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懷陳永源
眾喧息遙夜,爽氣漬煩襟。
殷勤低簷月,入幌來相尋。
平生學虛靜,每為多病侵。
臥想陳夫子,幅巾修竹林。
眾喧息遙夜,爽氣漬煩襟。
殷勤低簷月,入幌來相尋。
平生學虛靜,每為多病侵。
臥想陳夫子,幅巾修竹林。
在這漫長的夜晚,喧囂都已停止,清爽的氣息沁入我煩悶的胸懷。那多情的低檐之月,穿過窗簾來把我尋訪。我一生都學習虛靜之道,卻常常被多病之身侵擾。我躺著想念陳夫子,想象他頭戴幅巾漫步在修竹成林之處。
遙夜:長夜。
漬:浸潤。
煩襟:煩悶的胸懷。
殷勤:情意懇切。
幌:窗簾。
虛靜:道家所追求的一種清虛寧靜的境界。
幅巾:古代男子用絹一幅束發,稱為幅巾。
修竹:長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一個寧靜的夜晚,因自身多病,內心煩悶,從而思念友人陳永源。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平靜,詩人在生活中可能面臨著身體的困擾,渴望友人的陪伴。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友情的珍視。
帆影宵仍遠,山容午始開。水禽無意緒,飛去又飛來。
洪河注天南,兵氣橫高穹。我從兵前來,歸心疾驚鴻。官柳未搖落,蓮荇香濛濛。吏舍在前村,舊年養疏慵。爰自三軍去,青苔瘞人蹤。夕陽叩柴門,歡迎來仆僮。濁酒古罍洗,停觴問新松。卻對一床書,睡鴨孤煙中。土花暈湖玉,冰弦冷霜桐。燈火未可親,露坐茅堂東。西山月中淡,夜茶煮松風。到床便安寢,不復知晨鐘。平生幽棲心,斯言略形容。人道動有患,百態交相攻。而我觸類真,冶容鄙青紅。非才見臨事,叩之輒空空。知難不知回,飄流劇飛蓬。暫去聲利場,樂佚猶無窮。況于得行意,蕭灑畢此躬。勿為才者傳,從渠作夔龍。
新雨添流漲一溪,落花和雪踏成泥。山如野客攜云入,鳥愛高朋借樹棲。霽色偏宜舒眼闊,短墻恰好與肩齊。暫來便作居亭計,自脫荷衣理藥畦。
驚波燕墮,越塹霞飛,迢遞楚鄉懷渺渺。半川沙白,未必無情是煙草。天涯道,行人已遠,密意還傳,縱解留春春已老。一紙低眉,忍問容華似前好。恨多少。來日便拚斷腸,往事豈堪縈抱。曾許初心柳花,可憐飄早。最難了。欹鬢淚滴易乾,殘燈夜深猶照。黯黯云容雨色,那成清曉。
凝云冱曉,正花才積,荻絮初殘。華表翩躚何處鶴,愛吟人在孤山。凍解苔鋪,冰融沙甃,誰憑玉勾闌。茸衫氈帽,冷香吹上吟鞍。將次柳際瓊銷,梅邊粉瘦,添做十分寒。閑踏輕澌來薦菊,半潭新漲微瀾。水北峰巒,城陰樓觀,留向月中看。巘云深處,好風飛下晴湍。
自許風塵上,乾坤眼底空。紅顏翻易擲,白眼轉相同。逐客書難問,長門賦未工。為君思往事,真負氣如虹。
郁郁層巒夾岸青,春山綠水去無聲。煙波一棹知何許,鶗鴂兩山相對鳴。
七月潮江接淼茫,送君孤棹過閩陽。倚天奇石高堪仰,載道清風暑不傷。藩省右樞還左轄,弟兄秋酌似春觴。月明夜夜看南斗,下有文星對遠望。
絕塞聞征雁,疏籬隱候蟲。故園添白發,今夕又秋風。
棘端雖非譬,至妙安可量。要知同罔象,然始見毫芒。
草閣南東霽海煙,萬家耒耜雨余天。更憐村婦多新餉,潮落平沙蛤蚌鮮。
青袍當夏剪,丹粟在秋芳。攀折一枝好,風雷八月涼。馬疾道不短,鯉化角偏長。尚隔兩三月,君先眉上黃。
老檞吟風病葉飛,山樓登望四熹微。佳辰遇酒公須醉,屏曲可人誰共歸。老圃秋香團玉露,晚田新鶴下晴暉。黃冠野服真隨分,九日何人未授衣。
最是增城柚,天寒益有香。那能成玉液,只是飽清霜。一樹殷勤數,三冬次第嘗。楚臣知有此,應亦頌芬芳。
欖峰南去一溪橫,元禮門高簡送迎。花底罷棋群動息,琴邊抄譜萬緣清。僧來白社無賓主,詩祖青蓮有弟兄。回首舊游如昨日,不妨相見盡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