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遣興二首 其一
流光向老惜芳菲,
搔首悲歌心事違。
綠野染成延晝永,
辭紅吹盡放春歸。
荊榛廢苑人閑牧,
風雨空城烏夜飛。
斷送一番桃李盡,
可憐桑柘有光輝。
流光向老惜芳菲,
搔首悲歌心事違。
綠野染成延晝永,
辭紅吹盡放春歸。
荊榛廢苑人閑牧,
風雨空城烏夜飛。
斷送一番桃李盡,
可憐桑柘有光輝。
時光流逝人漸老,憐惜那芳菲的春光;撓頭悲歌,心中的愿望難以實現。綠色的原野被染得更濃,延長了白晝的時光;落花被風吹盡,春天也隨之歸去。廢棄的園林荊棘叢生,有人悠閑地放牧;風雨中的空城,烏鴉在夜里亂飛。這一番送走了所有的桃花李花,可憐桑樹柘樹卻仍有生機光輝。
流光:流逝的時光。
芳菲:花草香美,此代指春光。
搔首:撓頭,形容煩惱、焦慮。
違:違背,指心愿未達成。
延晝永:延長了白晝的時間,永指漫長。
辭紅:花謝,紅代指花朵。
荊榛:荊棘,泛指叢生的灌木。
廢苑:廢棄的園林。
桑柘(zhè):桑樹與柘樹,葉可飼蠶,此處代指生命力持久的植物。
此詩當作于暮春時節,詩人面對春光將盡之景,結合自身年華漸老、理想未酬的際遇,觸景生情,借景抒懷,表達對人生與自然的復雜感慨。具體創作時間與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當與詩人個人經歷及對時序更替的敏感相關。
全詩以暮春為背景,通過景物描寫與情感抒發的結合,展現了時光易逝、人生失意的愁緒,又以桑柘的生機暗喻希望,情感深沉而含蓄,是一首情景交融、意蘊豐富的抒情律詩。
飛云障碧江天暮。杏花簾幕黃昏雨。翠袖怯春寒。有人愁倚闌。天涯芳草路。目送征鴻去。人遠玉關長。尺書難寄將。
朝朝一味豆,日日寸心葵。每抱豐年愿,乾坤未有涯。
蜀天萬里入東州,冷翠侵扉翠欲流。朱鯉有靈時出穴,白狐生火幾經秋。山中十暑寒猶在,潭上千年雨未收。昨日西林晞白發,濕云依舊滿貂裘。
過雁三四聲,相思千萬里。策杖倚西風,行云渡秋水。
目送歸鴻手五弦,嵇康合向此中仙。水如玉指彈秋月,星作金徽散曉天。盡洗伊涼方可聽,不名《韶》、《濩》若為傳。君王莫愛《霓裳》曲,艷舞嬌歌失自然。
野樵誰敢斲蒿萊,翠柏陰中兆域開。鹓序衣冠晨拜舞,龍宮星斗夜昭回。宣章道士聲如鶴,守影中人發似梅。禮罷不須燈火伴,聯鑣乘月下山來。
禍福無門祗自尋,始知明哲愿山林。誰能白首儒衣敝,吟對黃鸝夏木深。賴有故書堪寓目,已無官事可嬰心。涼風滿扇清樽在,只此人生直萬金。
山光水色兩依依。
霧淞留痕,水精弄暈,小窗微暝。瓊妃剪琭,暗把素塵偷凝。誤歸來、竊香蝶魂,幾番錯認梨花影??淬y云炫巧,黃魚生幻,一般清景。人靜。冰魂醒。任自賞幽姿,萬妝照鏡。凄寒到骨,合與瓶梅相并。奈侵晨、茜幃夢回,粉蕤落盡清淚迸。算宵闌、便抵春殘,此意憑誰領。
隔夜西風未散,對山宿霧爭霏。晨朝無事出門時。墻頭雙燕在,溪岸一竿垂。記得年前初到,曾隨仙女逶迤。云英嫁去再來遲。意中明月在,還是飲當歸。
溪邊春樹綠成群,重疊青山翠影分。客子何來忘歸去,歌聲遙落水中聞。
一從失腳下煙蘿,都為浮名受折磨。塵土無情淹客思,滄江何處和漁歌。敝裘懸桁渾如貉,蒸瓠堆盤亦當鵝。賴有床頭孤劍在,未應不及化龍梭。
蚤年仕版濫登名,世路艱虞頗獵涉。倦游歸臥故山廬,晝閒殘書時一挾。韶光冉冉遞相催,坐見春花秋墜葉。近來右臂痛莫堪,厚擁綈袍施曲袷。故人結社在比鄰,匝月清容才一接。小齋風景自撩人,露酒開樽紅映頰。慇勤滿酌泛落英,莫遣香風報游蝶。
太守來雄郡,諸生滿學宮。論文多暇日,為政美清風。除目投荒遠,傷心閱數窮。潸然國士淚,飄灑斷云中。
暮燕翻雷天作云,一聲歸鳥萬村昏。荒城寂寞無堪宿,月下支頤雨打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