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日
晚日勸我行,我欲留晚日。
長途行不近,仆馬有倦色。
人生為客多,誰解老一室。
果有桃源人,應遭渠笑叱。
晚日勸我行,我欲留晚日。
長途行不近,仆馬有倦色。
人生為客多,誰解老一室。
果有桃源人,應遭渠笑叱。
夕陽仿佛在勸我繼續趕路,我卻想挽留這夕陽。漫長的路途似乎怎么也走不到盡頭,仆人疲倦,馬匹也露出疲憊的神色。人生中大多時候都在漂泊做客,誰能理解一直待在一個屋子里終老呢。如果真有桃花源里的人,應該會遭他們嘲笑斥責。
晚日:夕陽。
仆馬:仆人跟馬匹。
一室:指一個屋子,代表安居一處。
桃源人:指生活在桃花源中的人,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他們過著與世隔絕、安寧的生活。
渠:他,這里指桃源人。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長期漂泊的旅途之中,可能是為了生計或其他原因四處奔波,在旅途的疲憊中,對自己的生活狀態產生了思考,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對漂泊生活的厭倦和對安定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日常旅途場景表達深刻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普通人在生活中的感慨。
聽履星辰北斗寒,三能只隔寸云間。
周家冢宰均四海,漢制尚書本百官。
鹓鷺班齊瞻進步,鳳凰池近卻飛還。
河圖冠出西清上,莫作尋常五馬看。
劍池一日百周遭,雨后閑來照鬢毛。
主管園林鶑稱意,巡行荷芰鷺宣勞。
不須見我還飛去,便與移文告汝曹。
一事惱人無問處,南山高是北山高。
久雨今朝忽作晴,老人懷抱不勝清。
仲宣久作登樓賦,望帝更吟當殿聲。
春去春來渾是夢,花開花落若為情。
歸心不用渠催喚,自有江鷗與狎盟。
故老談李僊,晉日上寥廓。隨身無長物,止跨一只鶴。
鶴本非胎生,古卵尚遺殼。千年石似堅,覆在鳳山腳。
寒宵晦風雨,神光照巖壑。犬嘷雞夜鳴,龍泣人寢愕。
祇今筠庵是,因物非繩削。當時菢破處,作門不關鑰。
蓋以一把茅,聊以護霜雹。遐瞻如釣翁,蓑衣逐層著。
我來驗幽討,意尚疑諺謔。霧中披羽衣,砌下脫芒??。
入戶環仰觀,中空生響諾。不見朱頂雛,猶存雪色膜。
松梢雙老鸛,戛然下簷角。老夫忽心驚,不敢小盤礴。
乾道扶初旭,中臺煥五云。
才登右丞相,已拜大觀文。
胡不遲朞月,看渠集茂勛。
一朝驚玉折,千載嘆芝焚。
胡床東鄉坐,秋風忽凄其。
老夫衰病骨,急令閉東扉。
西扉亦半掩,壓風作東吹。
何必風及我,風入涼自馳。
晚蟬見誰說,我飲渠便知。
飛從何方來,徑集庭樹枝。
三嘆復九詠,話盡新秋悲。
我老悲已忘,汝語復為誰。
老烏啼一聲,不知蟬所之。
端能小脫簿書林,招喚詩流卜夜深。
老我愁隤半山玉,憑君淺酌一荷金。
水邊賞桂秋圍坐,雨后摘蔬香滿砧。
乘醉卻來湖上戲,手翻波月看浮沉。
繡衣使者凜霜威,方丈仙人舊羽儀。
別去十年真一夢,書來萬里寄相思。
如何綠石涵風面,化作青銅溜雨枝。
卻送新詩報嘉惠,偷兒當不要新詩。
開窗納盡大江秋,天半飛樓不是樓。
獨立南徐鼇絕頂,下臨北固虎回頭。
蒜山舊址空黃鶴,瓜步新城照白鷗。
好事主人酌詩客,風煙一眼到揚州。
廬陵難做定何如,請看黟川朱大夫。
秋月滿懷春滿面,視民如子吏如奴。
萬艘白粲何曾欠,百雉金城舊更無。
歸侍玉皇香案了,甘棠便是瑞蓮圖。
下泳山尖碧云起,添得奇峰三四觜。
老人登樓來看云,下瞰云端在平地。
急呼云師令執鞭,我欲乘此追群仙。
蓬萊閬風徧游覽,歸來落月滿晴川。
老子方孤悶,西山忽在旁。
回頭鄔子砦,明眼趙家莊。
試飲章江味,中涵吉水香。
望鄉儂已喜,而況到吾鄉。
后面山無數,南頭柳更多。
人家逼江岸,屋柱入滄波。
老去頻經此,重來更幾何。
牛山動悲感,曾侍板輿過。
華亭沈虞卿,惠山尤延之。每見無雜語,只說林景思。
試問景思有何好,佳句驚人人絕倒。句句飛從月外來,可羞王公薦穹昊。
若人乘云駕天風,秋衣剪菊裁芙蓉。暮宿銀漢朝蓬宮,我欲從之東海東。
西湖柳色二三月,相逢一笑冠纓絕。醉招和靖叫東坡,一吸西湖湖欲竭。
我醉自眠君自顛,路人往往指作仙。此輩何曾識此樂,識與不識俱可憐。
別時花開今已落,思君令人瘦如鶴。夢里隨君攜酒瓢,同登天臺度石橋。
瀑泉界天瀉云窟,長松拔地攙煙霄。與君聯句章未了,帝城鐘動西峰曉。
海風吹墮珊瑚枝,乃是先生寄我詩。火云燒江江水沸,君詩清涼過于水。
定知來自雪巢底,恍然坐我天臺寺。
都梁三日雪沒屋,小船行水如行陸。
山陽一朝帆遇風,大船行水如行空。
昨來牽夫凍得泣,買蘆燎衣蘆自濕。
朝來牽夫皆上船,收纜脫巾篷底眠。
樓船忽然生兩翼,橫飛直過陽侯國。
千村一抹片子時,四岸人家眼中失。
似聞咫尺是楊州,更數寶應兼高郵。
青天萬里當徑度,不堪回首都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