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宿慈氏院晨起
痛飲淋漓半夜醒,披衣坐待曉窗明。
風松一夕清無限,罏火三更暖有情。
孤閣鳴鐘天黯慘,寒山戴雪晚崢嶸。
年來漸向深杯怯,強學劉伶欲解酲。
痛飲淋漓半夜醒,披衣坐待曉窗明。
風松一夕清無限,罏火三更暖有情。
孤閣鳴鐘天黯慘,寒山戴雪晚崢嶸。
年來漸向深杯怯,強學劉伶欲解酲。
痛快暢飲到深夜方才醒來,披著衣服坐等清晨的窗兒明亮。風過松林整夜清涼無限,爐中炭火三更時分溫暖含情。孤閣傳來鐘聲天色昏暗,寒山頂覆積雪夜晚更顯高峻。近年漸漸害怕多飲酒,勉強學劉伶想借酒解醉意。
淋漓:形容酣暢、痛快的樣子。
罏火:爐中的炭火。罏,同“爐”。
黯慘:昏暗、暗淡的樣子。
崢嶸:形容山勢高峻突兀。
深杯:指大量飲酒。
劉伶:魏晉名士,“竹林七賢”之一,以嗜酒著稱,曾作《酒德頌》。
解酲(chéng):解除酒病,醒酒。酲,酒后神志不清的狀態。
此詩或作于作者中年時期。某次夜宿慈氏院時,因痛飲后深夜醒轉,靜候天明之際觀察周圍環境(風松、罏火、鐘聲、雪山),結合自身近年飲酒態度的變化(從酣飲到怯酒),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詩以“醉宿晨起”為線索,通過夜宿時的所見所感,既描繪了自然與生活場景的細膩畫面,又展現了作者對飲酒態度的轉變,情感真實,語言質樸,體現了對生活細節的敏銳捕捉。
擲下籬觴指亂山,趨程不待鳳笙殘。
花邊馬嚼金銜去,樓上人垂玉筯看。
柳陌雖然風裊裊,蔥河猶自雪漫漫。
殷勤莫厭貂裘重,恐犯三邊五月寒。
溪山兵后縣,風雪旅中人。
迫夜愁嚴鼓,沖寒托軟巾。
摧藏名字在,疏率饌殽真。
今代徐元直,高風自可親。
又掛朝衣一自驚,始知天意重推誠。
青云有路通還去,白發無私健亦生。
曾避暖池將浴鳳,卻同寒谷乍遷鶯。
宦途巇崄終難測,穩泊漁舟隱姓名。
窮居無公憂,私此長夏日。
蚊蠅如俗子,正爾相妒嫉。
麾驅非吾任,遁避亦無術。
惟當俟其定,靜坐萬慮一。
百越風煙接巨鼇,還鄉心壯不知勞。
雷霆入地建溪險,星斗逼人梨嶺高。
卻擁木綿吟麗句,便攀龍眼醉香醪。
名場聲利喧喧在,莫向林泉改鬢毛。
敏手何妨誤汰金,敢懷私忿??羊斟。
直應宣室還三接,未必豐城便陸沈。
熾炭一爐真玉性,濃霜千澗老松心。
私恩尚有捐驅誓,況是君恩萬倍深。
旅寓在江郊,秋風正寂寥。
紫泥虛寵獎,白發已漁樵。
事往凄涼在,時危志氣銷。
若為將朽質,猶擬杖于朝。
跡暗心多感,神疲夢不游。
驚舟同厭夜,獨樹對悲秋。
晚角和人戰,殘星入漢流。
門前早行子,敲鐙唱離憂。
幾行歸去盡,片影獨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獨下遲。
渚云低暗度,關月冷遙隨。
未必逢矰繳,孤飛自可疑。
征途安敢更遷延,冒入重圍勢使然。
眾果卻應存苦李,五缾惟恐竭甘泉。
多端莫撼三珠樹,密策尋遺七寶鞭。
黃篾舫中梅雨里,野人無事日高眠。
流落常嗟勝會稀,故人相遇菊花時。
鳳笙龍笛數巡酒,紅樹碧山無限詩。
塵土十分歸舉子,乾坤大半屬偷兒。
長楊羽獵須留本,開濟重為闕下期。
萬古離懷憎物色,幾生愁緒溺風光。
廢城沃土肥春草,野渡空船蕩夕陽。
倚道向人多脈脈,為情因酒易倀倀。
宦途棄擲須甘分,回避紅塵是所長。
誰家朱閣道邊開,竹拂欄干滿壁苔。
野水不知何處去,游人卻是等閑來。
南山氣聳分紅樹,北闕風高隔紫苔。
可惜登臨好光景,五門須聽鼓聲回。
哀猨聽未休,禪景夜方幽。
暫得同僧靜,那能免客愁。
影搖云外樹,聲褭月中秋。
曾向巴江宿,當時淚亦流。
建元看別上元燈,處處回廊鬬火層。
珠玉亂拋高殿佛,綺羅深拜遠山僧。
臨風走筆思呈惠,到曉行禪合伴能。
無限喧闐留不得,月華西下露華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