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侯廟
三方各虎踞,猛將皆成群。
屹然萬人敵,惟髯稱絕倫。
仗節氣蓋世,橫矟勇冠軍。
艱難戎馬間,感慨竹帛勛。
鳳闕控蠻楚,廟食漢江??。
神游舊戰地,庭樹起黃云。
三方各虎踞,猛將皆成群。
屹然萬人敵,惟髯稱絕倫。
仗節氣蓋世,橫矟勇冠軍。
艱難戎馬間,感慨竹帛勛。
鳳闕控蠻楚,廟食漢江??。
神游舊戰地,庭樹起黃云。
三國各方如猛虎盤踞,猛將如云聚集。巍然萬夫莫敵的,只有美髯公堪稱絕倫。他憑氣節蓋過世人,橫矛勇猛冠絕三軍。在艱難的軍旅生涯中,感慨能留名史冊的功勛。皇宮掌控荊楚之地,關侯廟立在漢江之濱。神靈遨游昔日戰場,庭院樹木間涌起黃云。
三方:指三國時期魏、蜀、吳三方政權。
髯:指關羽,因其長須被稱為“美髯公”。
矟(shuò):同“槊”,古代長矛。
竹帛勛:指載入史冊的功勛(竹帛,古代書寫用的竹簡和絲帛,代指史書)。
鳳闕:代指皇宮或朝廷。
廟食:立廟奉祀。
??(fén):水邊,岸邊。
黃云:此處或指籠罩庭院的陰云,烘托肅穆氛圍。
此詩應為后人憑吊關羽廟時所作。關羽作為三國蜀漢名將,以武勇、忠義著稱,后世被尊為“關侯”,各地立廟祭祀。詩人游歷漢江之畔的關侯廟,感懷其生平功績與身后哀榮,遂作此詩。
全詩緊扣“關侯廟”主題,先贊關羽在三國亂世中“萬人敵”的卓越武勇與“氣蓋世”的崇高氣節,再寫其功勛留名史冊、廟祀漢江之濱的身后榮景,最后以“神游舊戰地”的想象收束,突出對英雄的敬仰,是一首兼具歷史厚重感與抒情性的題廟佳作。
木落江空日已斜,半山紅影半山霞。更兼寒帶梅花角,送入蒼茫閃閃鴉。
筑榭芝山麓,仍年再產芝。欲求茹芝法,已與赤松期。
十萬作纏頭,莫愁不肯留。銀缸黯欲盡,翻為莫愁愁。
一身唯苦節,三徙得仙閭。欲試趨庭訓,還探繫肘書。江清魚入饌,秋晚藥供蔬。白首堪相慰,清尊幸不虛。
小雨斷復續,回斜落晚風。寒心生蟋蟀,秋色傍梧桐。草與遙山碧,花欺晚照紅。口須談世事,目已失飛鴻。
長安十六夜如洗,千門萬戶煙花里。閨中少婦夜出游,陌上行人忽成市。粲粲珠鈿映月來,翩翩翠袖摶風起。風前月下逞嬌姿,愛惜春花能幾時。無那蓂荃先落莢,只愁楊柳漸飛絲。游絲飛入黃金地,撲牖穿簾果何意。鳳甸常懸禱雪憂,鰲山久罷觀燈戲。燈光卻照五侯家,列炬然膏滿絳紗。豈謂鋪金能作埒,亦知剪彩易為花。銀花火樹開佳節,遂令觀者相環列。霍氏門墻有后塵,魏其池館空前轍。凄涼往事已為陳,恨殺懷春似玉人。莫賤蘭房今夜女,故多椒掖舊時親。明珰盡結瓊瑤麗,袨服爭看錦繡新。襦曳茝時香散靄,襪移蓮處暗生塵。香塵冉冉隨芳步,共道非煙亦非霧。馳目還憐梁下期,客冶又為桑間誤。皞阇今已羨如云,夙夜誰當畏行露。鐵鎖遙開天上橋,漸臺何必待符招。二南倘被翹薪化,四海應回廣髻謠。
江村落日過城隅,古木陰陰噪晚烏。君去池塘空皎月,人聽蟋蟀倚秋梧。疏鐘遠動三更候,畫角寒吹一枕孤。此夜西窗眠不得,難將一夢到西湖。
鬻畫猶能活一身。讀書豈可慰群親。客來遠近偏思睡,情判真虛只據貧。安排好,過黃昏。欲澆薄酒夢無痕。嫦娥不耐天風冷,淡抹云膏笑斂唇。
我家箏奴憂樂同,塵埃滿面鬢發蓬。徽弦不具掛墻壁,似慚無以娛衰翁。夫君一見為披拂,坐使寒谷為春融。中含太古意味足,雜以新態來無窮。繁聲流水不可喻,直與造化相冥通。形神久已坐灰槁,一旦抉剔驅盲聾。寂然反聽杳難詰,但覺萬竅俱玲瓏。千金不得和扁力,誰謂起廢由枯桐。曲終玄旨竟誰會,非弦非指仍非空。拂衣欲往君且止,為我乘興彈悲風。
天遣酴醾玉作花,紫綿揉色染金沙。憑君著意樽前看,便與春工立等差。
春光垂老日,北騎欲歸時。王氣如三捷,歡聲定四馳。山河還舊貫,草木有馀悲。擬頌中興業,孤忠只自知。避謗疏毛穎,推愁賴索郎。坐來春漏促,夢去畏途長。故國書題冷,新詩齒頰香。湖山雖好在,歲月已相忘。
漁村深映綠楊煙,門外漚波日放船。興逐浮云看不厭,坐乘流水去悠然。橫江月出時歌榜,別浦風清亦扣舷。常年獨泛滄浪曲,不羨遭逢渭水邊。
莎雞初在野,最早得秋寒。亦未傷遲暮,其如行路難。忘言但吟嘯,與道日游盤。青歲還經學,紛綸一井丹。
獻歲發,吾將行。春山茂,春日明。園中鳥,多嘉聲。梅始發,桃始榮。泛舟艫,齊棹驚。奏采菱,歌鹿鳴。風微起,波微生。弦亦發,酒亦傾。入蓮池,折桂枝。芳袖動,芬葉披。兩相思,兩不知。
亭翠春濃禊事修,瓊觴流曲倡還酬。夜深惟有溶溶月,長照新亭一段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