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別普濟二首 其二
孤城淮北晚鐘殘,落日橋邊送客鞍。
物外樓臺秋更豁,山深松竹晚多寒。
窗風細細侵衣冷,簷雨蕭蕭到夜闌。
佳境欲留嗟不可,塵埃蹤跡但悲嘆。
孤城淮北晚鐘殘,落日橋邊送客鞍。
物外樓臺秋更豁,山深松竹晚多寒。
窗風細細侵衣冷,簷雨蕭蕭到夜闌。
佳境欲留嗟不可,塵埃蹤跡但悲嘆。
淮北的孤城在傍晚傳來殘落的鐘聲,夕陽下我在橋邊為友人送別。超脫塵世的樓臺在秋意中更顯開闊,深山里的松竹到傍晚透著陣陣寒意。窗外微風細細,侵入衣服讓人感覺寒冷,屋檐的雨蕭蕭而下直到夜深。如此美好的境地想要留住卻不能,我在塵世的行跡只能讓人悲嘆。
孤城:孤立無援的城,這里指淮北的城。
殘:殘落。
物外:超脫于塵世之外。
豁:開闊。
夜闌:夜深。
塵埃蹤跡:指在塵世中的行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孤獨、落寞的時期,在淮北的孤城送別友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并抒發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秋景襯托離情和自身的悲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掩炮無聲若息兵,寧知自守正圖贏。謀臣似雨多群策,猛將如云為肆征。雙馬飲泉攻玉壘,一車當路破金城。降王縛盡方無敵,豈肯和戎事兩平。
憑窗遙看一長洲,二水圍城氣勢遒。正是晴空三萬里,半窗斜日過嘉州。
碧云深,碧云深處路難尋。數椽茅屋和云賃。云在松陰。掛云和八尺琴,臥苔石將云根枕,折梅蕊把云梢沁。云心無我,云我無心。
學道空山水月深,丹成初試馬蹄金。猶馀一勺丹泉水,洗盡人間名利心。
千載江濱季子宮,聯鑣款謁驟西風。清名長逐秋潮壯,遺跡應隨夕照空。管領物華輸酒圣,平章古意屬詩翁。想君岸幘風塵表,笑我埋頭雁鶩中。
黃鶴樓前系短橈,離魂湘水不須招。云連魏闕瞻猶近,路比厓州去未遙。一雁叫霜天欲暝,亂山隨馬凍初消。河橋欲贈無楊柳,獨有松枝最后凋。
丁令飛升去,千年始一歸。琳宮況廬岳,煙闕替塵機。洞口斜暉入,蒼崖素練飛。水云會作伴,愧我薜蘿衣。
玉廬墨妙世無同,九畹高情更所工。捐佩昔曾過澧上,浩歌今望在云中。娟娟奕葉承家澤,淡淡幽香媚國風。莫把騷詞煩宋玉,賦成還到楚王宮。
遠桃舒淺紅,獨柳蔭馀綠。烏犍何從來,駢首度川曲。春波浩沄沄,好雨夜初足。憐此耕力疲,田翁能羈束。
別時攜手上河梁,兩岸相看即異鄉。獨立蒼茫歸騎晚,春來月色倍如霜。
為我彈冠,相慶罷、壯懷未歇。平生事、師行愛重,友朋情烈。秋樹齊張天半錦,飛虹欲跨江心月。喜歸來、又續少年游,馳騁切。原上雨,關外雪。百卉綻,諸蟲滅。撥鴻濛試補,海隅天缺。概率一編有底蘊,詩詞千首真心血。起寒蛟、勺水亦波瀾,翔陵闕。
仰斗三年未見韓,忽驚玉節下云端。郡廚自笑尊無酒,賓館誰教澧有蘭。鐵漢樓前松葉暗,曲江祠畔杏花寒。悠肰感古傷今意,匣底清冰再四看。
幾番落葉樹陰殘,說與山人更不看。春日花連小東白,暮年草創大還丹。月車長繞吳天角,石影生從太極前。只把蟠桃分歲月,一花一實一流年。
異種傳來百寶裝,花開應不比尋常。春城定惹游人看,潑卻新醅滿甕香。
榜舟渡長浦,搔首望遙山。西界出吳道,東臨入越關。到家諒匪遠,跋馬勢不前。懷祿吾豈敢,行路古所難。獨有山上云,既出復知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