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仆射司馬文正公挽詞四首 其二
辭爵浮云外,安民反手中。
山林獨往意,袞繡太平功。
布被終身儉,貂冠一命崇。
他年兩行淚,碑下泣羊公。
辭爵浮云外,安民反手中。
山林獨往意,袞繡太平功。
布被終身儉,貂冠一命崇。
他年兩行淚,碑下泣羊公。
推辭爵位視若浮云之外,安撫百姓易如反掌之中。心懷山林獨往的隱逸意趣,身著官服建立太平的功勛。終身使用布被保持儉樸,頭戴貂冠更顯官爵尊崇。他年兩行悲淚,定在碑下像哭羊公般泣悼。
仆射(pú yè):唐宋時期尚書省長官,位高權重。
司馬文正公:即司馬光(1019-1086),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謚“文正”,世稱涑水先生。
袞繡(gǔn xiù):古代帝王及上公的禮服,此代指高官身份。
貂冠:以貂尾為飾的冠冕,為古代高級官員的朝服,象征顯貴。
羊公:指西晉名將羊祜,其死后百姓見其碑輒泣,稱“墮淚碑”,此處借指司馬光受民愛戴。
此詩為司馬光去世后所作挽詞之一。司馬光作為北宋重臣,主持編纂《資治通鑒》,以清廉剛正著稱。詩中回顧其生平功績與品格,反映時人對其德業的高度推崇。
全詩緊扣司馬光“文正”謚號,從辭爵安民、隱逸情懷、儉樸品格、功績影響多角度刻畫其形象,借羊祜典故深化追思,是宋代挽詩中“以史傳詩”的典型之作。
橫海功名百戰身,
上將軍蹶太無因。
出師楊仆身先喪,
必死殷侯語竟真。
一槊威棱寒米賊,
九重哀淚恤波臣。
瞻天未遂平生愿,
但畫凌煙亦有神。
裁紅暈碧明窗靜。無聊戲為花留影。傲骨本珊珊。霜華獨耐寒。
連朝風又雨。夢鎖天涯路。烽火滿江城。何時解甲兵。
剩欲栽蔬抵食魚,蠹繁骨立謾長吁。畦丁傴背揮叢彗,雞母將雛啄淺蕪。菜字元修須雨長,菁名諸葛待霜腴。閉門欲吃無憂飯,已戒應門早了租。
稻畦已改翻泥細,麥隴初分趁勢斜。觳觫倦耕眠樹下,畢逋得食下天涯。嫩晴微雨調時序,臘雪春風潤土砂。避地山村成保社,倚需湯餅及鄰家。
丘壑身存鬢任頹,柴扉深掩草堂開。
三春燕語幾人問,昨日漁舟特地來。
僮煮碎香凝白室,鳥翻層葉墮青梅。
離心轉劇留連地,延佇高高只古臺。
天風吹云車,直上九萬里。
當頭閶闔開,來往古仙子。
麻姑驂鸞行,白發垂兩耳。
知閱幾滄桑?朱顏非昔比。
仙家日月長,衰老亦如此。
卻笑下界人,采藥求不死。
天路逢安期,邀余浮綠蟻。
大醉踏月歸,托宿瑤池里。
胡騎長驅彼一時,而今墓木不須悲。君看一例參天起,那異南枝與北枝。
巍峨廟貌傍忠墳,千載長埋碧血殷。東海鯨波誰可靖,只今惜少岳家軍。
予歸假闔廬,
守曰于我館。
風雨已遁逃,
云山況奇觀。
徑坂形聲詩,
蓬萊名遂遠。
求仁居之安,
是宅靡有間。
淡蕩羲皇臥,英雄河朔杯。
斯人難復起,古道日塵埃。
斗捷山多徑,全生木不才。
兩端終易剖,決策是歸來。
勁弧卓地響藤弦,
筱笴雛翎發疊連。
也學顏行齊稽首,
射生好手試叉前。
惜春花吐小春馀,海上風光最可書。度曲韋娘青玉案,吹簫子晉綵云車。時稱隱操誰能識,天與遐齡不待需。鳳嘴作膠鸞可續,明年看弄掌中珠。
阿妹歸來稱壽馀,諸甥又撿紱麟書。關西雀鳣推前輩,渭上態羆載后車。北海酒尊能自獻,南山詩句不勞需。花前燕坐看花甲,百轉千回一貫珠。
好時光。
漸天長。
正月游蜂出蜜房。
為人忙。
探春最是沿河好。
煙絲裊。
誰把柔條染嫩黃。
大文章。
多情賦得相思分。便攬斷、愁和悶。萬種千般說不盡。吃他圈樻,被他拖逗,便佛也、須教恨。
傳消寄息無憑信。水遠山遙怎生奔。夢也而今難得近。伊還知道,為伊成病,便死也、誰能問。
門掩衰頹又暮春
這些病痛與誰陳
百城若有歸來者
方見文殊一臂伸
嶰谷蕭蕭綠玉林,佳人截作夜龍吟,珠簾繡戶流清音。
流清音,澈洞府。降列仙,宴王母。
礱石施丹雘
凌云勢亦孤
如何千種相
并在一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