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處道都曹丈挽詞
凄涼正始后,尚復有斯人。
慟哭亦云已,傷心難重陳。
傳家雙令器,懷德萬遺民。
尚想典刑在,蕭然老鶴身。
凄涼正始后,尚復有斯人。
慟哭亦云已,傷心難重陳。
傳家雙令器,懷德萬遺民。
尚想典刑在,蕭然老鶴身。
自正始時期那種美好風氣衰微后,凄涼之中還能有像您這樣的人。痛哭也該停止了,但內心的傷心卻難以再次訴說。您留下兩個優秀的兒子傳承家業,心懷仁德讓眾多百姓懷念。還能想象您的風范仍在,宛如那瀟灑出塵的老鶴之身。
正始:三國魏齊王曹芳年號(240 - 249),這一時期的文人風尚、文學風格有獨特特點,這里借指美好的時代風氣。
斯人:這個人,指李處道。
令器:優秀的人才,這里指李處道的兒子。
典刑:同“典型”,指可為人師表的榜樣、風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風氣可能不如以往美好,李處道這樣品德高尚的人離世,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挽詞。
這首挽詞主旨是哀悼李處道,突出其品德和風范。特點是情感深沉,借古喻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人們對品德高尚者的敬重。
丹詔曾沾錫虎符,一官如隱臥三吳。閑尋春色來黃嶺,細詠周詩到白駒。何必蛟龍終得雨,須知鸞鳳已能雛。不堪玉樹埋秋草,欲吊無因致束芻。
眾星累累如連貝。江河四海如衣帶。
碧梧和露滴清秋。小庭幽。翠煙流。羞帶一襟,明月上危樓。苦恨秋江風與月,偏管斷,這些愁。此情空道兩綢繆。信悠悠。幾時休。到得如今,刬地見無由。擬待不能思想得,無限事,在心頭。
傲忽玩世,浮沉隨時。不清不和,匪惠匪夷。滑稽自賢,俳優是視。諷諫時益,吾差有取。
斷霞歸鳥隔山鐘,日過西山轉海空。長恨南城催曉急,五更吹角怨秋風。
卜筑蓬蒿一徑斜,池塘新綠映窗紗。蒲團坐到忘機處,不覺春風度落花。
即使重裘也覺寒,推蓬枕畔見層巒。去憎亂石堆高岸,歸愛輕帆吼夜湍。無數云霞迂笑傲,幾多鷗鳥自蹣跚。近懷不是重重惡,一月那傷行路難。
凈侶騷人絕勝緣,上方明月照離筵。天香雅愛飄靈鷲,莫倚淮南桂樹篇。
邊城史跡自堪誇,猶有殘墻半委沙。孤月蒼茫生塞外,一鞭寂寞指天涯。明妃淚落西江冷,商女歌殘北斗斜。夜市烤羊燈影黯,且憑杯酒說胡笳。
即看芳草入新年,豈有椒花媚遠天。多病獨愁雙鬢改,故人相對一燈懸。匆匆歲色歸鶯燕,冉冉春聲動管弦。明日試從高閣望,陽和多在五云邊。
新秋遣悶只圍棋,病不銜杯亦廢詩。對局蕭然兩無語,個中君子有爭時。鷺落寒江鴉點汀,晴窗飛雹擊槃聲。方圓動靜隨機見,清簟疏簾眼倍明。
江上釣魚翁,不識家何處。我恨淩溪未得朋,安得與君同去住。
重器推隆棟,馳光逐逝川。人應騎尾宿,歲亦在辰年。文思精天下,忠謀盡帝前。唯無豐室累,清白是家傳。
濯纓與濯足,均是滄浪水。個里不勝清,渭神爽應泚。
朝天車馬去粼粼,相送江頭已暮春。補袞仲山初拜命,舞衣萊子又違親。他方士庶思廉吏,今日風裁倚直臣。歸到朝端秋正好,鳳鳴應得慰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