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蓋治
昔人已去附龍鱗,神氣猶存錄籍真。
洞口記曾三拜日,云間別是一家春。
釣絲無跡龜魚靜,樵客忘機虎豹馴。
金井未經新汲引,已無胸次一纖塵。
昔人已去附龍鱗,神氣猶存錄籍真。
洞口記曾三拜日,云間別是一家春。
釣絲無跡龜魚靜,樵客忘機虎豹馴。
金井未經新汲引,已無胸次一纖塵。
過去的人已經追隨帝王而去,但其神氣依然留存,在仙籍上記載真切。我記得曾在洞口三次朝拜太陽,云間仿佛另有一番春意。釣絲不見蹤跡,龜魚安靜,打柴人忘卻機心,虎豹也變得馴良。金井還沒被重新汲引,我心中已沒有一絲塵埃。
附龍鱗:比喻追隨帝王以成功名。
錄籍:仙籍,道家謂登仙者之名籍。
忘機:指忘卻計較、巧詐之心,自甘恬談。
平蓋治是道教二十四治之一。詩人可能在游覽此地時,被當地的神秘氛圍和傳說所感染,聯想到過去的仙人故事,結合自身心境創作此詩,以表達對超凡境界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超凡脫俗境界的追求。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意象豐富。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反映了當時文人對道家仙境的向往。
正吟窗人倦,硯北沉眠。任千縷,裊茶煙。被幾聲、鶗鴂勾回午夢,滿簾粉絮,撲上愁邊。
料得瞻園,今番花信,開到薔薇春可憐。偶曳筇枝趁風去,笑桃朱戶卻依然。
一片平蕪似剪,胭脂點處,較鴛錦、顏色還鮮。聽洞口,水潺湲。紫鱗齊躍,紅瓣爭牽。
倚石思登,捫新蘿帶,買春無計,數小榆錢。韶光九十,算真真輸與,尋香鳳子,恣意流連。
徑山無法與人傳,
幾度親遭劈面拳。
今日大唐回首去,
鼻頭元在口皮邊。
好在東都孺子孫,壯年曾謁舍人門。祇今此道同終少,君獨深藏恥自論。
我住東郊祇樹園,無人肯顧席為門。多君用意非流俗,忙里偷閒每見存。
蘭芽紫坼映青盆,杏蕊紅深供佛瓶。何獨春能歸草木,看君已老鬢重青。
誰識昂昂鶴。且隨緣、剩水殘山,東村西落。世事幾番新局面,看底卻高三著。況轉首、西山日薄。雪意壓檐梅索笑,任柄長、柄短鄰家杓。篘小甕,動孤酌。
見花憶得年時昨。正微醺、獨步黃昏,被花迷卻。冷月吹香春弄影,么鳳梢頭先覺。恍夢斷、羅浮山腳。欲寄心期無驛使,想凌寒、不奈腰肢約,空憑暖,畫欄角。
憔悴支離,能消得、幾番春到。滿眼是、濛濛飛絮,萋萋芳草。九十繁華隨日減,萬千情緒無人曉。問酒家、何處是中山,拚傾倒。
風過處,殘紅少。花落后,游蹤杳。想佳人此際,雙眉慵掃。孤枕夢輕飛去遠,小樓書密傳來巧。道從今、不許月團圓,天應老。
怕殺孤燈,趁暗里、自家眠罷。正沉沉、重關深掩,漏簽才下。寒犬驚嗥花下影,飛鼯捎落檐頭瓦。細聽來、不見有人聲,心兒怕。
雙眼淚,如珠卸。雙足冷,如冰瀉。怎風兒剛歇,雨兒又灑。雀腦燒殘難再熱,羅幃放了羞重掛。只消他、一個杜鵑啼,魂銷也。
昔來南浦日,此地只孤城。
黽勉行吾拙,艱難任世情。
有心籌國用,無力贍民生。
贏得清風去,飄然兩袖輕。
生風嘯虎擅劉曹,莫角奇才是兩豪。
后世幾曾追漢魏,當年直欲薄風騷。
非非想掛羚羊角,作作芒含玉兔毫。
我輩筑壇思學步,端應品格樹清高。
一曲歌成酒一杯。困人天氣好亭臺。沉沉春晝斜飛雨,寂寂閑門亂點苔。
花幾簇,錦千堆。落紅成陣映香腮。不如卻下簾兒坐,自看同心七寶釵。
孤雁聲悲南浦,
漁人冷徹歸蓑。
獨有耐寒瓊玉,
一枝先奪陽和。
湘江碧。故人同作湘中客。
湘中客。東風回雁,杏花寒食。
溫溫月到藍橋側。醒心弦里春無極。
春無極。明朝殘夢,馬嘶南陌。
紅樓抄罷雨絲絲,
正是春歸花落時。
千古文章多血淚,
傷心最此斷腸詞。
亂飛沙禽吠村狗,官軍夜逾谷城口。
大船小船爭避行,長年吞聲復搖手。
錦袍繡箙月中明,牛肉粗肥挏乳清。
胡琴遍伊涼曲,盡是冰車鐵馬聲。
衣馬追游地,春風念五陵。梅花今似雪,竹葉況如澠。詣闕書初就,貽家慶轉增。圖南多健翮,天路總騫騰。
欲赴彈冠慶,貪歡舞袖斑。裁詩俱白雪,對酒倍朱顏。志壯曾題柱,經傳豈度關。南山他日頌,留待錦衣還。
向來造詣極深醇,土苴浮名貴重身。
無愧里中稱正士,有辭地下白先人。
大招誰識三號禮,小斂惟消一幅巾。
老別親朋猶作惡,可堪白首哭天倫。
涉易水,北風涼。
昔為戰國今虞黃,簪纓萬里總文章。
總文章,邊塵起。
烈士悲秋風,壯心猶未已。
誰知己,為君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