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思京輦舊游三首 其一
萬雉春城逼絳霄,
上元雕輦盛游遨。
遲遲瑞日低彤傘,
焯焯榮光上赭袍。
云卷朱簾開彩雉,
山盤玉闕枕仙鰲。
長安一別將華發,
溪竹山城夜寂寥。
萬雉春城逼絳霄,
上元雕輦盛游遨。
遲遲瑞日低彤傘,
焯焯榮光上赭袍。
云卷朱簾開彩雉,
山盤玉闕枕仙鰲。
長安一別將華發,
溪竹山城夜寂寥。
春日的京城城墻高峻,幾乎逼近紅色的云霄;上元節時,裝飾華美的帝王車駕載著眾人盛游。緩緩移動的吉祥太陽低照著紅色車傘,明亮的光輝映照在皇帝的赤褐色朝服上。云氣卷動朱紅門簾,露出繪有雉鳥的彩飾;山巒環繞著玉砌宮闕,如枕在傳說中負載仙山的巨鰲之上。自別長安后我已漸生華發,如今在這溪竹環繞的山城,夜晚更顯孤寂。
萬雉:古代計算城墻面積的單位,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此處形容城墻高大。
絳霄:赤色天空,指高空。
雕輦:裝飾華美的帝王車駕。
赭袍:皇帝的赤褐色朝服。
彩雉:繪有雉鳥圖案的門簾,代指宮闕裝飾。
玉闕:宮殿的美稱。
仙鰲:傳說中負載仙山的巨鰲,此處形容宮殿根基穩固。
華發:花白頭發,指年老。
此詩當為作者離開京城后,于某個上元節追憶舊游所作。詩人曾親歷京城上元的繁華盛景,如今身處偏遠山城(‘溪竹山城’),歲月流逝(‘將華發’),故借詩寄寓對京城生活的懷念與身世變遷的感慨。
全詩以‘思舊游’為核心,前半鋪陳京城上元的壯麗與熱鬧,后半轉向自身孤寂現狀,結構嚴謹。通過盛衰對比,突出對舊京的深切眷戀,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懷舊抒情之作。
下空晝。歸帆乍掩,危橋野鳥僝僽。斷垣波外瘦。廢塔暝煙,猶掛疏柳。將軍去后。早恨咽、樵童漁叟。一角孤云渺渺,帶叢笛不勝悲,向城陰回首。知否。大招賦又。蟲沙甚處,遺怨歸橫岫。暗苔寒碧透。斷甲埋沙,哀笳催堠。家山似舊。忍客里、來澆尊酒。譜入神弦共奏。怕斜日、拂靈旂,黃昏驟。
衣無錦繡勞心織,味乏膏粱困舌耕。
你也住,我也住,十方三世一時捏。聚月醉云酣離水犀,轉身觸倒珊瑚樹。
拔刺銀刀似膾殘,有人相戒莫登盤。魚苗多是秋蟲化,倚仗曾經仔細看。
自脫登山屐,便違泉石期。綠封林下蘚,紫老澗阿芝。猿鶴秋應怨,煙霞暮亦思。西風叢桂發,要擬是歸時。
平生玩鷗老,韓孟復相逢。暮齒俱三虎,中途止一龍。公今還此逝,吾老欲誰從。它日延陵劍,猶堪掛墓松。
物情非耦不能久,并蒂芙蓉亦自雙。珍重鶴君新得配,故應清唳徹秋江。
謝家莊上景,籬落接湖塘。枕畔聞林鳥,窗間見野航。日高山紫翠,雨過海蒼涼。夏至三農慰,田疇穗漸黃。
千錢買果園,中有芙蓉樹。破家不分明,蓮子隨它去。
隋季昔云終,唐年初啟圣。纂戎將禁暴,崇儒更敷政。威略靜三邊,仁恩覃萬姓。
蕭邱蘭若昔相從,仙露明珠近再逢。深院焚香迎玉節,上方披闥挹金容。重來似憶身前事,久住那驚飯過鐘。更欲遠依方外去,憑君先記寺門松。
童子才安鐺臼,東風已展旗槍。幽徑踏云自掇,品泉邀客同嘗。
石田茅屋舊家風,遙憶瓊州在夢中。藤缽曉茶吹摋末,瓦罌春酒呷筠筒。房蜂醉蜜榔花白,鴝鵒將雛荔子紅。情景年來無限好,可能留待一衰翁。
黃鵠死,不留雛。母在荊江子在吳,魂來將子人黃壚。吁嗟乎,黃鵠爾何愚。留子與雄雄不孤,雄不孤兮爾魂長依吾。
無人接得渠,貴逼馬相如。果來橋上也,記得柱頭書。無人識得渠,棋局醉樵夫。回頭斧柯爛,大海一成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