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詠三首 其二
六槐當我庭,春葉密如幄。
朝來南風起,已見萎葉落。
盛衰同時來,豈必待蕭索。
鄙哉兒女癡,倩倩情所樂。
六槐當我庭,春葉密如幄。
朝來南風起,已見萎葉落。
盛衰同時來,豈必待蕭索。
鄙哉兒女癡,倩倩情所樂。
六棵槐樹長在我的庭院,春天時葉子茂密如同帳幕。早晨南風刮起,已經能看到枯萎的葉子飄落。興盛和衰敗同時到來,何必等到草木凋零之時。那些兒女情長的癡念太淺薄了,只貪戀著一時的歡情。
幄:帳幕。
蕭索:形容景色凄涼、冷落,這里指草木凋零的時節。
倩倩:喜悅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表達的對興衰的思考來看,可能是詩人在經歷了一些世事變遷后,看到庭院中槐樹的景象而有所感悟,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對人生和世事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世事興衰無常,提醒人們不要只沉溺于兒女情長。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和獨特的人生感悟。
相期游野寺,不寐憶松房。細雨蒼山濕,高云碧殿涼。沙行看逸鷺,石坐傍幽篁。準擬侵晨往,沖泥定未妨。
桃花流水到柴門,好似羅浮煙雨村。江海別來雙鬢短,朋簪盍處一堂繁。歡娛敢忘明君賜,唱和偏清此夜魂。天地有情吾輩健,浮云世事不須論。
嗟君不得意,湖海事遨游。夜雨雙龍劍,寒江一葉舟。澹云孤雁杳,芳樹晚風柔。別后看明月,相思漫倚樓。
萬年藤上一枝春,用祝光堯萬乘君。身固壽康長不老,大平時代自由身。
盈盈弄杅者,復此渡河梁。霧縠暫容與,龍軿倏回翔。愿賒理必違,歡吝事可常。風波靜銀漢,云雨失巫陽。
翩翩風影度窗紗,曾記相逢萼綠華。展盡翠箋無一字,太湖石畔有開花。
俗眼無特見,多以形似非。波流一蕩靡,莽然渾無依。豈不有天才,又思眾所譏。蹉跎度歲月,竟作淺陋歸。隨世得富貴,事業徒纖微。偉哉六經書,圣賢所發揮。
迢遞京華路,憐君歲暮行。一尊淮水上,疋馬楚王城。白首家無定,黃金藥未成。蓬瀛如可涉,約爾共逃名。
春困時光,風流昨夢,逢花便自醒醒。回首宣和,宮鶯掖燕相迎。歸來只戀春山好,到上林、枉是親曾。又誰知,自有蟠松,相與論盟。闌干可是妨飛去,怕驚塵涴卻,翠羽紅翎。舞態亭亭,渾疑暗折韶聲。忺人眼處還看破,道鳳來、難與真爭。醉扶歸,但見啼鵑,怨夕陽亭。
流云如水銀河悄。空庭瓜果爐煙裊。小別即經年。星娥亦自憐。靈橋憑鵲駕。暫乞神仙假。良會隔微波。停梭喚奈何。
此去即梅關,一竅誰鑿之。千秋仰嵯峨,金鑒真人師。
從容吏隱間,游戲僧俗里。孤月浪中翻,吾心正如此。
顯允君子,時惟英邵。玄貂左移,華蟬增曜。
昔慕柳侯跡,今逢顧守游。山形盤野壑,樹色動江流。城郭登臺暮,風煙倚閣秋。不須松下酌,深坐己忘憂。
憶去時媚眼故看人,情波一分秋。漸銅壺滴盡,珠簾放下,殘月當樓。忍見籠燈上了,欲步又回頭。私祝朱扉檻,阻住蓮鉤。早又魂銷盡也,只鴛廊屟跡,尚為郎留。怎丁寧忘了,明日早來不?裹瓜仁一方羅帕,在儂懷知是甚時投?相思味從新領略,今夜拚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