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亭
危頂裁成九日亭,蓬瀛透出海峰青。
滿前細菊浮樽酒,四顧凝云簇畫屏。
月為情多良夜至,人貪景勝醉魂醒。
風流令尹江山主,此樂同民德已馨。
危頂裁成九日亭,蓬瀛透出海峰青。
滿前細菊浮樽酒,四顧凝云簇畫屏。
月為情多良夜至,人貪景勝醉魂醒。
風流令尹江山主,此樂同民德已馨。
在高聳的山頂建成了九日亭,仿佛蓬萊瀛洲般的美景中透出海上青峰。眼前滿是細小菊花,花香融入酒杯里的酒,環顧四周,凝聚的云朵簇擁著如畫卷般的屏風。月亮因多情在這美好的夜晚升起,人們貪戀這美景,沉醉的靈魂也清醒過來。這位風流的地方長官是這江山的主人,他與百姓共享這份快樂,品德如蘭花般芬芳。
危頂:高聳的山頂。
蓬瀛:蓬萊和瀛洲,傳說中的海上仙山,這里形容景色如仙境。
樽酒:杯中的酒。
凝云:凝聚的云朵。
令尹:這里指地方長官。
德已馨:品德美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可能是詩人在重陽節前后登上九日亭,看到美景,又有感于地方長官與民同樂的行為而創作。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和平穩定時期,地方治理有序,百姓能享受一定的生活樂趣。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九日亭景色和地方長官與民同樂的品德。其特點是寫景優美,情感表達積極向上。在文學上展現了當時文人對美好自然和官員德政的歌頌。
洗紅過了,看池塘柳絮,飛入檐宇。露濕煙籠天一幄,不辨朱門蓬戶。百種萋迷,十分渲染,圖寫天然趣。漁舟棹破,泊來午飯才煮。
應為廿四番風,吹完花信,綠暗辛夷塢。知是誰家雙乳燕,穿過濃陰而舞。碧蘸衣羅,翠黏屐蘚,欲訪山莊主。山童遙指,樹深人不知處。
顛擲年光黯未知,人間秋至陡千悲。
城頭匹練掛寒意,道左華燈非昔時。
玉露坐催杯酌換,金風暗遣斗杓移。
尋思生計真須拙,欲乞天絲有至疑。
幾樹鶯啼酒半醺,聲聲喚起杜司勛。初三斜月今宵見,第一春雷昨夜聞。
愁欲遣時偏聽雨,夢初回處尚疑云。沈郎腰本無多少,又被東風瘦幾分。
乍減東風二月寒,雨痕猶濕小闌干。荷珠傾處重圓易,蕉葉開時再卷難。
綠酒我能澆塊壘,黃粱人自夢邯鄲。柳條惹得離情亂,只管青青系玉鞍。
隼旟低拂垂柳,驄馬嬌嘶落花。
碣石春風萬里,盧溝曉月千家。
生憎白云春去,無奈黃鶯晝啼。
欲采芙蓉贈遠,北湖蓮葉初齊。
廊廟江湖身世,先憂后樂心情。
本是仲淹孫子,怪來夷夏知名。
君山已歸地下,燕泉卻在天南。
落落故人如此,蕭蕭短發何堪。
草堂雨過勝林丘,竹榻橫斜枕簟幽。
素月函煙清露暗,歸云似水眾星浮。
千憂一釋秋將及,諸苦全消暑乍收。
滿院天香人靜后,未知身在海東頭。
老矣黎夫子,拳拳只此書。萬緣俱淺澹,一字不遺馀。
庾嶺風煙句,石溪云水居。無人知此味,說似子非魚。
客懷秋易惡,送客更當秋。薄宦相從久,孤征肯暫留。
酒輕離思重,目短大江流。黃菊聊持贈,寒香晚不羞。
岸木蕭疏野望寬,
小樓西角剩憑欄。
江邊一樹垂垂發,
留與紛紛雪里看。
百骸豈久堅牢者,兩曜寧逃薄蝕哉。
有玉斧脩圓復闕,無金篦刮膜難開。
坐跏趺榻塵慵掃,手校讎書記不來。
辜負持螯把杯興,暮年十日九清齋。
青絲雙挈楚州紅,走馬傳邀過竹東。
搖落園林多受日,斷行鴻雁故排風。
傷心故國高樓夜,對語寒花蔓草中。
莫唱隔江商女曲,暮煙何處六朝宮。
五峰天上碧參差,
滄海回環染翰池。
嶺表百年興相業,
明光起草贊明時。
為歡凡幾恨偏長,九夏三秋未遽忘。
螢作流人悲故苑,燕如歸妾憶新妝。
鵲橋難乞春留巧,蟾魄空圓影失香。
桃李明年知別用,一匙社飯好思量。
凜凜霜威撲撲塵,不堪曉騎送行人。
云山萬點遠連蜀,煙樹兩行初過秦。
風厚正能扶大翼,浪高端足化脩鱗。
圣君急士思調鼎,喜見寒梅漏泄春。
祠祿恩寬亦例沾,屏居懷抱苦厭厭。
戍邊事往功名忤,迎客兒扶老病兼。
遇興榜舟無遠近,破愁沽酒任酸甜。
殘年唯有讀書癖,盡發家藏三萬簽。
寒促臘將半,擔囊更別親。
朔風當去馬,遠雪帶行人。
野市歸常早,山程問不真。
自慚書幾上,猶作泣歧身。
屈指何人先琢句,算來惟有施肩吾。
黑皮年少紅毛種,那見燃犀照采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