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游甘露寺
漕河膠舟水流咽,
水關著鍵行者歇。
大江伏槎臥長劍,
萬頃濕銀寒不結。
蓬萊諸仙亦避寒,
海門冥冥凍欲坼。
朔風吹晚雁叫空,
蓬巷松杉崖石裂。
道人丈室最高處,
地爐蒲團穩坐熱。
我來乘閑不問道,
方床相對無言說。
漕河膠舟水流咽,
水關著鍵行者歇。
大江伏槎臥長劍,
萬頃濕銀寒不結。
蓬萊諸仙亦避寒,
海門冥冥凍欲坼。
朔風吹晚雁叫空,
蓬巷松杉崖石裂。
道人丈室最高處,
地爐蒲團穩坐熱。
我來乘閑不問道,
方床相對無言說。
漕河上船只被凍住,水流哽咽;水閘關閉,行路人只能歇息。大江中潛伏的木筏如臥著的長劍,萬頃水面像濕潤的銀箔,寒冷卻未凍結。蓬萊的仙人也躲避嚴寒,海門昏暗似要凍裂。北風傍晚吹起,雁鳴空蕩;蓬草遮蔽的小巷里,松杉與崖石凍裂。僧人房間在最高處,地爐旁蒲團坐得溫暖。我乘閑而來不求問佛法,與方床相對默默無言。
膠舟:船只因河水凍結而膠著無法行駛。
水關著鍵:水閘關閉,鍵指門閂,此處代指關閉。
伏槎(chá):潛伏的木筏。槎,竹、木筏。
濕銀:比喻水面在寒光下如濕潤的銀箔。
海門:江海交匯處的關口。
坼(chè):裂開。
蓬巷:蓬草遮蔽的小巷。
道人丈室:指寺中僧人的房間。丈室,原指方丈居室。
地爐:置于地面的火爐。
方床:方形的床榻。
甘露寺位于鎮江北固山,為歷史名剎。此詩當為詩人冬日游覽時所作,通過描繪冬日嚴寒中寺內外的景象,反映了特定時節游寺的獨特體驗。具體創作時間及背景無明確記載,推測為詩人閑暇時即興之作。
全詩以‘冬日游寺’為線索,前半鋪陳室外嚴寒之景(凍河、裂石、寒雁),后半轉向寺內溫暖之境(地爐、穩坐),通過對比凸顯游寺的閑適。語言平實而意象鮮明,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細節的敏銳捕捉與從容心境。
芙蓉映水菊花黃,滿目秋光。枯荷葉底鷺鷥藏。金風蕩,飄動桂枝香。〔幺〕雷峰塔畔登高望,見錢塘一派長江。湖水清,江湖漾,天邊斜月,新雁兩三行。
隔簾聽,幾番風送賣花聲。夜來微雨天階凈。小院閑庭,輕寒翠袖生。穿芳徑,十二闌干憑。杏花疏影,楊柳新晴。
帶月披星擔驚怕,久立紗窗下,等候他。驀聽得門外地皮兒踏,則道是冤家,原來風動荼蘼架。
月升巖石巔,下照一溪煙。 煙色如云白,流來野寺前。 開門惜夜景,矯首看霜天。 誰見無家客,山中獨不眠。
釋通慧,青原下九世, 清涼益禪師法嗣,稱敬遵通慧禪師。 住臺州{今浙江臨海}般若寺。事見《五燈會元》卷一○。
萬雉云邊萬馬屯,筑來直欲障胡塵。 誰知斬木為竿者,只是長城里面人。
天悲悼我地亦憂,萬里河山帶白頭。 明日太陽來吊唁,家家戶戶淚長流。
清明正是落花時,百舌聲中折一枝。 惱殺東風太無賴,公然來我手中吹。
名花爾無玷,亦入此中來。 誤被童蒙拾,真辜雨露開。 托根雖小草,造物自全材。 幼讀南容傳,蒼茫老更哀。
帳云暮卷,漏聲不到小簾櫳。銀漢夜洗晴空。皓月堂軒高掛,秋入廣寒宮。正金波不動,桂影玲瓏。佳人未逢。悵此夕、與誰同。對酒當歌,追念霜滿愁紅。南樓何處,愁人在、橫笛一聲中。凝望眼、立盡西風。
演經搗藥已無蹤,古觀丹崖翠壁重。 要識廬山先輩面,含情一撫六朝松。
雪晴天地一冰壺,竟往西湖探老逋,騎驢踏雪溪橋路。笑王維作畫圖,揀梅花多處提壺。對酒看花笑,無錢當劍沽,醉倒在西湖!
燈花占信又無功,鵲報佳音耳過風。繡衾溫暖和誰共?隔云山千萬重,因此上慘綠愁紅。不付能博得個團圓夢,覺來時又撲個空。杜鵑聲啼過墻東。
杏花村里舊生涯,瘦竹疏梅處士家。深耕淺種收成罷。酒新篘,魚旋打,有雞豚竹筍藤花。客到家常飯,僧來谷雨茶,閑時節自煉丹砂。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灣碧水一條琴。 無聲詩與有聲畫,須在桐廬江上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