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崇道觀
神僊隠居尚深渺,徑迂不欲與世通。必求峭拔出林杪,俯視左右環群峰。飛泉不測源所自,瀑注一落千丈虹。步躋石磴旋盤折,翠蔭蒙密多長松。
唐聞馬練師,晉傳葛仙翁。丹灰已死不復熾,獨有翰墨留遺蹤。定知華表立歸鶴,誰見靈湫藏蟄龍。
白云子,信亦稀,藐視聲利如塵泥。仕途捷徑非我樂,不死之鄉終欲歸。
玉霄峰前煙撲撲,金庭宮外云霏霏。哀猿嘯斷月不古,桃杏得春還滿枝。風馭寥寥何處在,孤墳棺殮只空衣。
神僊隠居尚深渺,徑迂不欲與世通。必求峭拔出林杪,俯視左右環群峰。飛泉不測源所自,瀑注一落千丈虹。步躋石磴旋盤折,翠蔭蒙密多長松。
唐聞馬練師,晉傳葛仙翁。丹灰已死不復熾,獨有翰墨留遺蹤。定知華表立歸鶴,誰見靈湫藏蟄龍。
白云子,信亦稀,藐視聲利如塵泥。仕途捷徑非我樂,不死之鄉終欲歸。
玉霄峰前煙撲撲,金庭宮外云霏霏。哀猿嘯斷月不古,桃杏得春還滿枝。風馭寥寥何處在,孤墳棺殮只空衣。
神仙隱居的地方依然深遠幽渺,路徑迂回不愿與世俗相通。定要建在高峻挺拔的樹梢之上,俯瞰周圍環繞的群峰。飛泉不知源頭來自何處,瀑布傾瀉如千丈彩虹。沿著石階盤旋而上,翠色樹蔭濃密處多長滿青松。唐代聽聞有馬練師,晉代傳說有葛仙翁。煉丹的灰燼已冷卻不再復燃,唯有筆墨遺跡留存。料想華表上立著歸鄉的仙鶴,誰曾見過深潭中潛伏的神龍。白云子,實在稀少,視名聲利益如塵埃。仕途捷徑非我所樂,終想歸向那不死的仙鄉。玉霄峰前煙霧彌漫,金庭宮外云氣紛飛。哀猿的嘯聲斷絕,月光依舊;桃杏逢春又開滿枝椏。仙人的車駕已無蹤跡,孤墳中棺木里只剩空衣。
深渺:深遠幽渺。
徑迂:路徑迂回曲折。
林杪(miǎo):樹梢。
瀑注:瀑布傾瀉。
石磴(dèng):石階。
馬練師:唐代女道士,具體指馬湘(號自然),傳說能點石成金、驅虎豹。
葛仙翁:指東晉道士葛洪(號抱樸子),著名道教理論家、煉丹家。
丹灰:煉丹的灰燼,代指煉丹活動。
華表歸鶴:用丁令威化鶴歸鄉典故(《搜神后記》),喻指仙人重返故地。
靈湫(qiū):深潭。
蟄龍:潛伏的龍,喻指隱世仙人。
白云子:指隱者,此處或指修道者。
不死之鄉:道教傳說中的仙境。
玉霄峰、金庭宮:均為道教仙山、宮觀名,代指桐柏山道觀。
風馭:仙人以風為駕的車乘。
棺殮空衣:傳說仙人尸解升仙后僅留空衣,如《列仙傳》中記載的修道者。
此詩創作于詩人游覽道教圣地桐柏山崇道觀時。桐柏山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歷史上多有高道隱修(如葛洪、馬湘)。詩人面對幽深的自然環境與前賢遺跡,感懷隱逸傳統,遂作此詩以表超脫世俗、追尋仙道的情懷。
全詩以桐柏崇道觀為中心,融合自然景觀、歷史典故與個人情志,通過描繪仙蹤遺跡與清幽之景,抒發淡泊名利、向往隱逸的思想。語言平實而意境深遠,是宋代隱逸主題詩歌的典型之作,體現了文人對道教文化的推崇。
寵頒御墨十行新,
天錫光華被小臣。
家學傳心當謹守,
恩深何以報君親。
夢里光陰一擲梭,
壯懷偏感舊游多。
昂藏空有男兒志,
滿鬢秋霜奈若何。
薄醉應難再舉杯,
參橫斗轉賦歸來。
流螢遠樹猶開火,
怒馬輕軺小忽雷。
主是陳遵勞繾綣,
客同阮籍尚低徊。
萍蹤聚散渾無定,
如此相逢有幾回?
聞君歸臥四經春,
花磴云窩幾處新。
不為市朝銷骯臟,
翻從丘壑借嶙峋。
鸞皇自合歸霄漢,
猿鶴何須怨主人。
遮莫勛名鐘鼎后,
菟裘先已就松筠。
遠松遞碧,曳暗浦春深,斫陰庭午。熨魂薄雨。任鷓鴣喚客,岸花自語。沽酒年光,寫向琴絲味苦。斷腸處、共冷日倚欄,千柳遲佇。
飄蕊依燕舞。更墜夢飐流,砌愁成路。艤舟枉渚。對斜風亂葦,暮江橫素。去國情懷,緩卻宮腰練組。渺煙縷。帶殘陽、倦鴉傷緒。
撥亂乾坤老賊精,
天教化火自焚身。
賊心賊行難磨滅,
二月依前是仲春。
山行無遠近
信步入幽杳
老熊拘枯枝
向人立且跳
因思人世間
此物應不少
一芽經雨發,九死未心灰。
旦作遮陰傘,夕為承露臺。
煙云生蝶夢,日月結花胎。
吩咐春風剪,文章細細裁。
法自春秋著一王,
不曾紀瑞到蓮塘。
露盤對倚金莖小,
水鏡雙尋玉井涼。
同樣著花仍并蒂,
異篷結子不分房。
會須問字求玄草,
接武華風到后堂。
淑女總角時,喚作小姑子。容艷初春花,人見誰不愛。
窈窕上頭歡,那得及破瓜。但看脫葉蓮,何如芙蓉花。
逶迤總角年,華艷星間月。遙見情傾處,不覺喉中噦。
虛飄飄,虛飄飄,姮娥臨月榭,神女渡仙橋。風撼花浮水,霜吹葉落條。飛云轉眼下三峽,密雪滿空來九霄。虛飄飄,虛飄飄,比人生命猶堅牢。
虛飄飄,虛飄飄,水邊看海市,云際現天橋。弱柳綿吹徑,嫣花錦綴條。臥云雌霓飲滄海,過眼夕陽低碧霄。虛飄飄,虛飄飄,比人生世猶堅牢。
鉤簾坐晚吹,
斗酒娛清暉。
幽懷未可言,
木葉不停飛。
君子有所思,所思良獨難。
高堂在何許,九原路漫漫。
食祿不待養,衣錦誰為歡。
良宵四五起,中情詎能安。
春至霜露零,秋深風木寒。
感茲歲華改,惻愴頹心肝。
宦轍天一涯,顧盼形影單。
努力播芳馨,期以垂不刊。
誰知二氣怎陶镕,
萬匯生生萬古同。
一個玉人坐窗外,
百年老眼掛天東。
妙中參破乾坤偈,
形外渾成造化工。
欲問梅花誰是主,
梅花無語對詩翁。
早正中闈婦道成,
曾裨內禪母儀新。
如今永與勛華主,
共享千春及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