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其九
至道與物反,夫豈會俗心。
圣處有閫域,扃鑰一何深。
時時資美酒,可得及其門。
送君者既返,君駕胡可尋。
至道與物反,夫豈會俗心。
圣處有閫域,扃鑰一何深。
時時資美酒,可得及其門。
送君者既返,君駕胡可尋。
最高的道理與世俗觀念相反,這怎么能被世俗之心所理解。圣人的境界有一定范圍,那門戶的鎖鑰多么難以開啟。時常借助美酒,或許能接近那境界之門。送你的人已經返回,你的車駕又哪里去尋找呢。
至道:最高的道理。
會:理解。
閫域:范圍、境界。
扃鑰:門戶的鎖鑰,這里指進入圣境的途徑。
資:借助。
此詩為張耒《冬日放言二十一首》中的一首。張耒生活在北宋時期,政治上屢遭挫折。在冬日閑暇時,他可能有感于自己對人生哲理、圣賢之道的思考,創作了這組詩。這首詩或許反映了他在探索高深道理過程中的困惑與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探討對至道和圣人境界的追求。其特點是哲理深刻,以簡潔語言闡述復雜道理。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北宋文人對哲理思考的熱衷。
半山松柏散天聲,芝蓋當年憩赤城。我是上皇蕓閣吏,玉京應有舊題名。
赫赫高禖,萬世所祀。其德不回,錫茲福祉。蕃衍椒聊,和平芣苢。傳類降康,世濟其美。
湖上景消磨。飄零有夢過。問堤邊、春事如何。可是而今張緒老,見說道、柳無多。客里醉時歌。尋思安樂窩。買扁舟、重緝漁蓑。欲趁桃花流水去,又卻怕、有風波。
晚節扶持仗友生,切偲每見古人情。題門一日絲猶絡,仰屋無常語可驚。
淇竹遺君五尺強,瑩然員澤更貞良。古藜曾記來天祿,靈壽無誇出建章。叩脛獨昭千古訓,掛錢何用一生狂。葛陂故事將無有,鬐鬣依然合慎防。
雨霽江城晚,涼生六月秋。鳥棲煙樹暝,螢出水村幽。殘笛鳴鄰巷,嚴更起郡樓。故人何處在?新月柳梢頭。
六幕同云歲又殘,忽驚臘雪滿群山。誰知曳履涂中去,端有披蓑江上還。三白吉祥千里內,六花飛舞兩楹間。詩成自怪無奇語,欲壓劉叉思覺慳。
堅瘦入松骨,疏疏天色中。何心動鱗甲,無力補秋空。葉勁風猶滿,翎寒鶴未豐。冷筇久孤倚,寥闊思何窮。
九峰回合抱瓊田,石蕊云英漱瀑泉。聞說丹成從此路,玉虹芝駕上青天。
橫槊江山恰幾秋,三軍貔虎氣吞牛。男兒未了功名債,羞聽人間說武侯。
昭薦精衷,靈承端命。青帝顧懷,神禖儲慶。祚以蕃昌,協于熙盛。螽斯眾多,流于雅詠。
身世蝸蠻。在一氣盈虛,宛轉循環。電光影里,石火星中,生滅如許時間。盡勞神膠擾,名與利、抵死相干。自摧殘。為一團虛幻,百轉機關。睫在眼前不見,但認假為真,倒大癡頑。太平難遇,真道難遇,識取舊日家山。到無何鄉里,云霞步、玉蕊芝蘭。會仙班。慶長春天上,來滿人鬟。
林宗倫鑒蔚宗疑,從古惟人不易知。苦向鐘山辯心跡,多情猶覺惠卿癡。
云冷未全開。檐冰雨冱苔。入花根、暖意先回。一夜綠房迎曉白,空憶遍、嶺頭梅。如幻舊情懷。尋春上吹臺。正泥深、十二香街。且問謝家池畔草,春必定、幾時來。
四野尚風塵,民生日轉貧。誰知持戟士,亦有讀書人。過客多憐我,深衣不稱身。晚來歸侍母,莫為點行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