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齡檜
岡頭老檜不記年,古父約以千齡傳。高枝凌兢倚北斗,低枝猶藏萬歲煙。蟠根直與地爭固,不許蚓穴通黃泉。陰森古怪神物附,雨晦每見蛟龍騫。
賢哉樂天真逸者,手植蒼檜今宛然。元和元豐五十紀,婆娑下委才及肩。
信此千齡尚虛云,幾見海變丘陵遷。乃知不為斤斧夭,不在澗底與山巔。
岡頭老檜不記年,古父約以千齡傳。高枝凌兢倚北斗,低枝猶藏萬歲煙。蟠根直與地爭固,不許蚓穴通黃泉。陰森古怪神物附,雨晦每見蛟龍騫。
賢哉樂天真逸者,手植蒼檜今宛然。元和元豐五十紀,婆娑下委才及肩。
信此千齡尚虛云,幾見海變丘陵遷。乃知不為斤斧夭,不在澗底與山巔。
山岡上的老檜樹已不知經歷多少歲月,古人稱它已有千年的歷史。高枝在風中顫抖仿佛倚靠北斗星,低枝間還籠罩著萬年的云煙。盤曲的根須與大地爭奪穩固,不讓蚯蚓的洞穴通向地下深處。陰森古怪的氣息似有神靈依附,陰雨天常可見蛟龍騰飛。賢能的樂天真逸之人,親手種植的青檜至今仍挺立。從元和到元豐歷經五十年,它的枝葉低垂僅到人的肩頭。所謂千年之說是虛言,何曾見過滄海變丘陵的變遷。才知它未因斧砍夭折,不在于生長在澗底或山巔。
凌兢:形容樹枝在風中顫抖搖晃的樣子。
蟠根:盤曲的樹根。
黃泉:地下深處,古人認為人死后所居之地。
雨晦:陰雨昏暗的天氣。
騫(qiān):通“騫”,指飛騰、高舉。
元和:唐憲宗年號(806-820年);元豐:宋神宗年號(1078-1085年)。
五十紀:約五十年(一紀通常指十二年,此處泛指時間跨度)。
婆娑:形容枝葉紛披、低垂的樣子。
夭:夭折,指植物因外力過早枯萎。
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詩中提及“元和”(唐)“元豐”(宋)兩個年號,時間跨度約二百七十年,或借古檜歷經朝代更迭仍存活的現象,反映作者對自然生命力與時間流逝的思考。
全詩以“千齡檜”為核心,從形態、歷史、生存狀態多角度刻畫其形象,強調其長壽源于未遭人為破壞,而非生長環境優劣,主旨在于贊美自然生命力的堅韌與生存智慧的樸素。
鹿入望夷秦欲滅,真劍先流白蛇血。尉佗椎髻爾何為,漫占海隅蛟蜃穴。
祝融之符天下歸,豈假陸生三寸舌。千金裝槖未為多,更上高臺拜堯闕。
至今人說朝漢臺,不知此地藏蒿萊。使君好事一登賞,譬若古鏡初磨開。
香爐煙生石門曉,三山翠擁浮丘來。風松自作笙簫響,暮霞卻卷旌旗回。
長空無礙鳥無跡,人事寧須問今昔。瓊漿且泛琉璃船,滿眼夕陽留不得。
登臺何似登金門,爛吐文章侍君側。愿公歸作老姚崇,莫學江東窮李白。
余學無為無所成,每聞風論便神清。
鄉人來問真如理,居士能忘物我情。
勝業久應三界護,妙言非止百金輕。
世途多少冥行客,好與分明說化城。
二山環合壁相重,禪閣欹危杳靄中。
云塔孤標凌絕??,石樓雙峙聳晴空。
靈泉冷透千巖翠,古木陰生萬壑風。
自笑塵勞促歸思,懶將身世問禪翁。
山如連環不可解,玉溜穿崖鯨尾擺。中天化出清涼宮,汗漫琉璃翠光灑。
回頭無路通人間,毛髪森森神魄駭。長碑突兀壓巨鼇,字刻雄文入模楷。
乃知梁僧挈刀尺,來此幽棲聊脫屣。地祗掣鏁巖戶開,縱有堆金豈能買。
粲祖傳衣當第三,至今異骨藏斯巖。我朝重賜七寶塔,舍利感應符至誠。
誰曾磨崖記名姓,習之健筆深鐫镵。盤鼉皴鱗想風概,云霧慘淡遮松杉。
至寶不獨世所惜,定有山鬼長扃監。愿借雷公霹靂斧,堅珉斫斷載以函。
高僧邀我恐忘返,虎豹堪驚日將晚。歸來拂榻坐虛堂,軟煮黃精薦香飯。
千年遺跡安足夸,幻妄非真生有涯。奈何吾勢未能已,夢想長在金仙家。
政事縱橫絕世才,文章侍從冠鄒枚。
南州節制金城固,東省深嚴瑣闥開。
笑別道山探禹穴,暫辭玉案下蓬萊。
賀家湖上中秋月,遙聽新詩落酒杯。
江上雙峰屹若門,秋潮涌出勢橫奔。
先聲何翅云雷震,猛逝直疑溟海翻。
壯觀平分吳與越,激波遙自巽之坤。
驅除殘暑長空凜,噴薄晴光列岫昏。
沖涉唯驚兀舟楫,遷騰那復論鵬鯤。
仙槎遠泛時相際,野馬兼馳力更掀。
華信筑塘無宿恨,子胥乘浪有忠魂。
吳兒勿詫輕身弄,自古馮河豈足言。
早歲逐浮名,塵埃已倦行。
浩然而臨絕岸,聊此振煩纓。
世事隨波遠,吾心自水清。
營營朝市露,誰識孺歌聲。
溫湯氣如蒸,冷泉寒于冰。并流不相入,洶涌爭奔騰。
佛廬煥金碧,法地何時興。二泉灑其間,回環清且澄。
維舟愛古柏,磴道垂千層。殿堂絕纖埃,瀟灑嚴香燈。
敲欄施魚食,弄水搖懸藤。一掬洗病眼,再潄袪煩膺。
遠訪豈憚勞,勝游誠可矜。
何處青衣舊俗酣,峨嵋東畔蜀江南。
從來歲首爭為市,大半民間已不蠶。
幾日笙歌常繼燭,晚春桃李尚仍藍。
嬉游果獲神明助,太守雖貧亦薺甘。
萬室羅紈千舸蓬,遶山樓榭滿溪風。
舟移菡萏芬芳渚,旌倚蓬萊縹緲宮。
翁子印還多事后,微之名辱宦人中。
昌時青瑣朱轓貴,白首誰何得似公。
策馬從仙子,探春游帝宮。
愛此高尚志,開軒池水東。
鴨綠漾殘日,樹碧留清風。
生我瀟灑思,超然塵世中。
韶陽死心,靈源甚深。
耳中見色,眼里聞聲。
凡明圣昧,后富前貧。
利生濟物,點鐵成金。
丹青徒狀,非古非今。
短棹撥輕舟,風恬江上游。
機心重浪底,生計一鉤頭。
盡日不多得,中懷無寸憂。
夜深何處宿,孤嶼笛聲秋。
烈士由來不徇名,西南萬里不留行。
熊羆訓整屯千計,尊俎雍容鎮百城。
閫外使華新報聘,山西家法舊論兵。
封侯富貴須由命,請訪沈冥賣卜生。
名塵愧屢拂,世垢思一澣。
急索脛已腫,虛驚背獨汗。
窘步裁免跌,高談卒成謾。
辰去將奈何,磨頭髻如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