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黃澤簡亭
使者旌麾開晝陰,幽亭萬個竹竿深。
月乘佛界生清影,風入僧垣作好音。
活國五年持節手,補天三尺轉圜心。
召還有命方乘傳,莫遣幽人氣象侵。
使者旌麾開晝陰,幽亭萬個竹竿深。
月乘佛界生清影,風入僧垣作好音。
活國五年持節手,補天三尺轉圜心。
召還有命方乘傳,莫遣幽人氣象侵。
使者的旌旗儀仗驅散了白晝的陰霾,幽靜的亭子深藏在眾多翠竹之中。月光灑在佛界生出清冷的影子,風吹進僧院傳來悅耳的聲音。您有治理國家五年持節的才能,還有如補天般靈活應變的心思。朝廷已下令召回您,莫讓這隱居之人的氣象影響您。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旌麾:旌旗儀仗。
萬個:指很多竹子,“個”是竹子的計量單位。
佛界:佛地,此處指與佛教相關的地方。
僧垣:僧院的圍墻,代指僧院。
活國:治理國家。
持節: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執符節以為憑證,后泛指奉命出使或任職。
轉圜:轉動圓形器物,比喻事情能靈活變通。
乘傳:乘坐驛車。
幽人:隱居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友人可能在某地任職,且有佛教相關的環境,友人即將被朝廷召回。詩人依照友人詩的韻腳和次序創作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情感和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贊賞友人的才能并期待其為朝廷效力。其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結合,語言典雅有韻味。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唱和交流。
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 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 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 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侖西,何時復回翔。 但恨處非位,愴悢使心傷。
朝陽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 齊景升丘山,涕泗紛交流。 孔圣臨長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來者吾不留。 愿登太華山,上與松子游。 漁父知世患,乘流泛輕舟。
獨坐空堂上,誰可與歡者? 出門臨永路,不見行車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曠野。 孤鳥西北飛,離獸東南下。 日暮思親友,晤言用自寫。
駕言發魏都,南向望吹臺。 簫管有遺音,梁王安在哉? 戰士食糟糠,賢者處蒿萊。 歌舞曲未終,秦兵已復來。 夾林非吾有,朱宮生塵埃。 軍敗華陽下,身竟為土灰。
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 秋風吹飛藿,零落從此始。 繁華有憔悴,堂上生荊杞。 驅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況戀妻子。 凝霜被野草,歲暮亦云已。
天地絪缊,元精代序。 清陽曜靈,和風容與。 明日映天,甘露被宇。 蓊郁高松,猗那長楚。 草蟲哀鳴,鸧鹒振羽。 感時興思,企首延佇。 于赫帝朝,伊衡行輔。 才非允文,器非經武。 適彼沅湘,托分漁父。 優哉游哉,爰居爰處。
八年繞膝今成夢,傷心不堪回首。掌上珠沉,懷中月冷,恰是燒燈時候。
韶光依舊。嘆一現曇花,罡風吹瘦。盼爾重來,今生已矣那能彀。
聰明怎偏不壽。檢斷紙零箋,淚痕盈袖。飄渺泉臺,凄涼人世,幾個黃昏清晝。
茶前飯后。每誤喚兒餐,寸心酸透。空奠椒漿,冥途知也否。
昨日曾將今日期,出門倚杖又思惟。 為僧只合居巖谷,國士筵中甚不宜。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問取 一作:喚取)
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枝上有黃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云深處,浩氣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紅露濕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短笛橫吹 一作:吹笛風斜)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佳人佩明月,笑語含春姿。 手握幽蘭叢,照影沮漢湄。 少年治游子,行樂方及時。 折苕戲相贈,玉色頩自持。 歸來種白璧,日漚文錦絲。 加幣俗聘君,常恐歲月遲。 終然不可諧,翕欻聽所之。 愿言遺薌澤,遠慰千里思。
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黃花白發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樓一味涼。
此身天地一蘧廬,世事消磨綠鬢疏。 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