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蔡骃守天臺
天臺四萬八千丈,玉京五城十二樓。
欲乘西風跨獨鶴,直渡南斗騎牽牛。
麻姑長爪快搔背,巢父投竿應掉頭。
廣文物色分留在,二妙龍詩肯罷休。
天臺四萬八千丈,玉京五城十二樓。
欲乘西風跨獨鶴,直渡南斗騎牽牛。
麻姑長爪快搔背,巢父投竿應掉頭。
廣文物色分留在,二妙龍詩肯罷休。
天臺山高峻達四萬八千丈,玉京仙境有五城十二樓。我欲乘西風跨上獨鶴,徑直飛過南斗星去騎牽牛。麻姑長爪輕快地搔背,巢父投竿應會掉頭而笑。廣文先生的風采將留存于此,兩位才俊的詩作怎會就此罷休。
天臺:天臺山,位于今浙江天臺縣北,傳說為仙山。
玉京:傳說中元始天尊居住的仙境,《魏書·釋老志》載:'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其書多有禁秘,非其徒也,不得輒觀。至若練氣服食,辟谷導引,登霞倒景,云輿霓蓋,餐松茹術,八公之傳,玉京金闕,神仙之宅。'
五城十二樓: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史記·孝武本紀》:'方士有言:黃帝時為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于執期,命曰迎年。'
南斗:星名,即斗宿,與北斗相對,《星經》:'南斗六星,主天子壽命,也主宰相爵祿之位。'
麻姑:神話中的女仙,《神仙傳》載其手似鳥爪,能搔背。
巢父:上古隱士,傳說曾洗耳于潁水,拒絕堯的禪讓。
廣文:唐代鄭虔曾任廣文館博士,后以“廣文”代指文才出眾之人。
二妙:指兩位才德出眾的人,此處或指蔡骃與詩人自己。
此詩為送友人蔡骃赴任臺州天臺(今浙江天臺)而作。詩人以仙山、仙境為喻,既贊天臺之勝,又喻友人赴任之地的超凡;結合麻姑、巢父等隱逸典故,或暗合天臺山水的清幽,亦彰蔡骃高潔品格。創作時或正值詩人與蔡骃交游密切之際,故詩中滿溢欣賞與期許。
全詩以奇幻之筆寫送友之情,通過仙逸意象與典故的疊加,既突出天臺的奇絕,又贊譽友人的才德,展現了詩人浪漫的文學風格與對友人的深厚情誼,是一首兼具文學性與情感溫度的贈別詩。
欲問東君,為誰重到江頭路。
斷橋薄暮。香透溪云渡。
細草平沙,愁入凌波步。
今何許。怨春無語。片片隨流水。
人愛新來景,龍認舊時湫。不論三伏,小住便覺凜生秋。我自醉眠其上,任是水流其下,湍激若為收。世事如斯去,不去為誰留。
本無心,隨所寓,觸虛舟。東山始末,且向靈洞與沈浮。料得神仙窟穴,爭似提封萬里,大小幾琉球。但有君才具,何用問時流。
一夜秋光先著柳。暑力平明羞失守。西風不放入簾幃,饒永晝。沈煙透。半月十朝秋定否。
指點芙蕖凝佇久。高處成蓮深處藕。百年長共月團圓,女進男,酒稱壽。一點浮云人似舊。
解纜蓼花灣。好風吹去帆。二十年、重過新灘。
洛浦凌波人去后,空夢繞、翠屏間。
飛霧濕征衫。蒼蒼煙樹寒。望星河、低處長安。
綺陌紅樓應笑我,為梅事、過江南。
花解笑,冷淡不求知。長是殿、眾芳時。鮮鮮秀頸磋圓玉,洛陽翠佩剪琉璃。向人前,迎茉莉,送荼?。
幾欲把、清香換春色。費多少、黃金酬不得。梅雨妒,麥風欺。細腰空戀當心蕊,同時猶結舊年枝。謝家娘,將遠寄,待憑誰。
無風輕燕。繚繞深深院。晝永人閑簾不卷。時聽鶯簧巧囀。
清和天氣陰陰。南風初奏薰琴。喚起午窗新夢,愁添一掬歸心。
陣鴻驚處。一網沈江渚。落葉亂風和細雨。撥棹不如歸去。
蘆花輕泛微瀾。蓬窗獨自清閑。一覺游仙好夢,任它竹冷松寒。
西風帶暑,又還是、長途利牽名役。我已無心,君因甚,更把青衫為客。
邂逅卑飛,幾時高舉,不露真消息。大家行處,到頭須管行得。
何處尋取狂徒,可能著意,更問渠儂骨。天上人間,最好是、鬧里一般岑寂。
瀛海無波,玉堂有路,穩著青霄翼。歸來何事,眼光依舊生碧。
樂歲農家喜夜春。朝來收宿霧,快新晴。云移日轉午風輕。香羅薄,喧暖困游人。
積水滿春塍。綠波翻郁郁,露秧針。幸無離緒苦牽情。煙林外,時聽杜鵑聲。
桂華移自云巖。更被靈砂染丹。清露濕酡顏。醉乘風、下臨世間。
素娥襟韻蕭閑。不與群芳并看。蔌蔌絳綃單。覺身輕、夢回廣寒。
仲春是七。門左垂弧當此日。
點檢春光。百草千葩已斗芳。
折花持酒。彩袖殷勤來祝壽。
明歲而今。穩向南宮待捷音。
元宵三五。正好嬉游去。梅柳蛾蟬斗濟楚。
換鞋兒、添頭面,只等黃昏,恰恨有、些子無情風雨。
心忙腹熱,沒頓渾身處。急把燈臺炙艾炷。
做匙婆、許蔥油,麥灰畫葫蘆,更漏轉,越?不停不住。
待歸去、尤自意遲疑,但無語空將,眼兒廝覷。
絳萼襯輕紅。綴簇玲瓏。夭桃繁李一時同。獨向枝頭春意鬧,嬌倚東風。
飛片入簾櫳。粉淡香濃。鳳簫聲斷月明中。只恐明朝風雨惡,燕嘴泥融。
水浴芙蓉凈。護濃香、遲開半斂,靚妝臨鏡。
長憶耶溪薰風里,年少紅顏照映。夜露冷、酒隨香醒。
回首當時同舟侶,為相思、怕折瓊瑤柄。千萬縷,意難罄。
玻璃三萬六千頃。洗精神、塵埃盡絕,敻然端整。
浪蕊年來都慵問,愛此濃情淡性。待移種、靈根玉井。
太一真人今何在,取高花、十丈供煙艇。來伴我,泛清影。
日落愛山紫,沙漲省潮回。平生夢猶不到,一葉眇西來。
欲訊桑田成海,人世了無知者,魚鳥兩相推。天外玉笙杳,子晉只空臺。
倚闌干,二三子,總仙才。爾歌遠游章句,云氣入吾杯。
不問王郎五馬,頗憶謝生雙屐,處處長青苔。東望赤城近,吾興亦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