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地黃者
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歲晏無口食,田中采地黃。
采之將何用,持以易糇糧。凌晨荷鋤去,薄暮不盈筐。
攜來朱門家,賣與白面郎。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
愿易馬殘粟,救此苦饑腸。
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歲晏無口食,田中采地黃。
采之將何用,持以易糇糧。凌晨荷鋤去,薄暮不盈筐。
攜來朱門家,賣與白面郎。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
愿易馬殘粟,救此苦饑腸。
春天大旱無雨麥子旱死,秋天寒霜早降莊稼歉收。年終沒有吃的,只好到田中采挖地黃。采來地黃做什么用呢?用來換干糧。凌晨就扛著鋤頭出門,到傍晚還沒采滿一筐。把地黃拿到富貴人家,賣給那些富家子弟。對他們說:給您的肥馬吃地黃,能讓馬的皮毛油光锃亮。只希望換些馬吃剩下的糧食,來解救這饑餓的肚腸。
地黃:藥草名,其根可入藥。
歲晏:年終。
糇糧:干糧。
朱門:紅漆大門,指富貴人家。
白面郎:富家子弟。
啖:吃。
此詩創作于唐代,當時社會貧富差距較大,農民生活困苦。在災年,農民面臨著糧食短缺的困境,而富貴人家卻過著奢華的生活。詩人目睹這種社會現象,創作此詩以反映社會問題。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社會貧富不均,突出農民生活的悲慘。其特點是通過具體事例和對比,直白地揭示社會矛盾。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白居易新樂府詩“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創作主張。
京東千里平,孟冬如季春。寸草不蔽日,汗滴途中塵。異哉中州地,若與窮發鄰。誰持種樹書,遍授東京人。
群山高束灌江流,雪浪清秋灑客舟。古木倒垂云上下,亂灘交瀉石沈浮。猖狂阮籍窮途哭,浩蕩王陽度坂愁。料乏云臺酬馬革,愿攜霜鬢老狐邱。
技巧聲淫誤帝聰,萬機誰為代天工。國中失鹿迷原草,城上啼烏落井桐。駝鼓聲干鸞輅遠,馬挏筵罷革囊空。不知金宋為殷鑒,漫說東皇歷數終。
采藥時扶杖,為園每荷镵。近林分橘柚,遠樹隱松杉。江靜明霞起,峰高落照銜。晚來溪口望,云外幾歸帆。
不見當年牧豎歌,金風吹送梵音多。南溟有鳥迷莊子,西岸無舟度達摩。野徑穿林松竹老,小溪激石笛簫和。此身猶在紅塵里,愛看飛流濺綠波。
老厭鴛行武,騎鯨不肯留。空存丹棘讞,未告紫宸猷。黃老辜初志,青山飏晚謀。夕陽無限好,心事竟悠悠。
湖上新堤踏軟沙,少年人面映桃花。花村風物渾如舊,獨欠青簾賣酒家。
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落華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華。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九疊云屏霧雨馀,海風江月望來虛。攜書倘逐青蓮興,乞取匡君舊結廬。
清曉東園政好嬉,忽然佇立小遲遲。為逢咫尺青松上,無數群鶯政亂啼。
越鄉船樣小如梭,婦女牽船唱越歌。秦望山宜篷底看,賀家湖向鏡中過。青袍作尉登臨遍,彩筆題詩感慨多。況是右軍遺跡在,未須射鴨且籠鵝。
峰飛竹屏雨凄凄,?穎濃翻五色泥。如步舂鋤閒理釣,便依觳觫緩推犁。文須閬苑雄才點,畫盡珠山八友題。間發窯龍三昧力,神奇變化貫靈犀。
深巷長生寺,天低黯欲滋。水窮成凍處,云起滾茶時。提桶不憂脫,拂塵惟恐遺。鄰家屋檐下,冰掛正離披。
畫虎心多愧未成,老來空有氣從衡。松根一枕羲皇夢,如蓋山云石上生。
草長連朝雨,花殘一夜風。青春留不住,啼殺白頭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