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堂
誰道清貧守冷官,遶家十萬翠瑯玕。
直應流水深相與,不待清風已自寒。
學得鳳鳴真自許,化成龍去不終蟠。
知君何世無來者,可是王郎獨與歡。
誰道清貧守冷官,遶家十萬翠瑯玕。
直應流水深相與,不待清風已自寒。
學得鳳鳴真自許,化成龍去不終蟠。
知君何世無來者,可是王郎獨與歡。
誰說安守清貧做冷官不好,我家周圍有無數翠竹相伴。它與流水深情相交,即便沒有清風,也自帶寒意。它好似能發出鳳鳴之聲,令人自我期許,甚至能化身為龍,不再蟄伏。我知道無論哪個時代都不乏像竹子這樣的君子,可只有王郎能與它這般投緣。
冷官:清閑、不被重視的官職。
遶(rào):同“繞”。
翠瑯玕(láng gān):翠竹。
蟠(pán):盤曲、蟄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冷官”來看,詩人可能處于擔任清閑官職、生活相對平淡的時期。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追求功名利祿的風氣,而詩人以竹子自喻或贊美友人,表達自己不同流俗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竹子的品質,借竹表達自己安貧樂道、追求高潔的志趣。其突出特點是托物言志,以竹喻人。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和精神追求。
石溪怒發,勢不可遏。大地平沈,虛空慘怛。
綠窗寂寞月斜曛,萬里游人訃不聞。愁殺春花付流水,空教天合似浮云。風寒帳底弦聲絕,曉冷鸞中鏡影分。人世看來真似夢,綠窗寂寞月斜曛。
青山控野雙門壯,白浪排空萬馬來。
好雨熊投夢,天教降石麟。懸弧安簟穩,湯餅試啼新。從此綿瓜瓞,即今知苦辛。遙瞻竹軒里,題葉有傳人。
白日難容汝,群飛欲蔽天。愁人頻得句,終夜不成眠。餓極筋先露,刑馀血尚鮮。關東風景異,只此似江邊。
曾陪漢幄運前籌,也忝分封萬戶留。未問家傳黃石法,且來閒伴赤松游。
德以充性,行以澡身。二事在躬,日躋而新。并驅賢科,得顏與鄰。不幸斯疾,命也莫伸。
過午輕雷風色鮮,斷虹迎日破寒煙。鷗清沙凈宜詩句,舊日仙人白下船。
夾堤楊柳碧參天。官河直似弦。綠波渺渺泛樓船。西風夕照前。青渚暗,白沙圓。閑驚鷗鷺眠。芙蓉秋水映娟娟。歸心鴻雁邊。
中興王社舊同功,三世何嘗間一忠。北海真成賢吏嘆,西州猶記勝游同。逢迎有意君雖謬,喜怒無心我自窮。詩禍古今均一律,莫將燈夜怨東風。恩門小簡寫門生,六載交情老弟兄。一念吹毛牙角訟,十年握手肺肝傾。酌貪誰飲南?水,敵怨人談北府兵。空券更憐蠅筆誤,卻因誤處得分明。心存即鹿嘆無虞,畫地雖工理反疏。直枉已傳天子詔,厚誣猶見監奴書。儻令甬道真難繼,未必都曹可遂初。萬里上流關社稷,不知天意竟何如。
春風花柳散河橋,遠棹初停雪欲銷。千里乍逢疑聚梗,一官無定類棲鷯。雄文重見溪魚徙,雅望還同北斗標。華發分攜能不念,尺書未遠石城潮。
抖擻雪精神,怎生言語。盼到春深夢迷處。有情溝水,讓片葉重分付。又江南草長鶯啼苦。絮狂蝶亂,偏遮行路。燕子匆忙問心素。杏梁喃語未歇,東風催去。只落花解道愁無數。
不見催租吏,漁歌聽自頻。應迷輞川路,空想武陵春。落日聞清磬,寒林見故人。秋風如有待,江上共垂綸。
蕭瑟秋先至,驚人此一鳴。似聞胡地樂,忽動故鄉情。冷月空諸籟,殘燈已四更。及時同感喟,贈汝可憐名。
權實雙行,主賓互立。拿空塞空,以的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