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雨四首 其三
朝雨沒田夜崩屋,下民何罪罹此毒。
天公行雨須命龍,那知人欲食龍肉。
玄云幕天不可決,日烏戢翼愁旸谷。
區(qū)區(qū)昏墊未足憂,當念波濤翻地軸。
朝雨沒田夜崩屋,下民何罪罹此毒。
天公行雨須命龍,那知人欲食龍肉。
玄云幕天不可決,日烏戢翼愁旸谷。
區(qū)區(qū)昏墊未足憂,當念波濤翻地軸。
早上的雨淹沒了田地,夜里的雨沖垮了房屋,百姓有什么罪過要遭受這樣的苦難。天公降雨要命令龍來執(zhí)行,卻不知有人想吃龍肉。黑色的云幕布滿天空難以消散,太陽收起了翅膀,在旸谷發(fā)愁。這點水災還不值得憂慮,應當擔心那波濤會掀翻大地的軸心。
沒:淹沒。
罹:遭受。
玄云:黑云。
決:消散。
日烏:古代神話中太陽里有三足烏,這里代指太陽。
戢翼:收斂翅膀。
旸谷:傳說中日出的地方。
昏墊:指困于水災。
地軸:古代傳說大地有軸。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nèi)容推測,當時可能遭遇了嚴重的暴雨洪澇災害,百姓生活困苦。詩人目睹此景,心懷悲憫,寫下此詩表達對百姓的同情和對災情的擔憂。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水災給百姓帶來的災難,突出了詩人對民生的關注。其特點是情感強烈、描寫生動。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體現(xiàn)了詩人關心社會現(xiàn)實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
風吹灤水涌如淮,十萬雕弓飲馬來。長嘯一聲鞭影動,金鞍飛過李陵臺。
當年張李國長城,翻向天涯問大鈞。爭似圣朝公道在,廟堂端要讀書人。
解印初從栗里歸,壺觴日日醉東籬。門前五柳俱搖落,祇有黃花是故知。
滄波洗屐出柴關,漁釣何人到此間。江水未漂何胤室,竹林深掩戴颙山。三輪公調(diào)年來異,四壁家徒日共閑。涇上樵風今可帆,夕陽長望一蓑還。
長江東來水滔滔,誰謂江廣不容刀。中有喬家女兒淚,何意師昏隨二豪。龍虎方爭欲相啖,鸞鳥鎩翮將安逃。不見當時老諸葛,獨聘丑婦何其高。
百中巧爭能,一呼眥欲裂。眼底無秋毫,空中有毛血。
落葉滿城隅,南歸感歲徂。海邊曾種玉,市上憶懸壺。山近煙嵐薄,江寒島嶼孤。惜無黃犢賣,從子住東湖。
軟泥香處落花頻,千里重來已暮春。昔日空梁還舊壘,今年清署是新人。飛飛尚憶堂前夢,裊裊如矜掌上身。莫學趨炎向華屋,忽看南舍又東鄰。
漁師指點蓬瀛好,幾人曾見神仙老。羽化上青天,浮云供我眠。云邊斜素月,映出千山雪。山下是吾鄉(xiāng),事事斷人腸。
妍英弄芳意,柳色含春姿。物華浩無涯,駘蕩東風吹。東風日以熙,草色日以滋。青春萬里道,游子有所思。浮云漏白白,宿露朝已晞。攀條惜婉麗,忽得瑛瓊枝。芳悰未有托,暮景已西馳。菁華難復恃,結(jié)蘤聊自怡。
貧居側(cè)近曳裾坊,老病歸來葺草堂。芍藥玉盤花更大,枇杷金彈子能黃。每移棋局多依竹,自理琴弦不下床。稚子扶持日卓午,下階先占樹陰涼。
笑吾生、為緣凡骨,神仙親遇難度。隨群逐隊埃塵里,年少遽成衰暮。忙退步。這鳳翼、龍鱗老拙難攀附。況當末路。亟納祿投閑,養(yǎng)疴延壽,隨意做詩賦。懸弧旦,罔極親恩已負。持身惟謹清素。繁華易歇同朝露,嘆幾個人能悟。非義富。非義貴、石崇元載何須慕。乘除有數(shù)。全晚節(jié)尤難,粗衣淡飯,天自管分付。
不教雪夜相思凍。梅花瘦影燈生夢。驛路共征袍。心隨孤雁遙。邊城春欲動。擬作江南頌。詩意透瓊簫。憐君怎寂寥。天寒無火慚留宿。幼兒溺被君眠熟。冷淚濕孤燈。羈魂霜夜清。東西鄰有伴。不使窮忘戰(zhàn)。風物屬吾徒。門前浮碧湖。
龍筋鶴骨老催頹,百尺脩圍折巨雷。倦鵲飛來空百繞,踏枝不著又驚回。
池邊草色迎人綠,庭下榴花照地紅。曉獻瑤觴千萬壽,鳴梢聲入寶慈宮。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