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山
十洲三神山,廣厚蟠地軸。不知高幾尋,滄溟及其麓。
游心如太空,視彼何芥粟。君家三木山,包裹一握足。
铦銳曰奇鋒,坳巖云峻谷。攝心如蚍蜉,觀此乃陵陸。
高庳作九地,何啻戰蠻觸。老蘇記木山,萬里在右蜀。
立之置庭除,屹嶪可映屋。小大雖相懸,真贗此其族。
因形生彊名,等是千歲木。君家襄城野,繞郭山抱綠。
巍然復嶺外,自有真六六。
十洲三神山,廣厚蟠地軸。不知高幾尋,滄溟及其麓。
游心如太空,視彼何芥粟。君家三木山,包裹一握足。
铦銳曰奇鋒,坳巖云峻谷。攝心如蚍蜉,觀此乃陵陸。
高庳作九地,何啻戰蠻觸。老蘇記木山,萬里在右蜀。
立之置庭除,屹嶪可映屋。小大雖相懸,真贗此其族。
因形生彊名,等是千歲木。君家襄城野,繞郭山抱綠。
巍然復嶺外,自有真六六。
傳說中的十洲三神山,廣闊厚實地盤踞在大地的軸心上。不知有多高,連滄海都漫到它的山腳。思緒飄游如在太空,看那些神山不過像草籽谷粒般微小。您家的三木山,手掌就能完全包裹住。尖銳的稱奇鋒,凹陷的巖石如險峻山谷。視角放得像螞蟻般低小,看這木山竟如高地大陸。高低差異形成九種地勢,何止是蝸角蠻觸的爭斗。老蘇曾寫《木山記》,那木山遠在萬里外的西蜀。立在庭院中,高聳的樣子可與房屋相映。大小雖懸殊,真假卻同屬一類。因形狀勉強命名,都是歷經千年的樹木。您家在襄城郊外,環城群山環抱一片翠綠。巍然的重嶺之外,自有真正的六峰山景。
十洲三神山:古代神話中的仙境,十洲指祖洲、瀛洲等,三神山指蓬萊、方丈、瀛洲。
蟠地軸:蟠,盤繞;地軸,古人認為大地的中心,指盤踞于大地核心。
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
滄溟:指大海。
芥粟:芥菜籽與谷粒,比喻極微小之物。
铦(xiān)銳:鋒利、尖銳。
坳(ào)巖:凹陷的巖石。
蚍蜉(pí fú):大螞蟻。
高庳(bì):高低;庳,低。
戰蠻觸:典出《莊子·則陽》,比喻微小的爭斗。
老蘇:指蘇洵,其有《木山記》一文。
屹嶪(yì yè):高聳的樣子。
真贗(yàn):真與假。
襄城:今河南襄城;六六:或指六峰山,代指南山勝景。
此詩或為作者觀友人所藏‘木山’(可能為木刻假山)而作。結合蘇洵《木山記》中‘取蜀岡木’制木山的背景,推測詩人借物抒懷,通過神話與現實、自然與人工的對比,探討事物本質與外在形態的關系。
全詩以‘木山’為核心,通過神話神山與現實木山的大小、真假對比,破除對‘大’與‘真’的執著,強調‘因形生名’的相對性,展現詩人對事物本質的辯證思考,語言質樸而哲思深刻。
佛手撐慈航,尚欲濟我人。 寄語作舟者,江濤渺無津。
嵩嶠云高,洛川波暖。舉頭喬木森無斷。□□□雨絕風塵,小橋頻過春渠滿。□□離宮,□棱斗煥。萬家羅綺多游伴。□□□□自風□,□□是處喧弦管。
土瘠事刀耕,家無終歲蓄。 所資鹽井利,持易他州粟。
靈沼初開漢,神池舊浴堯。昔人徒習武,明代此聞韶。 地脈山川勝,天恩雨露饒。時光牽利舸,春淑覆柔條。 芳醞酲千日,華箋落九霄。幸承歡賚重,不覺醉歸遙。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 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
歸雁低空,游蜂趁暖。憑高目向西云斷。具茨山外夕陽多,展江亭下春波滿。 雙桂情深,千花明煥。良辰誰是同游伴。辛夷花謝早梅開,應須次第調弦管。
夜來風橫雨飛狂,滿地閑花衰草。燕子漸歸春悄。簾幕垂清曉。 天將佳景與閑人,美酒寧嫌華皓。留取舊時歡笑。莫共秋光老。
青龍地脈土酥香。產玉似昆岡。可憐不入瑤池宴,到冰壺、風味凄涼。忽憶故園時序,春盤春酒羔羊。青絲生菜韭芽黃。銀縷染紅霜。桃花人面柔荑手,酒微酣、象箸頻將。鼙鼓一聲驚散,六年地老天荒。
神仙有無?安居華屋,即是蓬壺。榴花也學紅裙舞,燕雀喧呼。水晶盤饌供 麟脯,珊瑚鉤簾卷蝦須。吹龍笛,擊鼉鼓,年年初度,長日盡歡娛。 橫山翠屏,藏龍古井,走馬長汀。四時花竹多風景,勝似丹青。好兒郎天生 寧馨,好時節日見升平。氛埃靜,年年壽星,光照望云亭。
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縱橫,淚也縱橫,雙負簫心與劍名。 春來沒個關心夢,自懺飄零,不信飄零,請看床頭金字經。
好夢最難留,吹過仙洲。尋思依樣到心頭。去也無蹤尋也慣,一桁紅樓。 中有話綢繆,燈火簾鉤。是仙是幻是溫柔。獨自凄涼還自遣,自制離愁。
昆岡火烈去年時,玉也灰飛。石也灰飛。鶴長鳧短總休提。善有天知。惡有天知。今年快活保妻兒。歌也相宜。舞也相宜。揮金如土醉如泥。休負佳期。莫負佳期。
不是逢人苦譽君,亦狂亦俠亦溫文。 照人膽似秦時月,送我情如嶺上云。
松菜酒香春甕。更有麻姑相送。日日瀉流霞,添我胸中鉛汞。珍重。珍重。浮世本來如夢。
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鸞飄鳳泊,情懷何似?縱使文章驚海內,紙上蒼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暮雨忽來鴻雁杳,莽關山、一派秋聲里。催客去,去如水。 華年心緒從頭理,也何聊、看潮走馬,廣陵吳市。愿得黃金三百萬,交盡美人名士。更結盡、燕邯俠子。來歲長安春事早,勸杏花、斷莫相思死。木葉怨,罷論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