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節小不佳懷正叔老兄
老境光陰短景催,
新冬又復一年回。
焚香燕坐衣僧衲,
煮藥高眠廢酒杯。
處處庖廚鳴甕缶,
年年歌笑慘風埃。
孟公歌舞猶須雪,
未放愁眉取次開。
老境光陰短景催,
新冬又復一年回。
焚香燕坐衣僧衲,
煮藥高眠廢酒杯。
處處庖廚鳴甕缶,
年年歌笑慘風埃。
孟公歌舞猶須雪,
未放愁眉取次開。
晚年的光陰被冬日短暫的日光催促著,新的冬天又至,一年時光再次輪回。我焚著香靜坐,穿著僧人的衣服;煎煮藥物,高臥休息,連酒杯也閑置不用。處處廚房中甕缶聲響不斷,年年此時的歌笑聲卻在風塵中顯得凄涼。即便像孟公那樣愛歌舞的人,也需要雪景來助興,我的愁眉還是無法輕易展開。
老境:晚年。
短景:冬季日短,景同'影',指日光。
燕坐:安坐、靜坐。
僧衲(nà):僧人的衣服。
廢酒杯:不再飲酒。
庖廚(páo chú):廚房。
甕缶(wèng fǒu):陶制容器,此處指廚房用具。
慘風埃:在風塵中顯得凄涼。
孟公:西漢陳遵,字孟公,以好客、宴飲熱鬧著稱,此處代指愛熱鬧之人。
取次:隨便、輕易。
此詩創作于作者晚年,具體時間當在冬至(冬節)前后。時作者身體不適('小不佳'),面對冬日輪回、節序更替,觸景生情,由自身孤寂的生活狀態(焚香、煮藥)與他人熱鬧的節日場景(庖廚聲響、歌笑)對比,引發對兄長正叔的深切懷念。
全詩圍繞'冬節小不佳'的個人狀態展開,通過今昔、人我的對比,將時光流逝之嘆、病弱孤寂之苦與手足思念之情熔于一爐,語言質樸而情感深沉,是一首典型的節序懷人之作。
中年絲竹,列金釵、十二司空見慣。滴粉搓酥,蘭氣暖、月照一層煙幔。元九堂前,歧王宅里,小夢年華換。分司御史,座間偏解腸斷。
吾人富貴何時,讀書好色,事事堪長嘆。淚漬青衫,塵染鬢、鏡里朱顏愁看。饑便吹篪,悲來擊缶,累汝櫻桃粲。狂歌無奈,清商為我低按。
條風暖雨來,
晨煙村冥漠。
北牖時獨開,
紛紛李花落。
海內交游不數公,又吟名勝句何豐。
錦囊忽到溪山下,繡段爭看澗谷中。
落拓自驚隨野馬,凄涼何止聽賓鴻。
高齋容我陪珠履,不信窮途有路通。
婁江流水渺蒼煙,無限晴波滿目前。
冉冉時看鷗鷺下,悠悠疑與海天連。
風濤隨處喧行客,舟楫還能濟巨川。
我欲因君泛溟渤,乘槎直到女牛邊。
天浮月影水浮天
路繞山頭樹繞煙
船小小行人意適
藕花新索酒杯傳
風浪而今自忍聞,尚甘客隱大江濆。
酒家債負將償足,詩境情懷任醉分。
愛睡有魔銷椀茗,遣閑無事對爐熏。
梧桐井畔敲門處,問字何人訪子云。
問俗驅王事,齋宮耐可期。
寒花明絳節,孤月映摩尼。
縹渺浮虛廓,蒼茫弄晚曦。
三山如可接,莫遣漢臣歸。
韶光彈指歲將闌,
霜染楓林樹樹丹。
梅影參差分外瘦,
竹枝黯淡個中寒。
數行錦字傳來易,
一曲陽春和到難。
安得湖山佳勝地,
與君事業寄魚竿。
風塵隨分三年住,
燈火江村一夜留。
入市女郎能買酒,
懷家游子怯登樓。
煙中舟楫來京口,
云里鐘鈴出石頭。
水凈更闌不成寐,
隔船鄉思起吳謳。
老山豺虎眾所畏,
大廈棟梁誰力扶。
卓爾聲光千載仰,
挺然天地一心孤。
依阿隨世乃妾婦,
雄猛敢言真丈夫。
我有此懷無地發,
獨將憂念抱江湖。
晴日鳥相喚,
輕風花亂飛。
紅塵休入戶,
次第正抄詩。
延綏此去謁將軍,市口西驅馬幾群。
地近鹽池多渴水,天含沙磧一愁云。
赫連山勢榆臺合,無定河聲圁水分。
紫兔黃羊紅黍酒,醉來笳鼓不曾聞。
風吹沙縐作龍鱗,沙柳煙含霧柳春。
耕少家家惟黑黍,戰馀處處有青燐。
受降未拓三城舊,互市頻開萬帳新。
茶布好從蒙古易,紫貂銀鼠莫辭貧。
水到邊頭海子多,雨馀飲馬兔毛河。
風寒有酒圍黃鼠,雪凍無衣擁紫駝。
紅石飛流銀甲洗,黑山斷碣寶刀磨。
邊人只解從軍樂,戰罷琵琶唱鹵歌。
款貢樓當馬市開,羊絨氂尾總馱來。
關城曲曲河為套,烽堠山山石作臺。
柏葉柳毛春戴罷,沙蔥地軟暮收回。
茶煙稅薄堪行賈,博取蔘貂亦見才。
杳杳三泉室,
冥冥玄夜堂。
碧沼紅闌,似西園、雅集玉山偕隱。拂面涼陰,垂地綠、微漏幾條天影。萬卷奇書,一枝翠蓋,贏得荷筒飲。衣冠灑落,人閑殘暑消盡。
試問高柳誰栽,樹猶如此,多少瑯琊恨。河朔風流,今已矣、畫里須眉無準。月榭飛觴,露臺角伎,醉擁紅妝寢。酒闌人散,不知留得何景。
一見襟懷便豁然,交情輸寫意忘年。傾囊經訓璠玙富,與我從頭細細傳。
日復陪游泮水湄,發揮史學到淵微。直從天理人心處,剖破存亡治亂機。
長書一卷墨新題,志在斯民壽域躋。歷歷愛君憂國語,施行須自起鋤犁。
我愧年幾六十秋,時華虛度事優柔。頭云皓矣未聞道,深藉磨礱與勿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