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一日晨興三首 其二
端居歲已宴,杖履亦蕭然。
云露窗前日,秋明樹外天。
大江寒欲落,諸嶺霽逾鮮。
白首無聊劇,昏昏只醉眠。
端居歲已宴,杖履亦蕭然。
云露窗前日,秋明樹外天。
大江寒欲落,諸嶺霽逾鮮。
白首無聊劇,昏昏只醉眠。
閑居時一年已近尾聲,拄著拐杖漫步也顯得冷清。云霧和露水映襯著窗前的日光,秋意明朗展現出樹外的天空。大江的水帶著寒意似要退落,眾多山嶺雨后初晴愈發鮮艷。我白發蒼蒼無聊至極,昏昏沉沉只能借酒入眠。
端居:閑居。
歲已宴:一年已到盡頭,宴,通“晏”,晚。
杖履:拄杖漫步。
蕭然:冷清、寂寞的樣子。
霽:雨后或雪后轉晴。
無聊劇:極其無聊。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歲已宴”“白首”等可推測,可能是詩人晚年在一年將盡時,閑居生活中因孤寂無聊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晚年的孤寂無聊。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秋景襯托心境。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特定時期的情感與創作風格。
西入山門十里程,粉墻書字甚分明。
蕭帝壞陵深虎跡,
何必更將空色遣,眼前人事是浮生。
江邊離別心,言罷各沾襟。
以我去帆遠,知君離恨深。
云開孤鳥出,浪起白鷗沈。
更作來年約,陽臺許伴尋。
詩人中最屈,無與使君儔。
白發雖求退,明時合見收。
登山猶自健,縱酒可多愁。
好是能騎馬,相逢見鄂州。
孤亭臨絕岸,猿鳥識幽蹊。
花落曾誰到,詩成獨未題。
潮痕經雨在,石筍與杉齊。
謝守便登陟,秋來屐齒低。
方物就中名最遠,只應愈疾味偏佳。
若交盡乞人人與,采盡商山枳殼花。
慵拙幸便荒僻地,縱聞猿鳥亦何愁。
偶因藥酒欺梅雨,
世人若便無知己,應向此溪成白頭。
丹頂分明音響別,況聞來處隔云濤。
情懸碧落飛何晚,仙郎為爾開籠早,莫慮回翔損羽毛。
隔煙花草遠蒙蒙,
恨個來時路不同。
正是停橈相遇處,
鴛鴦飛去急流中。
青春思楚地,閑步出秦城。
滿眼是岐路,何年見弟兄。
煙霞裝媚景,霄漢指前程。
盡日徘徊處,歸鴻過玉京。
浮生猶役役,未得便尋真。
白日如無路,青山豈有人。
煙收遙岫小,雨過晚川新。
倚杖何凝望,中宵夢往頻。
處世唯據衲,禪門幾歲寒。
法空無所染,性悟不多看。
竟日門長掩,相逢草自殘。
有時尋道侶,飛錫度峰巒。
白頭為郡清秋別,山水南行豈覺賒。
楚老只應思入境,務退唯當吟詠苦,留心曾不在生涯。
干上非無援,才多卻累身。
云霄未得路,江海作閑人。
久別唯謀道,相逢不話貧。
行藏一如此,可便老風塵。
識來無定居,此去復何如。
一與耕者遇,轉將朝客疏。
資身唯藥草,教子但詩書。
曾許黃庭本,斯言豈合虛。
窗下聞雞后,蒼茫映遠林。
才分天地色,便禁虎狼心。
是處程涂遠,何山洞府深。
此時堪佇望,萬象豁塵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