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杭州使君蘇內相先生某用先生舊詩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猶愛水云鄉為韻作古詩十四首 其一○
先生如蓍龜,
萬事可告猶。
勛業輕黃屋,
得賢方解憂。
念昔匯征日,
民瘼庶有瘳。
莫賦歸去來,
袞衣或能留。
先生如蓍龜,
萬事可告猶。
勛業輕黃屋,
得賢方解憂。
念昔匯征日,
民瘼庶有瘳。
莫賦歸去來,
袞衣或能留。
先生您如同占卜的蓍草和龜甲般能決斷萬事,所有疑難都可向您請教。您將功勛事業看得比帝王之位更輕,唯有得到賢才才能解除憂慮。回憶過去廣招賢能的日子,百姓的疾苦或許能因此緩解。請不要像陶淵明那樣寫《歸去來兮辭》歸隱,高位或許還能將您挽留。
蓍龜:古代占卜用的蓍草和龜甲,此處比喻能決斷疑難的賢能之人。
告猶:猶,謀議、決斷;告猶即咨詢決斷。
黃屋:帝王車蓋,代指帝王之位或最高權位。
匯征:出自《易經》“拔茅茹,以其匯,征吉”,指廣招賢能共同進取。
民瘼(mò):百姓的疾苦。
瘳(chōu):病愈,此處指緩解、改善。
歸去來:化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代指歸隱。
袞衣:古代帝王或三公的禮服,代指高位。
此詩為贈別蘇軾之作。蘇軾于元祐四年(1089年)以龍圖閣學士出知杭州,任內疏浚西湖、治理水患,政績顯著。作者或為其同僚、友人,見其可能有歸隱之意(或朝廷征召),故作詩挽留,強調其賢能對民生的重要性。
全詩以“贊賢”“念績”“勸留”為脈絡,既肯定蘇軾的智慧與德政,又以“莫賦歸去來”直勸其留任,體現對賢才的重視與對民生持續改善的期待,是宋代贈別詩中“重賢”主題的典型之作。
白盡蒹葭,蓑從蒲柳,我只松筠節。君民堯舜,老翁揩眼勛業。
紅藥香殘,緣筠粉嫩。春歸何處尋春信。繡鞍初上馬蹄輕,舉頭便覺長安近。別酒無情,啼妝有恨。山城向晚斜陽褪。清江極目帶寒煙,錦鱗去后憑誰問。
油幕新開,骍旄前導,暫歸梓里舂容。致身槐府,功在鼎彝中。慨想東山故侶,煙霞外,久闊仙蹤。今何幸,相逢吐握,談笑一尊同。 德星,占瑞處,旌麾五馬,袞繡三公。對渭川遺老,絳縣仙翁。厚意杯傳紺玉,那堪更,篚實囊紅。拼沉醉,今宵盛事,復見古人風。
鄮峰凝瑞,鄞水浮佳氣。晴景轉,花光媚。碧幢森大纛,紅旆紛千騎。相遇處,滿城鶴發群仙萃。綺席張高會。鼉鼓笙簫沸。金獸裊,檀煙翠。玉山環回座,休惜今朝醉。觴再舉,清歌共引千秋歲。
老子生朝,蕭然坐離騷窟宅。更莫詫、才雄屈宋,詩高劉白。不向鳳凰池上住,不逃鸚鵡洲邊跡。謾一官、如水過稱呼,諸侯客。 平生志,水投石。首已皓,心猶靈。算陸沉雄奮,總非人力。廣武成名惟孺子,高陽適意須歡伯。睨醉鄉、一笑撫青萍,乾坤窄。
恰則年時。風前雪底,初見南枝。 可匆匆,花才清瘦,子已紅肥。 安排酒盞相隨。看金彈、累累四垂。 渴后情懷,鼎中風味,惟有心知。
異鄉中,行色里,隨分慶初度。老子今年,五十又還五。任他坎止流行,吳頭楚尾,本來是、乾坤逆旅。 貴和富。此事都付浮云,無必也無固。用即為龍,不用即為鼠。便教老卻英雄,草廬煙舍,也須有、著閑人處。
小隊旌旗,又催送、元戎領客。政十頃、荷香微度,草煙橫碧。楊柳參差新合翠,水天上下俱齊色。傍野橋、容與繞重湖,嚴城側。花作陣,舟為宅。敲羯鼓,鳴羌笛。漸夜涼風進,酒杯無力。遙想漢中雞肋地,未應萬里回金勒。看便隨、飛詔下南州,朝京國。
秋色滿西湖,雨添新綠。一派煙光望中足。清香十里,書舸去來相逐。酒酣時聽得,漁家曲。 人道似郎,郎還第六。云水相逢未諳熟。晚來風靜,閑浸幾枝紅玉。水神應不禁,江妃浴。
挺挺君家有祖風。ō任馀慶尚無窮。釣鰲莫問當年事,汗馬須收第一功。何日是,夢維熊。麥光搖翠浪花紅。一尊敬為祈難老,要作人間矍鑠翁。
解語宮商,為誰奏、長生一曲。見說道、宓堂深處,寶香芬馥。月里飛仙云際下,乘鸞來伴鳧仙宿。約年年、生日醉冰筍,簪梅玉。 花與貌,爭清淑。云共發,斗新綠。盡壺觴為壽,苦無他說。有子有孫真老大,無嗔無妒家和睦。更鸞花、剩著幾番封,平生足。
金虎鳴秋,玉龍ㄏ月,天氣正涼。應夢熊時侯,葉丹苔碧,棲鸞亭館,桔綠橙黃。人在蘭臺公子上,更身寄風流屈宋卿。登賞處,記含情紓思,曾賦高唐。春明舊家不遠,算蟬嫣襲慶,都付仇香。況鵾弦初續,和生角徵,鶚書頻下,名廁循良。但得西風吹峽水,盡倒卷波瀾添壽觴。功業事,有朱顏領略,未許稱量。
問訊梅花開也未。孕雪香,春在寒梢尾。試與折來供一醉。壽鄉容與生春意。 律轉黃鐘霜小霽。月姊乘鸞,伴我浮塵世。結取年年今日誓。梅花影里看仙桂。
六月炎官收火傘,南薰盡洗煩蒸。十三蓂莢又爭青。問知陳仲舉,元是此時生。別駕功成清暇日,題輿尚帶屏星。黑頭非晚至公卿。且傾浮蟻酒,來聽祝龜齡。
監郡風流歡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