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大觀文相公見寄古風
旃裘亂衣裳,風雨飄屋廬。
南奔萬里空,脫死鋒鏑余。
翠華狩絕域,黃塵翳修涂。
朝無嵇侍中,濺血霑誰裾。
夷兒金束袍,漉蔌懸珊瑚。
驕氣吞九州,投餌術已疏。
公捐繞朝策,觀化聊據梧。
鳳凰渺鴻乙,紫氛誰與俱。
丘壑歲已晚,鐘鼎功未書。
棄置委時運,超搖游物初。
此憂自古有,此樂絕世無。
邂逅拯橫流,功成吾不居。
旃裘亂衣裳,風雨飄屋廬。
南奔萬里空,脫死鋒鏑余。
翠華狩絕域,黃塵翳修涂。
朝無嵇侍中,濺血霑誰裾。
夷兒金束袍,漉蔌懸珊瑚。
驕氣吞九州,投餌術已疏。
公捐繞朝策,觀化聊據梧。
鳳凰渺鴻乙,紫氛誰與俱。
丘壑歲已晚,鐘鼎功未書。
棄置委時運,超搖游物初。
此憂自古有,此樂絕世無。
邂逅拯橫流,功成吾不居。
北方胡人的皮袍擾亂了中原衣冠,風雨中房屋在動蕩中飄搖。向南奔逃萬里空無所有,從刀箭下僥幸逃脫撿回性命?;实圮囻{遠巡至荒遠之地,黃色塵土遮蔽了漫長的道路。朝中沒有嵇侍中那樣的忠臣,濺出的鮮血能沾濕誰的衣襟?胡兒穿著金飾束腰的長袍,身上垂掛著珊瑚珠玉。驕橫之氣要吞并九州,用餌誘的策略已顯拙劣。您放棄了繞朝那樣的謀略,觀覽萬物變化暫且悠然據梧。鳳凰高邈如鴻燕,紫色祥瑞之氣有誰能共賞?山林歲月已晚,鐘鼎上的功績尚未書寫。將得失托付時運,超然遨游于萬物本初之境。這種憂慮自古有之,這種樂趣世間絕無。若能偶然拯救亂世洪流,功成之后我也不居功。
旃裘:用氈毛制成的衣服,代指北方少數民族服飾。
鋒鏑:刀刃和箭頭,泛指兵器。
翠華:皇帝儀仗中用翠鳥羽毛裝飾的旗幟,代指皇帝。
嵇侍中:指晉朝嵇紹,護駕時被亂箭射死,血濺帝衣,后世視為忠君典范。
繞朝策:春秋時秦大夫繞朝贈晉士會馬鞭,含勸留之意,后指有遠見的謀略。
據梧:出自《莊子》,指悠然自得的狀態。
鐘鼎功:古代將功績銘刻于鐘鼎,代指功名成就。
游物初:指回歸萬物本初的自然狀態。
此詩為和答大觀文相公寄詩之作,約創作于南宋初期。時逢宋室南渡,中原淪陷,皇帝流亡(“翠華狩絕域”),士人多懷救國之志。詩人與大觀文相公(或為朝廷重臣)以詩互勉,既感慨時局動蕩,又彰顯高潔志趣。
全詩以戰亂場景起筆,通過胡族侵擾、朝廷危局的描寫,引出對友人淡泊謀略的贊頌,最后以“功成吾不居”收束,體現了儒家濟世與道家超脫的融合。詩風沉郁而不失昂揚,是南宋初期士人精神的典型寫照。
小橋風定綠煙垂,幾送行人此別離。蹀躞玉驄嘶草去,啼鶯寂寞雨千絲。
稍稍風生樹,疏疏雨散痕。清溪明素練,斜日爛赪盆。粉蝶過吟幔,沙雞舞竹根。幽尋何可已,擬一過前村。
文武傳芳百代基,幾多賢哲守成規。仍聞吐握延儒素,猶恐民疵未盡知。
水部張員外,中書白舍人。曾聞三絕句,同賞曲江春。且逐追隨舊,休悲老大身?;ń袂浒l,有底不來因。
我樂非君樂,君憂非我憂。蓬蒿與溟渤,終老不同游。
楚天云斷。人隔瀟湘岸。往事悠悠江水漫。怕聽樓前新雁。深閨舊夢還成。夢中獨記憐卿。依均相思碎語,夜涼桐葉聲聲。
莫買田,莫買地,買田置地增家計。西陌東阡恣兼并,不知戶役隨田至。大男小女日夜忙,帶鎖擔枷了官事。莫買田,莫買地。生前將為子孫謀,身后翻為子孫累。
東溟云氣接蓬萊,徐福樓船此際開。應是秦皇望消息,采芝何處未歸來?
皇天降物,屢化若神。圣實先識,躬以教民。功被天下,為萬世文。幣以達志,庶幾徹聞。
誰解憐芳到甲根,漫將生翠比羅裙,斷腸何止憶王孫。莽莽但添新戰血,離離猶帶舊燒痕,東風無力綰春魂。
當年春榜首傳名,對御如君有幾人。
疊錦聯貂帽,飛光散羽旗?;⑽碾p箙重,金粟小鞦垂。望鶻翻云沒,呼鷹駐馬遲。更聞傳令去,先促羽林兒。
午夜朧朧淡月黃,夢回猶有暗麈香??v橫滿地霜槐影,寂寞蓮燈半在亡。
文王寢膳武王隨,內豎言安色始怡。七載豈堪囚羑里,一夫為報亦何疑。
萬化有消長,而非減與增。短長初止此,得失亦何曾。知退寧渠黠,好謀詎爾能。唯當量心力,興到徑須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