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李德載二首 其二
長翁波濤萬頃陂,少翁巉秀千尋麓。
黃郎蕭蕭日下鶴,陳子峭峭霜中竹。
秦文蒨藻舒桃李,晁論崢嶸走金玉。
六公文字滿人間,君欲高飛附鴻鵠。
長翁波濤萬頃陂,少翁巉秀千尋麓。
黃郎蕭蕭日下鶴,陳子峭峭霜中竹。
秦文蒨藻舒桃李,晁論崢嶸走金玉。
六公文字滿人間,君欲高飛附鴻鵠。
年長的先生如波濤萬頃的大湖,年少的先生似高聳秀麗的千丈山麓。黃郎瀟灑如同落日下的仙鶴,陳子峻峭好似霜雪中的翠竹。秦氏文章如桃李般絢麗舒展,晁氏言論如金玉般崢嶸動人。這六位先生的文字流傳人間,你若想高飛就可依附鴻鵠。
長翁、少翁:指兩位不同年齡的人。
陂(bēi):池塘,這里指大湖。
巉(chán)秀:高聳秀麗。
千尋:形容極高。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
蕭蕭:瀟灑的樣子。
峭峭:峻峭的樣子。
蒨(qiàn)藻:華麗的辭藻。
崢嶸:卓越不凡。
鴻鵠:天鵝,常用來比喻志向遠大的人。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是作者在與李德載交往過程中,看到李德載有進取之心,同時對當時六位有才華的文人十分欣賞,便寫下此詩鼓勵李德載向他們學習,追求高遠目標。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六位文人的才華,并鼓勵李德載追隨他們。其突出特點是善用比喻塑造人物形象,語言富有文采。在文學交流中,這類贈詩展現(xiàn)了文人之間相互欣賞與激勵的情誼。
師是浮云無著身,
我居塵網(wǎng)敢相親。
應(yīng)從海上秋風便,
偶自飛來不為人。
一見心原斷百憂,
益知身世兩悠悠。
江亭獨倚闌干處,
人亦無言水自流。
離心一起淚雙流,
春浪無情也白頭。
風若有知須放去,
莫教重別又重愁。
蕭疏盡地林無影,
浩蕩連天月有波。
獨立空亭人睡后,
洛橋風便水聲多。
簷前蔽日多高樹,竹下添池有小渠。
山客野僧歸去后,晚涼移案獨臨書。
朝下歸來只閉關(guān),
羨君高步出人寰。
三年不見塵中事,
滿眼江濤送雪山。
月色莫來孤寢處,
春風又向別人家。
梁園桃李雖無數(shù),
斷定今年不看花。
雄謀竟不決,寶玉終不愛。
倏爾霜刃揮,颯然春冰碎。
飛光動旗幟,散響驚環(huán)佩。
霜灑繡障前,星流錦筵內(nèi)。
圖王業(yè)已失,為虜言空悔。
獨有青史中,英風觀千載。
六眸龜北涼應(yīng)早,三足烏南日正長。
常記京關(guān)怨搖落,如今目斷滿林霜。
斗回山路掩皇州,二載歡娛一望休。從此萬重青嶂合,無因更得重回頭。
商山半月雨漫漫,偶值新晴下七盤。山似換來天似洗,可憐風日到長安。
十里蓮塘路不賒,
病來簾外是天涯。
煩君四句遙相寄,
應(yīng)得詩中便看花。
雪盡南坡雁北飛,
草根春意勝春暉。
曲江永日無人到,
獨繞寒池又獨歸。
偶出送山客,不知游梵宮。
秋光古松下,誰伴一仙翁。
寒銷山水地,春遍帝王州。
北闕晴光動,南山喜氣浮。
夭紅妝暖樹,急綠走陰溝。
思婦開香閣,王孫上玉樓。
氛氳直城北,駘蕩曲江頭。
今日靈臺下,翻然卻是愁。
嘉晨令節(jié)共陶陶,風景牽情并不勞。
曉日整冠蘭室靜,
何必銷憂憑外物,只將清韻敵春醪。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