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后步西園
物態欣欣換舊年,
收燈城市卻蕭然。
風光欲到冰霜樹,
日月初回雨露天。
近水遠山情脈脈,
碧云芳草思綿綿。
酬春欲辦千缸酒,
灑掃花前作醉眠。
物態欣欣換舊年,
收燈城市卻蕭然。
風光欲到冰霜樹,
日月初回雨露天。
近水遠山情脈脈,
碧云芳草思綿綿。
酬春欲辦千缸酒,
灑掃花前作醉眠。
萬物呈現出蓬勃生機,告別舊年;收燈后的城市卻顯得冷清。春光即將降臨仍帶冰霜的樹木,節氣回轉,天氣漸暖如雨露滋潤。近水遠山蘊含著深情,碧云芳草思緒連綿。想要備下千缸美酒酬謝春天,清掃花前場地,醉臥其中。
收燈:元宵節后收起花燈,舊時元宵節張燈,節后收燈。
蕭然:冷清、稀疏的樣子。
脈脈(mò mò):含情不語的樣子,此處形容山水蘊含情思。
酬春:以酒或其他方式酬謝春天的到來,表達對春的喜愛。
初回:指節氣開始回轉,天氣漸暖,萬物復蘇。
此詩創作于元宵節后(上元后),詩人漫步西園時。此時舊年已過,新春將臨,城市因收燈略顯冷清,但自然萬物已顯生機。詩人觸景生情,通過觀察季節更替的細節,寫下對春天的期待與喜愛。
全詩以“步西園”為線索,描繪上元節后的景象,既寫城市收燈的蕭索,更突出自然萬物的生機與情思,表達了對春天的熱烈期待。語言清新細膩,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早春即景抒情之作。
桃柳參差出短墻,小樓突兀看湖光。
出門便與青山對,讀易能消白日長。
硯石洗來如玉潤,藥苗曬得似茶香。
鄰僧亦有通文者,常把詩來惱漫郎。
郊居守歲若為情,一歲中間百事經。
建業長男方入拜,桐江小女又歸寧。
蒙頭被暖先高臥,婪尾杯空且獨醒。
席上梅花開勝雪,寒香盡足慰飄零。
春光搖搖一萬里,野粉殘英空蜀水。
天人愁濕紅錦窠,萬里移根淚如洗。
蒼苔裹枝雪墮地,雨中聞有西南使。
化為黃鵠凌空青,開時銜花落銜子。
綠章青簡下蓬萊,滯魄游魂恨未已。
至今鸚鵡啼猩紅,不隨明月葬空中。
避喧遷出郭,歲晚尚擔簦。
陋室大于斗,長途滑似冰。
豈無問字酒,共守讀書燈。
老病須微祿,歸田恨未能。
連轡行春自作期,尋芳卻笑我來遲。
三杯云液花前酌,一曲瓊簫竹下吹。
滄海桑田非舊日,石泉槐火有新詩。
山中道士閑于鶴,門外紅塵總不知。
凄涼攜子女,冠佩赴重陰。
塌井千年事,青天此夜深。
哀辭山石刻,恤典海舟沈。
里族南薰夢,東都直至今。
末俗由來不貴儒,愚夫愚婦恣揶揄。
束書合向山林隠,絕跡莫登名利途。
膝下有孫貧亦樂,門前無債醉如泥。
咸平處士真堪羨,靜守梅花住里湖。
落日墩堭北,妖星太白西。
涼風吹沙磧,帳下玉人啼。
吹沙復吹草,嘶馬未知道。
醉后聞塔鈴,胡天忽如掃。
野駝尋水向月行,露下胡兒食秋棗。
笑人狗走鹿斯奔,父子瓜畦手自耘。
不愿青黃施斷木,且將蒼白看浮云。
山巾聊友華陽鶴,野飯時羹古澗芹。
顯宦何如廉賈好,茜巵千石??千斤。
浮萍隨漲水,上到荷葉端。水退不得下,猶粘花萼間。
花殷青已見,葉翠枯始斑。何如根在水,根蔕相團團。
人生慕高遠,風云事躋攀。絕髯尚號叫,化為鶴與猿。
幸未及枯槁,萬里吾當還。
靜挼秋淥洗荷衣,問隠孤山只鶴隨。
得酒可謀千日醉,掛冠猶恨十年遲。
云和家有仙人譜,石鼎今無道士詩。
莫對梅花談世事,此花曾見太平時。
山轉龍泓一徑深,嵐煙吹潤撲衣巾。
松蘿掩映似無路,猿鳥往來如有人。
講石尚存天寶字,御梅嘗識建炎春。
城中遮日空西望,自與長安隔兩塵。
登覽欣逢勝日閑,蒼松九里費躋攀。
行過綠水盡頭路,步入白云生處山。
猿鳥尚能知異境,仙凡原不隔重關。
幾時拂袖逃塵網,野衲村樵共往還。
神風流霆驅偃草,天兵夜下西南道。
虎賁長戟來鳳州,歸峽銜枚疾如掃。
廟謨萬里諗諸將,山川曲折圖形狀。
天同鬼授契若符,坐減罘罳虜供帳。
歸來論功授節鎮,鐃鼓殿前歌破陣。
乾坤那可問,至痛老臣心。
甘抱白日沒,不知滄海深。
忠魂隨上下,義骨肯浮沈。
草木長淮淚,秋風起莫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