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文剛求蟹
遙知漣水蟹,九月已經霜。
筐實黃金重,螯肥白玉香。
塵埃離故國,詩酒寄他鄉。
苦乏西來使,何緣至洛陽。
遙知漣水蟹,九月已經霜。
筐實黃金重,螯肥白玉香。
塵埃離故國,詩酒寄他鄉。
苦乏西來使,何緣至洛陽。
我遠知道漣水的螃蟹,到九月已歷經寒霜。蟹筐里的螃蟹沉甸甸如黃金般重,蟹螯肥碩,蟹肉似白玉般清香。我遠離故鄉,在塵埃中漂泊,只能以詩酒寄托在他鄉的情懷??上鄙購奈鬟厑淼氖拐?,螃蟹怎么才能到洛陽呢?
遙知:在遠處知曉。
漣水:地名。
筐實:指筐里裝滿螃蟹。
螯:螃蟹的大鉗子。
塵埃:比喻漂泊的生活。
故國:故鄉。
西來使:從西邊來的使者。
緣:緣由,辦法。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在洛陽任職或旅居時,在九月秋寒時節,想起家鄉漣水的螃蟹,從而寫下此詩向友人文剛求蟹,以解思鄉之愁。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思鄉之情,以求蟹為切入點,突出對家鄉美食的懷念。其特點是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細膩的思鄉情感和生活情趣。
風送孤篷不可遮,山中城里總非家。臨行有恨君知否,不見籬前稻著花。
聯床初引興,?鼓忽驚心。售玉空燕市,思家祇越吟。微名人競老,古調獨何深。失路唯堪念,先予到故林。
西湖莼菜勝東吳,三月春波綠滿湖。新樣越羅裁窄袖,著來人說似羅敷。
為僧不能成佛祖,圓頂方袍安足數。儒不作圣玄不仙,章縫鶴氅空徒然。何如居士現身說,火里蓮花波里月。男兒出世不出家,身雖城市心煙霞。長生換取無生義,一日心空看及第。自稱了事老凡夫,不緇不羽不簪裾。三教圣人管不到,兄弟一門胥好道。埽室時翻貝葉文,晨鐘晚磬聲相聞。青蚨散取布金地,十字街頭作佛事。事佛仍推屋上烏,從師拾得衣中珠。衣珠拾得逢人賣,誓度有情歸凈界。憶我初從海上來,東林偶入知宗雷。侍兒機子求剃度,多謝檀那為證據。大心未了現生緣,今朝弧矢還高懸。壽佛破顏開口笑,笑道此翁正英妙。座客誰知古佛心,山僧欲語終沉吟。提起數珠一百八,請君會取無生法。
德行文章重斗南,魚符重拜寵恩覃。云開珠嶺山如畫,春滿鄞江水似藍。千里槁枯思德澤,九重梁棟屬楩楠。卻憐此日匆匆別,尊酒何時共笑談。
趙長城已久傾殘,牧馬川仍水半乾。一抹陂陀青歷歷,何人知是讀書山。
團圞千嶂抱,窈窕一屏開。翠黛愁將斂,烏云睡作堆。倚松真漫爾,藉草亦悠哉。更有陽臺雨,朝朝暮暮來。千仞郁嵯峨,纖纖翠錯磨。霧鬟篸碧玉,風幔卷青羅。鵲喜窺人語,鶯嬌倚樹歌。江花紅濕處,彷像襪凌波。
昨日流鶯今日蟬,起來又是夕陽天。六龍飛轡長相窘,更忍乘危自著鞭。
殘暑漸將消,新知許可招。鱸魚秋欲到,鷗鳥夢相撩。對雨辜紅燭,聞歌相畫橈。詩成不得寄,先稿上芭蕉。
湖光滉漾岸縈回,隔岸歸漁笑語來。若得織梭沐掛壁,恐令白日走風雷。
放舟烏石灘,上有楊梅村。趙氏乃名家,仁義以為門。我車自南華,逸思不可言。同行謝吾子,佳意更盤桓。掃室喜迎候,開此安樂樽。清飲未肯已,侑之以盤飧。足以盡我興,何必是桃源。
西風吹白雁,天半落秋聲。感此無衣客,登高賦不成。并門橫大漠,淶水繞長城。惜別那能醉,樽中酒自清。
謝氏池臺多好春,風簾水檻不凝塵。千鐘綠酒能留客,滿樹黃鸝更可人。蝶翅乍驚歌扇遠,柳花輕觸舞衣頻。醉余蕩槳城東去,正值南湖月色新。
清溪聞誦經,茆舍溪邊扃。野艇出朝霧,寒墟落曙星。禽聲山悄悄,花影水泠泠。試扣伊人戶,蓬蒿更滿庭。
厥草匪甘,厥蔬匪香。維其味之,豈曰嗜之。心焉孔焦,膽焉亟嘗。唯其苦之,是以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