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懷都下寒食
上國茲晨每豫游,仙仗繚繞來瀛洲。
天王高御寶津樓,侍臣壁立環諸侯。
簫韶引風搖樹羽,晴波飛影動宸旒。
闌干仙人深霧縠,樓前彩纜系龍舟。
錦標霞舉奪日精,萬楫競渡馳蛟虬。
天顏一解四海春,樂歲已忘兇年憂。
況今持盈戒欹器,不使逸豫常從流。
錦帆高張亦佳耳,清汴東注貫揚州。
上國茲晨每豫游,仙仗繚繞來瀛洲。
天王高御寶津樓,侍臣壁立環諸侯。
簫韶引風搖樹羽,晴波飛影動宸旒。
闌干仙人深霧縠,樓前彩纜系龍舟。
錦標霞舉奪日精,萬楫競渡馳蛟虬。
天顏一解四海春,樂歲已忘兇年憂。
況今持盈戒欹器,不使逸豫常從流。
錦帆高張亦佳耳,清汴東注貫揚州。
京都的清晨總見帝王出巡游樂,儀仗隊如仙云繚繞來到這勝境。天子高坐寶津樓上,侍臣整齊排列環立諸侯。簫韶樂聲引動風搖樹間羽飾,晴波倒映晃動帝王冠冕流旒。欄桿邊的仙人披著薄霧般的絲衣,樓前彩纜系著華麗的龍舟。錦標如霞般高舉比日光更亮,萬船競發如蛟龍疾馳爭流。帝王展顏四海生春,豐年已忘災年的煩憂。如今更持盈守滿警戒自滿,不讓逸樂無度順波逐流。錦帆高張固然美好,看那汴水東注直貫揚州。
上國:指京都,帝王所居之地。
豫游:帝王秋冬出巡游樂,《孟子》有“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仙仗:帝王的儀仗,因莊嚴華美如仙人之儀。
瀛洲:傳說中海上仙山,此處借指京都的勝景之地。
寶津樓:宋代汴京金明池畔的樓閣,為皇家游樂場所。
簫韶:相傳為舜時的音樂,此處指宮廷演奏的雅樂。
宸旒(chén liú):帝王冠冕前后的玉串,代指帝王。
霧縠(hú):輕薄如霧的絲織品,此處形容仙人服飾。
錦標:比賽中獎勵的彩色旗幟或緞帶。
萬楫(jí):眾多船槳,代指無數船只。
持盈戒欹(qī)器:《荀子》載欹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此處指保持盈滿時需警戒自滿。
逸豫:安樂享樂,《尚書》有“無逸豫”之誡。
清汴:汴河,宋代連接京都與東南的重要水道。
此詩或作于北宋時期,以汴京(今開封)寒食節為背景。宋代寒食節有金明池龍舟競渡、皇室游幸等習俗,寶津樓是金明池畔的重要建筑。詩人通過回憶都下寒食的盛況,既展現了當時的社會繁華,也暗合北宋中期“守成”背景下對戒逸勸儉的政治思潮。
全詩以“有懷”為線,前半極寫都下寒食的游樂盛景:儀仗、樓觀、樂聲、龍舟、競渡,盡顯盛世氣象;后半筆鋒一轉,以“持盈戒欹器”點明主旨,在贊嘆中隱含警誡,體現了詩人對國家“樂而不淫”的政治期待。語言富麗而思想深刻,是宋代宮廷題材詩歌的典型之作。
一從盤古辟洪荒,便有天孫下越鄉。翠霧盤空垂發髻,清波映日泛眸光。風姿每借煙霞現,乳汁常滋稻谷香。世代子民承哺育,當為永壽薦千觴。
出處非可謀,道義貴有得。疇能盡真修,油油遂清適。卓哉銀塘翁,飄然發垂白。祿食二十年,中外遍敡歷。宦游豈不嘉,奈此崦嵫逼。況有父子情,久矣萬里隔。陳辭解官綬,徜徉躡泉石。游魚思深淵,倦鳥戢飛翼。理得趣自真,俯仰契玄賾。孰謂天杳?,惠迪終承吉。
近接太湖水,倒涵蒼弁峰。地無高麗險,色比漢江醲。蕩漾數十頃,嵐霏三四重。碧巖長在望,日暮忽聞鐘。
行年二九親書傳。只形軀不健。佯嗔高睨,似伊亡姊,景芬習慣。終朝一二拈針線。奈精神善倦。相攸尚待,何時了我,向平心愿。
念子他時兩頰紅,十年奔走變衰翁。耐官丞相風流在,坐守簞瓢不訴窮。
依山仍負郭。有松桂扶疏,煙霞渺漠。一年自成落。奈孤蹤還系,蠅頭蝸角。休嗤句弱。賦郊居、何讓沈約。記鄉人過我,儺立阼階,酒行先酌。遠映江山奇勝,下瞰重湖,上飛高閣。風簾絮幕。筑新檻,種花藥。幸瓜期已近,秋風歸去,免得奔馳味惡。待開池、剩起林亭,共同宴樂。
勸君莫把青銅照,一瞬浮生何足道。麻姑又采東海桑,閬苑宮中養蠶老。任是唐虞與姬孔,蕭蕭寒草埋孤冢。我恐自古賢愚骨,疊過北邙高突兀。少年對酒且為娛,幾日樽前垂白發。安得滄溟盡為酒,滔滔傾入愁人口。從他一醉千百年,六轡蒼龍任奔走。男兒得志升青云,須教利澤施于民。窮來高枕臥白屋,蕙帶藜羹還自足。功名富貴不由人,休學唐衢放聲哭。
累垂靺鞨青林端,鸚鵡銜春春未殘。粲似玉姬微啟笑,煜如金母乍成丹。栽來并耀明光殿,賜出騰輝赤玉盤。不獨葡萄先讓色,玉門澄酎有馀酸。
玄天無烈風,江水日夜清。馳波渺東注,回流抱神京。至哉鐘水德,乃以龍為名。舟檣萬方合,雄麗殊百城。昔云天塹險,今為衣帶縈。山川跡不改,人理有代更。下馬入官船,茲焉始孤征。祀事有常期,中心念王程。俯視萬仞淵,不啻溝澮平。涉川古所戒,事重軀命輕。
寒入關榆霜滿天,鐵衣馬上枕戈眠。愁生畫角鄉心破,月度深閨舊夢牽。愁絕驚聞邊騎報,匈奴已牧隴西還。
鴻聲不到夜郎天,故國音書又隔年。兩地愁心何處夢,長安秋月不成眠。
寶劍沈沙世已傾,千年波浪未能平??这殴蕢距彍鎹u,那復雄兵出郡城?;瓷虾稳遂粼S遠,海中無客葬田橫。夜深有氣干牛斗,灑淚空含萬古情。
玉川破屋柴門晚,遣送靈苗似谷芽。秀句驚看紅藥嫩,狂歌起舞白題斜。籃封外裹藏丹箬,鼎候旁存伏火砂。啜罷東風欲仙去,更從何處覓三車?
柔服禺強總四溟,神開寶歷見時清。夜陪萬國升平望,蹈詠清風播頌聲。
暖日烘春江上路。細竹疏槐,新綠遮低語。一晌相看千萬緒,今朝更勝前朝遇。欲遣回波流恨去。歡唾啼痕,多少難忘處。夢里銷魂能幾度?夢回忍說銷魂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