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司空山
此行疑是入天臺,
云鎖巖扉次第開。
未得路通游紫府,
且隨溪轉上丹臺。
藤蘿映帶皆天設,
山水瀠洄總地裁。
果是仙家遺舊跡,
清奇端不讓蓬萊。
此行疑是入天臺,
云鎖巖扉次第開。
未得路通游紫府,
且隨溪轉上丹臺。
藤蘿映帶皆天設,
山水瀠洄總地裁。
果是仙家遺舊跡,
清奇端不讓蓬萊。
這次行程仿佛進入了天臺仙境,云霧繚繞的巖門依次打開。沒能找到通路游覽紫府,暫且沿著溪流轉向登上丹臺。藤蘿相互映襯都是天然布設,山水回旋曲折全由大地剪裁。果然是仙人留下的舊跡,清幽奇絕絲毫不遜于蓬萊。
天臺: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山,此處借指仙境。
巖扉:巖石構成的門,指山間險要處。
紫府:道家稱仙人居住的地方,傳說中神仙的府第。
丹臺:指神仙的居所或煉丹的臺,亦代指仙境。
瀠洄(yíng huí):水流回旋的樣子。
蓬萊:傳說中的海上仙山,與方丈、瀛洲并稱三神山。
司空山為安徽歷史名山,自漢魏起即為佛道勝地。此詩當為詩人游覽司空山時所作,通過對山景的細膩描繪,反映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勝景與仙蹤文化的推崇。具體創作時間無明確記載,推測為詩人游歷時即興之作。
全詩以游覽司空山為線索,從疑入仙境的驚嘆,到沿途山水的細致刻畫,最終以“不讓蓬萊”作結,突出其清奇之美。詩境虛實相生,既展現自然之妙,又融入仙話想象,是一首兼具寫景與抒情的山水佳作。
甲馬驅馳已四年,秋風歸路更茫然。慚無國手醫民病,空有官銜縻俸錢。湖海風塵雖暫息,江湘水旱尚相沿。題詩忽憶并州句,回首江西亦故園。
客從南來一何癯,烏紗不屋非縵胡。散堆亂帙覘午?,穿穴殫殘真蠹魚。尋橦雖工亦未計,立仗不鳴甘豆芻。昔人舉肥我今爾,安得外澤如瓠壺。
寂寞梅根市,潮回岸擁沙。柳邊維客艇,樹底著人家。山暝云含雨,江晴水映霞。曉來篷下坐,開鏡整烏紗。
肺病呻吟外,魂搖棄擲年。千秋遲白纻,萬恨劇青氈。雞鶩爭誰得,龍蛇命豈然。玄亭莽空闊,愁絕異時傳。
香霧靄濛濛。花徑微陰淡日烘。春鳥自喧人自寂,疏慵。硯匣流塵盡日封。涼意透珠櫳。鳳尾輕羅掩幾重。檀枕半欹眠未穩,惺忪。風漾梨云淺夢中。
兩崖儼相對,一石向中分。誰將龍泉劍,辟此天地門。過客毛發凜,風云相吐吞。
棘繞重門晝亦扃,白袍搖筆坐中庭。摛詞綿密多根道,論事軒昂各傳經。學博素推通德里,名高先動進賢星。知誰吉夢如揚輦,一石龍駒落大霆。
艾宣蘆雁天下知,頃聞東園頗有之。蕭蕭自含風雨韻,一一對峙江湖姿。隸丘呵護脫不謹,剝蝕挽裂遺松楣。由來藝固不逮德,突兀但有文忠碑。
一日復一日,中夜坐嘆息。庭中有嘉樹,落葉何淅瀝。蒙翳亂藤纏,寧知絕根脈。丈夫貴剛腸,光陰勿虛擲。頭白眼昏昏,吁嗟亦何及。
隙月斜依壁,窗風細著人。飄零知命晚,牢落夢家頻。斷雁何曾定,鳴雞不肯晨。何郎詩句好,萬里獨相親。
全晉山川氣象開,滿城煙樹擁層臺。土風舊有堯時俗,人物今無楚國材。千嶂晚云原上合,兩河秋色雁邊來。昔賢勝賞今陳跡,落日登臨畫角哀。
地長六百丈,江闊一千尋。章亥足曾步,玄夷夢未臨。山川古域在,歲月逝波深。自是操吳語,何煩效越吟。
世事狂歌外,人才太息中。篇章亡白賀,翰墨逝冰邕。弱女啼荒徑,孤嫠咽殯宮。棠梨最無賴,滿樹發東風。
隱約樓臺接莫云。桃花何處問芳津。青旗芝蓋總遺塵。廢宅又營新燕壘,畫闌曾倚去年人。不關幽怨亦傷春。
青田有白鶴,羽翼何蹁躚。謬承衛公寵,志豈在乘軒。一鳴能驚人,一飛亦翀天。獨立傍秋水,顧影私自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