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米元暉
田廬寂寂近塘坳,仕路紛紛久絕交。
多病未能從五柳,避喧端欲老三茅。
白云那忍閑歸岫,紫燕空慚漫累巢。
聞道金壇有仙隠,夢回清月墮林梢。
田廬寂寂近塘坳,仕路紛紛久絕交。
多病未能從五柳,避喧端欲老三茅。
白云那忍閑歸岫,紫燕空慚漫累巢。
聞道金壇有仙隠,夢回清月墮林梢。
田園房舍寂靜地靠近池塘山坳,早已和紛紛擾擾的仕途斷絕往來。我多病在身不能像陶淵明那樣歸隱,為了避開喧鬧真想在茅山終老。白云怎忍心悠閑地歸向山巒,紫燕白白慚愧徒勞地壘巢。聽說金壇有仙人隱居,夢醒時清冷的月亮已落到林梢。
田廬:田園房舍。塘坳:池塘山坳。
仕路:仕途。
五柳:指陶淵明,他號五柳先生。
端:真,確實。三茅:指茅山,相傳西漢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道成仙。
岫:山巒。
漫:徒然。
金壇:地名,可能指有仙人隱居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官場紛擾,詩人厭倦了仕途生活,身體多病,故而產生歸隱之心。他聽聞金壇有仙人隱居,內心更加向往這種超脫塵世的生活,于是創作此詩表達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歸隱的愿望和對仙人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意象和典故增強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心境下的創作風格。
過隙時光促。人身似風燭。誰信神明,暗里報人災福。觀二曜如轉轂。晝夜翻騰榮辱。群情苦,攢攢簇簇,貪迷嗜欲。獨我回頭,歸來隱山谷。水釣云耕,雅種數枝松菊。閑來后,歌一曲。不羨權門紅綠。養愚魯,清貧自在,平生愿足。
家隙司牝或并雄,斗粟尺布無弟兄。平生握手歡正洽,逐兔攫金如路逢。壯哉桃源三義士,異姓糾結成膚功。三物一盤還一?,詛詞烈烈蜚英風。南陽草廬履踏趿,虎牢戰氣徒匌蓊。死生成敗未足惜,泉臺相見無赧容。恨不停舟夜深過,踣麟反袂悲人窮。
暫時相見又相違,留滯天涯更易悲。客淚清和秋雨落,鄉心杳逐朔云飛。路經險阻行須穩,書報平安寄莫遲。邂逅故人如問我,為言貧病未能歸。
文士清高數米顛,蔡公門下詎能賢。探囊萬一逢江盜,錯認真州發運船。
西塞名山立翠屏,濃嵐橫入半江青。千尋鐵鎖無由問,石壁空存道者形。匹婦頑然莫問因,匹夫何去望千春。翻思岵屺傳詩什,舉世曾無化石人。
路入三湘過五溪,遠陪上將伐雕題。旌旗蔽野三軍肅,鼓角連營萬馬嘶。洗滌河山歸大統,宣揚威信服群黎。明年奏凱東還日,處處春風越鳥啼。
油然無定似云閑,今在江南盡處山。膚寸顧吾真可度,奇峰如子未容攀。
云帆飛度大河流,應念蕭條王粲樓。近榻蛩螀孤永夜,隔河風雨共清秋。疏才人訝成多病,厚祿天教系遠憂。南北于今厭戎馬,寧容小阮竹林游。
翠衣秾,圓姿映,膩春酣。更柔肌粉醉脂憨。露盤高掌,夜深前殿記曾覘。休疑羽葆,暗翻云、支手能鉗。漢宮秋,層臺冷,疏雨罷,雁初南。巨靈印、太華峰鈐。三年懷刺,幾時■斧化寒铦。遮天有愿,對銅仙、清淚重添。
南館西池迎笑處,輕行不耐冰綃。粉香飛過碧闌橋。芙蕖爭態度,楊柳學飄飖。醉里鸞飆乘月去,碧云依舊迢迢。深情誰為寄嬌嬈。簟紋風外展,香篆過邊銷。
老夫一月不見山,山癖無醫殊未瘳。野桃作花已爛熳,故人約我山中游。日車出海風雨收,千巖萬壑清如秋。帝子何年上天去,黃鳥歷歷鳴相求。來青堂上坐終日,飲酒況得公塋流。金刀割鮮氣頗壯,向日下地仍相留。酒酣長歌動左右,詩成落筆蟠銀鉤。平生快意在一適,放浪豈知公與侯。玉臺王母自千劫,海屋老人今幾籌。青春無價須秉燭,明朝花落令人愁。
風緊草木變,露寒沙水清。蕭蘭嗟共悴,鶗鴂忍先鳴。黃閣非吾事,青山不世情。浩歌聊感激,裘馬任肥輕。
風花時節又清明,迸淚何緣聽曉鶯?咫尺故鄉天近遠,幾家春草路縱橫?英雄轉眼俱為鬼,造物于人豈絕情?自是晚生堯舜世,不關天地不升平。
瘴雨蠻煙道路長,憐君何事此投荒。他時縱有相思夢,萬里風波正渺茫。
缺月穿云弄晚晴,讀書燈影度微明。梧桐未肯收殘雨,猶作窗間打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