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白體贈晁無咎 其二
江南歲晚水風寒,鈴閣無人晝掩關。
過雨樓臺宛溪市,新霜松竹敬亭山。
不悲仕宦從來拙,所喜形骸絕得閑。
山妓村醪君莫笑,亦勝苜蓿滿朝盤。
江南歲晚水風寒,鈴閣無人晝掩關。
過雨樓臺宛溪市,新霜松竹敬亭山。
不悲仕宦從來拙,所喜形骸絕得閑。
山妓村醪君莫笑,亦勝苜蓿滿朝盤。
江南年末時節,水面風寒,官署中無人,白天房門緊閉。雨后的樓臺在宛溪之畔的街市,新霜下的松竹挺立在敬亭山上。我不悲嘆自己仕途一直不順,高興的是身體能徹底清閑。你別笑話山中歌女和村釀濁酒,這也勝過滿盤苜蓿的清寒朝食。
歲晚:年末。
鈴閣:指官署。
宛溪市:宛溪之畔的街市。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仕宦:仕途,做官。
形骸:指人的身體。
山妓:山中歌女。
村醪:村釀的濁酒。
苜蓿:一種植物,常指清寒的食物。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晁無咎即晁補之,北宋文學家。詩人仕途或許不順,在此背景下創作此詩,表達自己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對仕途的淡泊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清閑生活的向往和對仕途的超脫。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創作風格。
相思恨不見,今子去長沙。
幸有國百里,可憐天一涯。
春風洞庭水,殊俗楚人家。
回首傷卑濕,知君髪易華。
后皇富佳樹,柑實掩群眾。磊落驪珠圓,參差金壺重。
剖丹瓊瑤碎,蓄潤霜雪凍。封苞萬里險,照耀高堂供。
憶昔伯禹籍,蒼茫闕斯貢。及乎騷人賦,流落遺爾頌。
反登橘柚輩,海物隨錯綜。圖諜迷萬世,不平竟誰訟。
頗疑古未有,彼故得豪縦。溟海通蓬萊,近由仙者種。
又疑美過絕,讒口斥不用。寂寥三王時,此理彌可痛。
安得舉其族,北遷越巖洞。歲比萬戶封,蠲煩與人共。
齊秦誰謂遠,烽火自相通。
消息雌雄國,關防百二同。
流光下滄海,飛焰避驚鴻。
不及承平日,空悲垂白翁。
南服已卑濕,隆冬方晏溫。
夏蟲輕火伏,葛履易霜繁。
誰復謀吹律,吾真笑負暄。
爰居或避地,亦慰異鄉魂。
詩書謀國體,談笑卻邊塵。
已矣今成昔,歸來悲故人。
余忠焚諫草,遺恨畫麒麟。
禁角聞鼙鼓,能無憶虎臣。
君不見九府圜法傾東鄰,齊公大刀又日新。
君不見黃牛白腹蕩滄海,亡新錯刀忽遽改。
一盈一虛更貿遷,勢如流波不復還。
邇來上下各千歲,何異俛仰須臾間。
王伯之事百存一,況此錢刀握中物。
愚智共盡令人悲,興廢相尋空史筆。
前有一樽酒,浩歌為君壽。
君能識此當日醉,身世悠悠復何有。
園林自有主,風雨苦無情。
密葉枝枝綠,飛花片片輕。
眼看春不住,醉任酒頻傾。
何處鶯求友,時聞囀一聲。
浮飆解重陰,白日麗青天。
凜凜秋氣肅,蕭蕭風景鮮。
脂車駕我馬,覽物往于田。
幽興未能盡,中途復來旋。
古人不可及,獨往秖自憐。
豈若偃吾室,優游以忘年。
遠身適荊楚,苦掾寄書題。
他日相思甚,終年引望迷。
銷憂峴山醉,招隱鹿門樓。
勿以徒勞故,全家自此攜。
重山抱城起,清川帶野回。深嚴古佛寺,嵽嵲聳高臺。
此地宜眺覽,冠絕都城隈。遠近見千里,令人心目開。
憶在七月中,丞相自魏來。百官迎道傍,休騎茲徘徊。
衣冠相勝凌,塵土如炎灰。我隨眾人趨,出入再歷階。
不得及此時,披襟濯氛埃。至今意耿耿,負愧不可裁。
邇來讀君詩,足慰平生懷。忽如升其巔,四顧心悠哉。
往者不可及,信陵久已頹。來者不可見,孔侯與孫崔。
古今殊茫茫,慨嘆成歡哀。會復從君游,于焉謝崔嵬。
達人視天下,輕重如浮云。
震雷不經聽,蟲飛寧足分。
吾慕龐德公,谷口自耕耘。
身世兩相棄,放言麋鹿群。
此風久難尚,之子今復聞。
我亦問津者,滔滔遠慚君。
荒居人跡絕,但覺歲月頹。
北風不我欺,吹雪天上來。
入戶時繽紛,當軒肆徘徊。
有情知相親,高臥未足哀。
他日門晝關,今旦門早開。
開門將誰為,南山玉崔嵬。
回舟武昌郭,暫往樊水上。
樊水何清冷,樊山亦孤壯。
壽藤驗百歲,喬木過十丈。
絕俗殊崎嶇,攀緣幸可傍。
林端見漁舍,戶牖相背向。
雞犬鳴云中,神仙豈殊狀。
昔聞元次山,于焉寄荒浪。
鄰里俱已非,陵谷平得喪。
茅茨固微物,蕪滅不可訪。
向乏數卷書,終隨眾人葬。
清時易直道,末俗擯高尚。
陳跡成渺茫,孤吟屢惆悵。
方池亦通舟,水色涵碧霄。
解舟不用楫,漾漾隨風飄。
中河乍縱橫,顧眄幽興饒。
白鳥逃人飛,赤鯉時復跳。
稍與外物遠,解襟歌且謠。
安知抱憂思,謂我士也驕。
歳晚見黃菊,悲秋空復情。
故人豈知我,朋酒適平生。
舉杯遠相屬,目盡歸鴻聲。
醉眠東籬下,此亦淵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