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呈同院諸公 其三
我愧言詩賜,公真好學回。
讎書芝閣上,藏史楚山隈。
把酒論交里,連房校藝來。
知君懷水鏡,依頼免遺才。
我愧言詩賜,公真好學回。
讎書芝閣上,藏史楚山隈。
把酒論交里,連房校藝來。
知君懷水鏡,依頼免遺才。
我慚愧得到談論詩歌的賞賜,諸位真像好學的顏回。在芝閣上校勘書籍,把史書藏在楚山的山彎。一起飲酒談論交情,接連在房舍里考核技藝。知道您心懷明察的能力,依靠您能避免遺漏人才。
賜:這里指得到某種機會或待遇。
回:指顏回,孔子弟子,以好學著稱。
讎書:校勘書籍。
隈:山彎、角落。
水鏡:比喻能明察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在與同院諸公共事、交流過程中創作。當時可能處于一個有學術氛圍的環境,大家有校書、考核技藝等活動,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同院諸公的敬意和期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質樸語言展現文人之間的情誼。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交流和生活場景。
失學多因懶,非關未得師。父勞難責善,家敝易傷慈。作士無平世,為農及少時。帶經鋤自可,不日返東菑。
馀春隨五馬,千里去長安。羨子成刀夢,從人問鳥官。花迎新佩綬,草長古雩壇。政美偏多暇,言追點爾歡。
云暖沙晴花正殷,丹心戀主出鄉關。今朝別袂此杯酒,明日吟懷何處山。孤客秦淮三島夢,少年魏闕九霄班。長安問看柳園事,依舊東風任往還。
入覲初相見,升除遽不留。還尋江左路,問買浙西舟。桑梓歸應蚤,莼鱸到及秋。佇聞寬恤治,為解別離愁。
窮愁逼逼空嘆息,遠游冠在猶堪拭。伯通橋下春水流,布帆一幅千里游。芙蓉湖波綠如染,罨畫溪頭山幾點。花明月白不知夕,髣髴扁舟重入剡。舊游曾識延陵生,莫逆窮交一步兵。且作平原十日飲,安事夷齊千載名。寂寞圌山老都尉,遲我碧桃花下醉。錦江春暖浪俱香,赤城霞流山失翠。金焦遙作兩青鳧,水面飛來撲玉壺。萬里長江限南北,令人長憶孫伯符。燕子磯頭燕子飛,鳳凰臺畔柳依依。看花偶入長干寺,策杖還須到翠微。荷衣脫下白紛紛,盡是鐘山松上云。辟支洞口金光草,兜率巖中寶藏文。攝山自古多靈藥,歸來始踐徵君約。悠然置我丘壑間,高吟梁父驚猿鶴。吾笑殷中軍,廢后書空竟莫聞。又嘆阮遙集,一生當著幾兩屐。此身不帶封侯骨,朅來幸有煙霞癖。黃金朱芾求不來,白云青山隨可得。不因未了向平緣,五岳追尋孰我先。知君亦是沉冥士,寄此春游汗漫篇。
久不出城市,幽居道自尊。云深溪欲雨,樹密晝常昏。懶性惟依枕,看山輒啟門。悠然人境外,流水自潺湲。
候得南枝破玉腮,心顏今日為君開。細看苔徑無行跡,先賞應輸我獨來。
羌廬騰爽氣,非霧擁樓居。夜鶴能知我,鷦鷯甚起予。
春事何須羯鼓催,好春全看未花時。雨馀庭院湖光濕,人倚闌干夕暝遲。正會意時俄起起,到忘言處謾期期。雁湖飲散人歸后,曾問梅花復幾枝。
斗室彷徨總觸肩。美人何處種情天。一山入座同杯酒,片雨來村伴睡眠。長作客,已忘年。興來亦復過前川。東家打豆疑砧杵,回看西風野鴨船。
田郎杞菊荒三徑,文字時追二叟游。萬卷藏書多未見,老夫端擬乞荊州。
急喚艄人且繫舟,月華寺里散離憂。苔生曲徑人稀到,門對長江水自流。兩岸峰巒千古畫,一川松檜四時秋。坡仙遺墨成灰燼,老衲于今說未休。
好著金籠收拾取,莫教飛去別人家。有心待搦月中兔,更向白云頭上飛。
中興太平運,化清四海樂。祥景照玉臺,紫煙游鳳閣。
桃稱王母棗安期,酸苦辛甘各有宜。何必荔枝稱絕品,鼎鈞滋味合兼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