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米芾李公炤家二王以前帖宜傾囊購取寄詩
圣草神蹤手自持,心潛模范識前規。
惜哉法書垂世久,妙帖堂堂或見遺。
寶章大軸首尾俱,破古欺世完使離。
當時鑒目獨子著,有如痼病工難醫。
至今所收上卷五,流傳未免識者嗤。
世間無論有晉魏,幾人解得真唐隋。
文皇鑒定號得士,河南精識能窮微。
即今未必無褚獠,寧馨動俗千金貲。
古囊織褾可復得,白玉為躞黃金題。
圣草神蹤手自持,心潛模范識前規。
惜哉法書垂世久,妙帖堂堂或見遺。
寶章大軸首尾俱,破古欺世完使離。
當時鑒目獨子著,有如痼病工難醫。
至今所收上卷五,流傳未免識者嗤。
世間無論有晉魏,幾人解得真唐隋。
文皇鑒定號得士,河南精識能窮微。
即今未必無褚獠,寧馨動俗千金貲。
古囊織褾可復得,白玉為躞黃金題。
親自拿著古代圣賢的書法真跡,潛心學習模仿,了解前人的規范。可惜這些法書流傳世間已久,那些堂堂妙帖有時會被人遺忘。珍貴的書法大軸首尾俱全,卻有人破壞古帖、欺世盜名,把完整的作品弄殘缺。當時有鑒別眼力的只有你突出,就像痼疾連良醫都難醫治。到現在你所收藏的上卷有五件,流傳中難免被有識之士嗤笑。世間不管是晉魏時期,又有幾人能真正理解唐隋書法的真諦。唐太宗鑒定書法號稱能得人才,褚遂良見識精深能窮究微妙。如今未必沒有像褚遂良那樣的人,美好的東西能打動世俗,價值千金。古代囊裝、織錦褾帶還能再得到,還有白玉做的軸頭、黃金題簽。
圣草神蹤:指古代圣賢的書法真跡。
心潛模范:潛心學習模仿。
前規:前人的規范。
法書:指有高度藝術價值的書法作品。
寶章:珍貴的書法作品。
鑒目:鑒別眼力。
痼病:經久難治愈的病。
文皇:指唐太宗李世民。
河南:指褚遂良,他曾任河南郡公。
褚獠:這里指像褚遂良那樣有鑒別能力的人。
寧馨:美好的樣子。
織褾:織錦的褾帶,用于裝裱書畫。
躞:軸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書法收藏和鑒賞之風盛行,但市場上存在很多偽作和對真跡的破壞現象。詩人可能有感于這種現狀,針對米芾對李公炤家二王以前帖的態度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對書法收藏和鑒別的看法。
此詩主旨在于強調古代書法藝術的珍貴以及鑒別真跡的重要性。其特點是結合書法收藏現實,用典豐富。在文學史上雖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反映了當時書法文化的一些情況。
瞿硎山上鶴長飛,瞿硎山中人未歸。
蒼松依石坐吹笛,白云好我沾裳衣。
白云自流日將暮,花枝冥冥隔溪路。
騰身直上東山頭,騎鶴乘風欲飛去。
仙人久別今當還,清宵忽渡海中山。
到來拍肩更相笑,萬歲一朝如等閑。
刁斗擊精悍,歌舞楊芬芳。
空巖無事此良夜,人間歡怨爭茫茫。
人間歡怨爭茫茫,午夜夜時誰短長。
玉繩低,銅漏咽。人向湘樓別。
似水柔情,此際那堪說。
劇憐碧玉瓜時,丹珠床上,都惆悵、翠華銷歇。
真悽絕。持贈九曲連環,臨岐莫遣玦。
一望湘波,湘山更重疊。
從教身化湘煙,淚沾湘竹,夢亦逐、瀟湘云月。
楊花初撲越溪船,鶯囀南州雁北遷。
繁露書成去淮海,凌云賦就入幽燕。
行春草綠中牟雉,流水風清單父弦。
莫學楊莊誦綿竹,雕蟲空負子云玄。
去年兒哭母,今年弟哭兄。骨肉苦無多,鬼伯胡不情?
兄病我亦病,頗聞所患輕。蹉跎闕問候,身為藥餌攖。
會逢秋霖久,山潦漲縱橫。十里家山路,渺若隔蓬瀛。
相思屢相望,相望空屏營。兄年曹孔間,六秩開一齡。
談笑卻熊罷,真氣四座驚。兒孫繞膝戲,撚須課葩經。
老矣非耄及,小疾諒易平。矍鑠竟難恃,長眠遂不醒。
哀哉千古別,未及訣死生。家世隴西第,兜鍪出纓簪。
阿兄割雞才,行將宰武城。弟亦志青云,挾策干公卿。
風波一朝起,人事忽變更。坎壈俱失職,俯首儕編氓。
居鄉騎款段,下噀田自耕。尚冀造物心,將壽補功名。
何意舊頭銜,遽寫新銘旌!吾族推最大,蘭玉盈謝庭。
同生及群從,枝葉相附榮。秋風捲飛籜,十載多凋零。
戚愴顧門戶,屈指少老成。阿兄又舍我,對影益煢煢。
我羸素善病,憂患又相尋。自知不能久,早晚會九京。
生世無所歡,何戀泡電形。地下逢阿母,煩為一寄聲。
水面綾紋堆亂纈。一曲清商,寫出清流節。
枉矢離離光未歇。若盧閉處飛霜雪。
呵壁左徒聲乍闋。南北甘陵,鴻影冥冥絕。
尺霧消來天問徹。一鞭好弄山間月。
堂堂旗鼓壯瀛東,多少名流拜下風。
萬里波濤供嘯傲,一囊琴劍老英雄。
諸侯倒屣爭迎客,海賈求詩愿識公。
我亦騷壇稱弟子,心香一瓣禮南豐。
栲栳園西夕照黃,
菰蒲煙水望迷茫。
草橋關口虹堤亙,
贏得兒童拜六郎。
袈裟遺片片,珍重出相示。當時幾許寬,罩卻曹溪地。
一只還西天,一只留在茲。怕作延津去,勞師謹護持。
腰石來助舂,石頑舂不息。欲知米熟否,還問點頭石。
酌水缽盂中,水味甘如醴。為有老龍蟠,山僧不敢洗。
兔角崢嶸出象頭,六街齊打鳳皇毬。烏投黑沼云將合,鷺宿銀河月正秋。
十分清白舊家風,明月堂前夜正中。四十一條橋暗事,眼頭只作一橋通。
空江半夜春水長,
隔窗木葉滿山響。
沖流一片漁舠輕,
蓑笠飄飄曳難上。
小飲破清寒,坐久困花頹玉。
兩行艷衣明粉,聽阿誰拘束。
麗華百媚坐來生,仙韻動群目。
一曲鳳簫同去,倦人間絲竹。
門外數聲風動竹,知是客來憩輿輻。嫣然一笑為誰開,眼前喜見人如玉。
奚奴側背□錦囊,共看嬌容理蟹筐。可堪清曉正凝霜,冰箸入手生寒芒。
襪塵微動繅車索,三尺龍孫橫左握。初方一縷漸如綸,袞袞不斷巧綿絡。
沿淮土曠人更稀,未冬寒風已透幃。閑田不種木棉樹,卒歲可憐無褐衣。
嶺南彌望無處著,堪與梨云同寞寞。收來比屋機杼鳴,誰復號寒嘆落魄。
寂寞黃昏庭院,
軟語花陰立遍。
濕透鳳頭鞋,
玉露寒、侵苔蘚。
休管,休管,
明日天涯人遠。
蒼蒼孤松外,更有一林竹。
徘徊松竹間,數子皆耆宿。
老圃且共娛,清霜忽忘肅。
正喜餐黃英,有客來不速。
坐客靜相對,狂談惟我獨。
城東晚香叟,新詩示一軸。
為報嶺頭梅,驛使已相屬。
我欲禱蒼蒼,留此東籬菊。
但得傲霜枝,常伴破茅屋。
何須白衣至,醇醪吾自足。
寒食又過,看馬首、澹煙飛鶩。最望遠愁心,江水潑醅新綠。
櫻桃夢覺,何處問、畫樓金屋。記個儂往日,翠袖天寒修竹。
塞雪如花,江花如雪,幾更涼燠。便千束?毫,難寫柔腸九曲。
煙蕪遠近,傷春送目。春欲歸、依舊錦衾孤宿。