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士避雨巖
遇險思共濟,
胡粵無異心。
而我與夫子,
義烈真斷金。
陰崖避飛雨,
群龍方怒吟。
巖中歌式微,
相和相知音。
遇險思共濟,
胡粵無異心。
而我與夫子,
義烈真斷金。
陰崖避飛雨,
群龍方怒吟。
巖中歌式微,
相和相知音。
遇到危險時想著共同渡過難關,無論南北之人都沒有不同的心思。我和先生您,義氣壯烈真可謂同心斷金。在背陰的山崖下躲避急雨,暴雨如群龍憤怒地呼嘯。在巖洞中唱起《式微》之曲,一唱一和彼此理解心意。
胡粵:胡,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粵,今廣東、廣西一帶,代指南方。此處泛指南北各地之人。
斷金:出自《周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比喻同心協力,力量足以切斷金屬,形容情誼深厚、合力強大。
群龍方怒吟:以“群龍怒吟”比喻暴雨傾盆、雷聲轟鳴的激烈雨勢,運用擬人手法增強畫面感。
式微:《詩經·邶風·式微》篇名,原指天色將晚,后引申為事物衰微,此處指困境中的詠嘆之歌。
推測為詩人與友人同行時遇暴雨,共避于山巖之下。危難之際,二人以歌相和,因感于彼此同心、情誼深厚而作此詩,記錄困境中互助的溫暖瞬間。
此詩通過避雨巖下的生活片段,以小見大,歌頌了朋友間“同心斷金”的深厚情誼。語言質樸真摯,情感直切,展現了傳統士人重義輕利、共渡時艱的品格,是一首以日常場景傳遞精神力量的佳作。
淚逐桑乾出塞流,三年三度走云州。龍沙卻喜無春草,不惹王孫日暮愁。
浪跡煙波薄利名,釣舟長傍酒家橫。白魚青菜桃花飯,不識憂愁過一生。
回首中原嘆黍離,山河無復舊城池。安知七寶輪王境,頓作天人現五衰。
平生自有青云志,擾世難餐黃綺芝。空作文章宗屈子,可能流水覓鐘期。傷時語苦千篇少,救國心雄一劍知。寂寞書齋幽恨積,徘徊顧影獨題詩。
有匪碧巖使,長佩奏瑯球。門前初暑才漲,一室淡于秋。簾卷峨眉煙雨,袖挾西川風露,滿眼綠陰稠。人物眇然甚,得似此風流。此何時,公猶滯,劍南州。分明憂在目睫,只憑付悠悠。未問人謀當否,須信天生賢哲,不只等閑休。努力崇明德,巨浸要平舟。
蜘躕玩芝草,淹留攀桂叢。桂叢方偃蹇,芝葉正玲瓏。如龍復如馬,成闕復成宮。黃金九華發,紫蓋六英通。隱士蒼山北,仙神海穴東。隨丹聊變水,獨搖不須風。
家家望月此宵晴,獨步瑤階接鳳城。天上樓臺元異色,風前弦管半離情。且教華燭辭中禁,莫遣微云穢太清。看到關山腸斷處,年來狐塞未休兵。
嬴秦溯顓頊,實肇諸大費。治水錫皂游,貽爾大厥嗣。勤周肆封爵,賜之岐西地。陳寶得其雄,將無為秦始。食馬三百人,豈直當世利。種德被子孫,威加殄爾類。隆功德所乘,德薄功難再。并一古帝無,六王不足斃。咸陽兵可銷,阿房復渡渭。殺旁絕人知,坑儒塞巷議。詩書竟何仇,揭竿豈文字。皇帝傳萬年,山鬼知一歲。陳勝奮臂呼,萬國諸侯至。功成不務德,天命安可系。
松云深處敞禪關,草坐麻衣多在山。應笑東華塵土客,白頭如雪未能閒。
升高臨四野,秋色老梧桐。索莫竟何事,清川思不窮。
豐年已卜稻如京,雪盡春從草際青。竹里紅旗行點點,松間白塔見亭亭。暖回宿麥開寒色,風約疏梅度晚馨。卻憶宣城李太白,也將詩句掣齋鈴。
崧高當日慶生申,先占韶光恰一旬。勛業已追□伊佐,文章獨造孟軻醇。千齡社稷資盤石,萬國黎元入化鈞。馀事吏將商曲糵,一時取作鳳城春。
包山老人出山早,老去忘卻包山道。曹子須髯枉如戟,瞥見湖波驚欲倒。烏衣從季酒不停,少停一卮面即青。張郎畫手空自好,閉眼不敢酬山靈。李生北客黃少年,倚醉強作東風顛。謾道洮陽能破浪,從它安石也回船。野夫翛然神獨往,吾弟酣歌氣逾爽。但使人間無二王,何人狎作五湖長。
半夜平潮半夜愁,帆停雨斷小瀛洲。枯燈暗為憐湘竹,別雁啼非問楚囚。莫怨有心皆失意,但將無欲易多求。征衣未數幾重濕,獨臥南風入玉樓。
南浦盈盈淚,東風小小年。回鐙窈窕夜,分鏡泬寥天。銷骨驚花箭,離腸泥酒船。可憐明月子,依舊影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