪和夕炷香。
薰風休遞吹,襟袂不勝涼。
誰言博奕尚優游,利害相磨未始休。
初得手時宜顧望,合行權處莫遲留。
二年乃正三監罪,七日能尸兩觀囚。
天下太平無一事,南陽高臥更何求。
居處雖近郭,不欲登城市。
盡日客不來,至夜門猶閉。
院靜春正濃,窗閑晝復寐。
誰知藜藿中,自有詩書味。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恨月時。
見說天長在甚處,照教人老待奚為。
嬋娟東面才如鑒,屈曲西邊卻皺眉。
由此遂多悲與喜,堯夫非是愛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