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前一日大雨不止
寒食窮愁嘆陋邦,可憐終日雨淙淙。
不妨農畝連云稼,獨惜園花脫錦杠。
最苦繁聲欺屋漏,愿看霽色放春江。
明朝日出誰能料,已喜燈花照夜窗。
寒食窮愁嘆陋邦,可憐終日雨淙淙。
不妨農畝連云稼,獨惜園花脫錦杠。
最苦繁聲欺屋漏,愿看霽色放春江。
明朝日出誰能料,已喜燈花照夜窗。
在寒食節時身處這簡陋之地,窮困憂愁,可憐一整天都下著潺潺的雨。這雨對連著天邊的農田莊稼或許無妨,只是可惜了園中的花朵被打落。最讓人苦惱的是密集的雨聲伴著屋漏聲,真希望能看到雨后初晴的景色映照在春江之上。明天是否日出誰也說不準,但已經欣喜于燈花照亮了夜晚的窗戶。
寒食:傳統節日,在清明前一二日。
陋邦:簡陋的地方。
淙淙:形容水流聲,這里指雨聲。
錦杠:指花莖。
繁聲:指密集的雨聲。
霽色:雨后初晴的景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寒食窮愁嘆陋邦’可推測,詩人可能在寒食節期間身處一個條件較差的地方,遭遇大雨,由此引發了他的感慨和創作。當時或許社會環境一般,詩人自身也處于一種不得志的狀態。
這首詩主旨圍繞寒食節遇雨展開,表達了詩人的愁緒和對天晴的期盼。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細膩,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體驗和表達能力。
朝來煙雨繁。金爐香縷翻。坐久還慵立,眠多愁夢煩。掩重門、落花流水,依稀隨斷魂。
楚江流浩浩,客心飛不絕。曉盼云際樹,暝睇波上月。崇山郁嵯峨,明霞相煥發。美人把瑤草,笑倚黃金闕。遺我瓊瑤音,經歲字不滅。佳期欲有致,天道苦難越。鴻雁杳莫即,幽蘭不可結。坐看碧云生,徒令思忡惙。
不把英雄彀,移為仕進媒。邑獒群怪吠,灶婢亦驚猜。且效功成退,寧須興盡回。蕓蕓終有謝,贏得早歸來。
自笑饑腸頗自如。而今日日飽青蔬。休歌食也竟無魚。飯后灌園還是福,倦來更飲一杯無。強言安定愛新居。
三月都門晝不開,兵塵一夕捲風回。也知周室三川在,誰復秦庭七日哀。鴉啄腥風下陽翟,草銜冤血上琴臺。夷門一把平安火,定逐恒山候騎來。
百卉芬芳各有時,寒梅遇臘轉多姿。和羹預待林中實,一種天香分外奇。
吳中風物最嬌饒,百里春風酒旆搖。往往貴人留騎從,少年叢里貰金貂。
今年陽初花滿林,明年冬末雪盈岑。推移代謝紛交轉,我君邊戍獨稽沈。執袂分別已三載,邇來寂淹無分音。朝悲慘慘遂成滴,暮思繞繞最傷心。膏沐芳馀久不御,蓬首亂鬖不設簪。徒飛輕埃舞空帷,粉筐黛器靡復遺。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懷悲。
委佩晨看拜玉除,西游真食武昌魚。王孫碧草秋無際,仙掌金莖露下初。今日才名須卓茂,當年詞賦說相如。登臨若對南樓月,待爾賓鴻寄尺書。
朱戶綠窗深窈窕。閃閃華旗紅干小。相逢斜柳絆輕舟,渚香不斷蘋花老。西風吹夢草。題詩未了還驚覺。獨傷心,凄涼故館,月過西樓悄。樓外斜河低浸斗。夜已如何夜將曉。心期欲寄赤鱗魚,秋云不動秋江渺。相思千里道。多情直被無情惱。玉臺前,請君試看,華發添多少。
圣主恤民頻有詔,遠臣宣化豈無聞。激揚自古關王政,表率于今仗使君。淮水揚帆侵曉月,楚皋飛旆拂秋云。獨嗟二十年相好,復此匆匆惜袂分。
倦扶方竹杖,渴飲虎跑泉。云水無窮盡,山河自引牽。百年甘一點,萬里睹回沿。屈指羅浮下,翻疑抱犢眠。
芳草連天碧,蒼煙滿眼飛。離心正斷絕,獨宿倩誰知。
碧落英州洞,莖通直到天。御林南漢在,丹灶羽人傳。水滴成鐘乳,霞凝作寶蓮。玲瓏巨靈手,斧鑿出天然。
向來持國秉,貢禹合彈冠。予節緣心計,飛章或面謾。開陳疑已釋,騰躍事非難。覆餗長緘恨,何知便蓋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